王茹
-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鳖甲煎丸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前景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鳖甲煎丸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具有软坚散结、行气化瘀等诸多疗效,目前主要用于肿瘤性疾病及纤维化疾病的治疗。研究显示,瘢痕疙瘩是由于胶原纤维过度沉积所致,具有与肿瘤性疾病及纤维化疾病相似的病理学基础,且目前仍无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案。本文笔者基于鳖甲煎丸及鳖甲相关制剂在肿瘤性疾病和器官纤维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了鳖甲煎丸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熊梓汀李巧玲杨虹王茹
- 关键词:瘢痕疙瘩鳖甲煎丸肿瘤纤维化
- 热休克因子-1及其调控的热休克蛋白与皮肤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综述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HSF-1)及其调控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与创面愈合、肿瘤发生及瘢痕疙瘩形成等皮肤应激状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利用P...
- 张振宇陈俊杰王茹岑瑛
- 关键词:创面热休克蛋白
- 瘢痕疙瘩研究热点与趋势:2004—2023年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
- 2025年
- 目的 对瘢痕疙瘩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双聚类分析,了解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热点及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过程。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烧伤科对2004—2023年瘢痕疙瘩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找出瘢痕疙瘩研究的趋势、主要期刊和重点研究国家。结果 共分析了3566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学、代谢、病理学和瘢痕疙瘩治疗,研究趋向于非侵入性和靶向治疗。结论 瘢痕疙瘩研究持续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瘢痕疙瘩的病理机制、遗传背景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将继续是该领域的主要关注点。
- 黄雅婷陈星翰肖海涛王茹李伟许学文
- 关键词:瘢痕疙瘩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
- 尿道板重建分期尿道成形术和Duckett造瘘分期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Duckett造瘘分期尿道成形术和尿道板重建分期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患儿的疗效,探讨2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完成分期手术矫治的68例重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第1次手术时年龄1岁3个月至8岁3个月,平均3.17岁。采用尿道板重建分期尿道成形术进行尿道下裂修复的患儿23例(A组),其中阴囊型尿道下裂9例,会阴型尿道下裂14例;采用Duckett造瘘分期尿道成形术进行尿道下裂修复的患儿45例(B组),其中阴囊型尿道下裂16例,会阴型尿道下裂29例。对比分析2组2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52个月,平均27个月。A组患者在二期手术完成后出现尿瘘2例,尿道狭窄1例,尿道裂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B组患儿在二期手术完成后出现尿瘘3例,2例出现尿道憩室,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尿道板重建分期尿道成形术和Duckett造瘘分期尿道成形术均适应用于重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治疗。
- 毛宇王茹夏梦陈绍基唐耘熳
- 关键词:尿道下裂分期手术尿道成形术
-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烧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烧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烧伤科临床本科生的见习教学中,分别采用CTTM和CBL模式完成见习教学,通过见习后专科知识测试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并问卷调查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结果 CTTM组学生在总分、临床知识应用和病例分析方面得分高于CBL组(P<0.05);两组学生基础知识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学生见习后对教学态度和内容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见习收获方面的评价,CTTM组优于CBL组(P<0.05)。结论 CTTM有助于提高临床本科生烧伤见习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推广应用,不断为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 张振宇王茹陈志兴伍俊良段伟强陈俊杰李正勇
- 关键词:临床见习烧伤外科
- 肥大细胞糜酶的研究现状
- 2019年
- 糜酶是肥大细胞分泌的主要中性蛋白酶之一,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一种糜蛋白样的丝氨酸蛋白酶。其与心血管、肝肾、代谢疾病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途径中特别是局部组织生成途径中的重要酶类。本文就国内外肥大细胞糜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王茹熊梓汀张振宇岑瑛
- 关键词:肥大细胞丝氨酸内肽酶类糜酶血管紧张素
- 日间手术模式下硬化剂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6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顺利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瘤病情发展均得到抑制,病灶缩小萎缩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与传统组比较,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日间模式进行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但安全可行,具有与传统模式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张振宇刘睿奇王茹李正勇唐军岑瑛马洪升张艳阁许学文
- 关键词:血管瘤日间手术
- 管喂云南白药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初步研究
- 目的:研究管喂云南白药对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新生血管形成及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采用新的方法促进烫伤创面愈合提供思路.方法:1)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2)研究对象:25只昆明种小鼠,7-8周龄,体重在25-30g,雌...
- 王茹岑瑛
- 关键词:创面愈合烫伤创面
- 一期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颅骨重建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重建颅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4例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53岁。病程3~8年,平均6年。肿瘤部位:右颞顶部2例,左颞顶部2例,右额顶部3例,左额顶部1例,右枕部1例,左枕部2例,额部2例,顶部1例。头皮病变均呈外生型生长,病变直径为5~12 cm,平均8 cm。肿瘤分期均为T4N0M0。MRI检查示:肿瘤向内均侵入颅骨,其中硬脑膜内侧面完整12例,侵犯脑组织2例。无淋巴结转移。首先彻底切除病变的头皮、颅骨、硬脑膜及脑组织,头皮软组织缺损范围为8 cm×7 cm~15 cm×14 cm,颅骨缺损范围为5 cm×4 cm~12 cm×12 cm,硬脑膜缺损范围为4 cm×4 cm~9 cm×8 cm。然后采用合适大小的人工脑膜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钛网修复颅骨缺损,周围邻位头皮瓣修复头皮缺损。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脑脊液漏、颅内及硬脑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4年。随访期间局部肿瘤无复发。患者头皮修复处毛发生长良好,钛网与局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钛网外漏。无癫痫、肢体瘫痪等局部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一期彻底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可采用钛网重建颅骨、人工脑膜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
- 李正勇岑瑛古鸣兢王茹刘勇
- 关键词:颅骨缺损硬脑膜缺损创面修复
- 管喂云南白药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初步研究
- 目的:研究管喂云南白药对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采用新的方法促进烫伤创面愈合提供思路。方法:1)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2)研究对象:25只昆明种小鼠,7-8周龄,体重在25-30g,雌雄随机,雌鼠...
- 王茹张振宇岑瑛
- 关键词:烫伤创面创面愈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