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佑 作品数:12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双波长激光治疗葡萄酒色斑的安全性分析和病例分享 王天佑面部不同亚解剖区域葡萄酒色斑激光治疗效果差异的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面部不同亚解剖区域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PWS)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效果差异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6例患者按面部不同亚解剖区域(A、B区)行PWS的病理活检,对PWS血管的管径及深度进行测量,并给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术后2个月光度计测量(ΔE和Δa*值),进行疗效评估,并对各区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均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光度计测量示B区PWS的平均Δa*和ΔE值分别为(4.63±2.24)及(8.81±2.24),而A区PWS的平均Δa*及ΔE值分别为(-0.19±2.40)及(3.55±1.46),两者差异显著(P<0.05)。组织学表现示B区PWS扩张的血管主要分布于真皮浅层,而A区PWS扩张的血管分布于真皮浅层至深层,部分累及皮下。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PWS血管深度、血管管径与PDL疗效呈负相关。结论对同一位患者,相比于面部偏中心区域PWS,PDL对偏外周区域PWS具有更佳疗效;PWS血管的组织学差异特别是血管深度,可能是面部不同亚解剖区域PWS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文心 马刚 仇雅璟 陈辉 金云波 杨希 胡晓洁 王天佑 常雷 李伟 周恒花 林晓曦关键词:葡萄酒色斑 脉冲染料激光 疗效差异 病理学 鼻部美学修复与再造 金云波 林晓曦 陈辉 马刚 胡晓洁 常雷 仇雅璟 杨希 于文心 王天佑葡萄酒色斑光动力学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4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先开始将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用于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PWS)的治疗。PDT由两大重要因素构成:光敏剂、激发光源。光动力学疗法通过直接杀伤细胞,破坏病灶血管,引发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来发挥作用。因其对靶组织具有高敏感性,可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PDT主要用于皮肤外生性疾病和眼、鼻腔、口腔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内肿瘤的治疗。本文就PDT在治疗葡萄酒色斑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天佑 林晓曦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 葡萄酒色斑 光敏剂 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所致重大心肺并发症的研究现状与焦点问题 2016年 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是目前针对颅外脉管畸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肺衰竭是其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也是阻碍该技术开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于该技术导致的心肺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尚存争议。我们回顾现有文献中涉及的可能的发生机制,如肺动脉高压、肺血栓、心脏抑制等,关注其发病特点、发生时机、无水乙醇用量、发生预测、预防措施等焦点问题,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性综述。 华晨 金云波 杨希 王天佑 邹运 林晓曦关键词:乙醇 脉管畸形 心肺衰竭 肥厚型葡萄酒色斑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肥厚型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s,PWS)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以期为改善该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接受过激光治疗的肥厚型PWS患者的面部MRI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增厚程度和血管畸形程度进行评价分级;对其中18例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查,并与15例平坦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类型的血管组织学结构差异。结果 MRI资料的相关性分析证实,软组织厚度随畸形血管分布增多而增加(P<0.001)。组织学显示,肥厚型相较于平坦型PWS患者,其面部脂肪层和肌肉层的血管口径更大(0.048 mm vs 0.020 mm,P=0.004;0.035 mm vs 0.017 mm,P=0.008),并且管壁更厚(0.014 mm vs 0.006 mm,P=0.003;0.010 mm vs 0.006 mm,P=0.020)。结论肥厚型PWS患者激光疗效较差,与患者深部畸形血管明显超出现有激光对血管热凝固的破坏深度相关。 朱佳芳 张紫旻 马刚 于文心 王天佑 蔡韧 林晓曦关键词:葡萄酒色斑 组织病理学 毛细血管畸形 755 nm翠绿宝石激光在葡萄酒色斑中的治疗进展 2017年 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至今仍是葡萄酒色斑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绝大多数患者在多次染料激光治疗后,仍无法完全清除病灶,这类"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抵抗的葡萄酒色斑(PDL-resistant PWS)"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研究提出,提高PWS疗效的方式,包括光动力治疗、应用组织穿透性更深的激光、联合血管生长抑制药物等。长脉冲755 nm翠绿宝石激光相比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其组织穿透性更深,黑色素吸收更少,并有更高的激光能量。我们对长脉冲755 nm翠绿宝石激光在葡萄酒色斑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于文心 马刚 朱佳芳 王天佑 陈怡洁 林晓曦关键词:葡萄酒色斑 疗效 增加脉冲染料激光次数对婴幼儿期葡萄酒色斑疗效影响的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增加595 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 PDL)治疗次数对于6个月龄以下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s, PWS)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4例6个月龄以下婴幼儿PWS病灶,在为期12周的总间隔内,采用PDL进行3次和7次不同次数治疗的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术后2个月用色彩色差计测量,对疗效进行评估,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区域疗效差异,Fisher精确检验对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完成随访,共治疗62处病灶,其中18例患儿位于面部,2例位于肢体。7次与3次红斑清除率分别为(43.71 ± 27.16) %和(43.29 ± 31.58)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7次评分为(3.58 ± 1.21)分,3次为(3.53 ± 1.16)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一致(r=0.416, P=0.0008)。于2周随访时,7次治疗区域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3次治疗区域,主要为未消褪的紫癜反应、色素沉着、皮炎等。结论在相同时间段内,相较于3次治疗,增加激光治疗次数不能提高东亚人种PWS患儿疗效。 朱佳芳 马刚 于文心 王天佑 陈怡洁 常雷 林晓曦关键词:葡萄酒色斑 脉冲染料激光 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尝试进行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治疗,以保护面神经颞支的功能。方法 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针对14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颞部肿瘤进行手术,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非选择性的神经纤维瘤切除术,5例患者实施了保护面神经颞支的选择性神经纤维瘤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得到改善。非选择性肿瘤切除患者,面神经颞支功能破坏,术后抬眉功能丧失;选择性肿瘤切除患者面神经颞支功能获得成功保留。本组术后随访15~24个月,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灶无复发,手术效果保持良好。结论 选择性颞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可明显改善面部畸形,同时完整保留面神经颞支功能。 胡晓洁 高阳 陈辉 林晓曦 李伟 王炜 马刚 金云波 王天佑 仇雅璟 杨希 常雷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 丛状神经纤维瘤 面神经颞支 血管畸形中复合畸形可能的新分类——动脉-毛细血管畸形 2016年 根据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协会(ISSVA)关于血管畸形中复合畸形的分类,报道1例极为罕见的儿童患者,无法归类入现有发现的复合畸形中。根据其临床资料及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资料,拟命名为动脉-毛细血管畸形(AM-CM)。同时,本病例也是国际上首次报道有类似表现的血管畸形。 王天佑 林晓曦关键词: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