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小蕾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免疫
  • 1篇试纸
  • 1篇试纸条
  • 1篇吸附纤维
  • 1篇硝酸纤维素
  • 1篇马尾藻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免疫胶体金
  • 1篇免疫原性
  • 1篇抗凝血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胶体金

机构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欧小蕾
  • 2篇张锐
  • 2篇章超桦
  • 1篇卢虹玉
  • 1篇陈晓敏
  • 1篇吉宏武
  • 1篇毛俊杰
  • 1篇王康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硇洲马尾藻(S.naozhouense)褐藻多酚的抗凝血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硇洲马尾藻(S.naozhouense)褐藻多酚,并通过超滤进行分子量分级得NW1和NW2两部分,检测其总多酚的含量。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NW1和NW2体内对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结果表明,硇洲马尾藻多酚NW1在10~40 mg/kg.d剂量范围能显著延长CT和BT,在5~15 mg/mL浓度范围显著增加PT和TT,表现出良好的全面抗凝血活性;NW2能显著延长CT和BT,对TT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但对PT无效果,且在高浓度(15 mg/mL)时表现出显著的缩短PT作用。
卢虹玉陈晓敏欧小蕾毛俊杰吉宏武
关键词:抗凝血
一种抗膝沟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胶体金标记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膝沟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胶体金标记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技术领域;该试纸条应用新方法制备的GTX2,3人工抗原,得到GTX2,3单克隆抗体;该试纸条底层为支撑层,中间层为吸...
张锐欧小蕾章超桦王康
文献传递
膝沟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膝沟藻毒素2,3(gonyautoxin2&3,GTX2,3)是一类氨基甲酸酯类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具有分布广、毒性强、对人体危害严重等特点,是我国南方沿海染毒贝类和有毒赤潮藻的主要毒素之一,严重威胁广东沿海海域贝...
欧小蕾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动物免疫
文献传递
膝沟藻毒素GTX2,3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膝沟藻毒素GTX 2,3是一类小分子物质,不具备免疫原性,欲制备其免疫血清及抗体,则必须与偶联剂及载体蛋白偶联形成完全抗原。运用乙二醛作为偶联剂,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血蓝蛋白(KLH)合成免疫抗原GTX 2,3-glyoxal-BSA和检测抗原GTX 2,3-glyoxal-KLH,并对经超滤纯化浓缩后的偶联产物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全波段紫外扫描、变形SDS-PAGE凝胶电泳和抗原免疫原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的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8.52 mg/m L和5.72 mg/m L;经全波段紫外扫描和变形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半抗原GTX 2,3-乙二醛与载体蛋白BSA、KLH偶联成功,偶联比约为1︰16和1︰20,并制备出纯度较高的免疫抗原;用制备的人工抗原GTX 2,3-glyoxal-BSA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通过间接ELISA检测6免后小鼠血清效价达到1︰20 000。成功制备了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膝沟藻毒素GTX 2,3人工抗原。
欧小蕾张锐章超桦
关键词:免疫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