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根录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气象
  • 2篇气象数据
  • 2篇气象信息
  • 1篇信息传输
  • 1篇业务流
  • 1篇业务流程优化
  • 1篇时效分析
  • 1篇数据交换
  • 1篇通信
  • 1篇通信终端
  • 1篇气象信息传输
  • 1篇气象信息中心
  • 1篇气象中心
  • 1篇气象资料
  • 1篇终端
  • 1篇转换器
  • 1篇字典法
  • 1篇卫星
  • 1篇卫星通信
  • 1篇卫星通信终端

机构

  • 5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作者

  • 5篇杨根录
  • 1篇朱江
  • 1篇郭萍
  • 1篇屈鹏
  • 1篇宋之光
  • 1篇姚燕
  • 1篇李集明
  • 1篇胡英楣
  • 1篇孙修贵
  • 1篇酆薇
  • 1篇周勇
  • 1篇田浩
  • 1篇肖文名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象数据的北斗卫星自动发送系统
一种气象数据的北斗卫星自动发送系统,属于气象设备制造领域。包括自动气象探测仪1,与自动气象探测仪1通过RS-232接口相连接的协议转换器2,与协议转换器2通过RS-232接口相连接的北斗卫星通信终端3,协议转换器2通过R...
周勇屈鹏孙修贵杨根录田浩
文献传递
气象信息传输业务流程优化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以雷达、自动站、T213数值预报产品及卫星4种资料为例,应用规范的流程分析方法分别绘制了其传输流程图,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几个关键时间点(资料产生时刻、资料到省气象局时刻、省气象局发送时刻、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接收时刻、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广播时刻、省气象局广播接收时刻等),并据此定义了几个关键性能指标(KPI:keyperformance indicator),通过传输时效测试,捕获了4类资料端到端流程中各关键点时刻,然后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针对分析中揭示的影响时效的关键环节进行诊断,提出优化调整方法并实施,较大地提高了传输时效,取得了很好的业务效果。
肖文名酆薇杨根录
关键词:时效分析KPI
国内通信系统新增资料处理
本文介绍了国内通信系统新增资料的收集、分发系统。本系统解决了目前国内通信系统不能接收长文件名的限制,是近年来各种探测资料在国内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有效手段,使各种气象资料能更好地、更多地提供给各级气象应用系统和各级气象用户。
胡英楣杨根录姚燕郭萍宋之光
关键词:气象资料
文献传递
WebGIS在综合观测资料监视和显示平台中的应用
在通讯系统的基础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建设综合观测资料监视和显示平台.WebGIS是一种有效的、面向络的地理信息发布平台,本系统在WebGIS基础上,直观地监视、显示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等综合观测观测资料的到达信息(传...
朱江李集明杨根录姚燕高峰赵景旺饶海塘李景宇
关键词:WEBGIS气象信息中心
文献传递
LDM软件在气象数据交换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前运行的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着交换平台(操作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接口不统一、数据交换软件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每新增一类投人业务使用的观测资料,从资料采集、资料传输、资料传输监视到资料应用等都自成一体,给通信传输管理带来很大不便。LDM(Local Data Manager)软件作为底层通信传输和管理系统,可实现上述三者的统一。通过对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的传输软件不统一、文件数目多时造成拥塞和文件优先级无法保证问题的分析,对LDM软件灵活和有效的数据分发功能及用户可配置的、支持分布式的处理和事件驱动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以建立的基于LDM的实时气象资料分发服务系统为研究和试验原型,对LDM软件及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DM软件可以提高传输业务的整体工作质量,解决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即LDM软件较适用于我国气象数据交换业务。
艾艳杨根录魏延涛王敏武鹏
关键词:气象数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