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香
- 作品数:9 被引量:184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和药敏情况。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8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VAP59例,发病率31.6%,VAP与胎龄、出生体重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P<0.05或<0.0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多为耐药菌。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控制原发病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减少VAP的发生。
- 徐慧香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病原菌耐药性
- 西地那非鼻饲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36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在确诊PPHN的36例患儿中,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20例和硫酸镁组16例,西地那非组在常规治疗加西地那非,硫酸镁组在常规治疗加硫酸镁,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d西地那非组PAMP、PCO2低于硫酸镁组(P<0.01),SaO2、PaO2高于硫酸镁组(P<0.01),总有效率西地那非组80%显著高于硫酸镁组62.5%。结论口服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疗效确切,且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徐慧香关海山代静
-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硫酸镁
- 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及外院送检的2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液样本,母亲血型为O型或Rh阴性,对其血型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查,患儿进行直抗实验、游离实验,以及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母亲进行ABO以外抗体检测。结果 2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液样本中,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117例是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58.5%),其中ABO-HDN116例(99.2%)、Rh-HDN1例(0.8%)。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HDN多见,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B型。
- 徐慧香
- 关键词: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检测
- 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74例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IFVA、IFV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FVⅠ、PFVⅡ、PFVⅢ)型7种病毒抗原。并采外周静脉血,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间接固相酶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CP-IgM抗体。结果明确感染病原诊断者29例(39.2%)。婴幼儿组病原学阳性14例(43.8%),其中RSV6例(18.8%)居首位;其次PFVⅢ4例(12.5%);MP占6.25%;AdV及CP各占3.1%。学龄前及学龄组病原学阳性15例(35.7%),其中MP 9例(21.4%),居首位;其次CP 3例(7.1%);而PFVⅢ和RSV仅占4.8%和2.4%。婴幼儿组与学龄前及学龄组间呼吸道病毒感染、非典型微生物(CP和MP)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a<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婴幼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紧密,而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可能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 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陆敏
- 关键词:哮喘呼吸道感染病毒儿童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变化在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以明确诊断NEC的50例新生儿为NEC组,其中NECⅡ期30例,NECⅢ期20例,以非NEC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NEC组在确诊后24 h内、对照组在相应日龄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FABP水平,根据NEC患儿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按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浆I-FABP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值、脓毒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NECⅡ期组、NECⅢ期组和对照组血浆I-FABP水平分别为(95.6±18.5)μmol/L、(151.2±10.8)μmol/L和(1.2±2.3)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Ⅱ期组和NECⅢ期组NC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脓毒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Ⅱ期组和NECⅢ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浆I-FABP水平、脓毒症发生率高于存活组,NCIS评分低于存活组;保守治疗组I-FABP水平低于手术治疗组,NCIS评分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FABP水平可较敏感地反映NEC患儿的病情变化,可作为预测NEC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采取内外科治疗的指标之一。
- 关海山闫安平刘艳红徐慧香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3
- 2007年
-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09—2006-05间106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3岁占49.1%。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93.4%,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MP痰培养阳性率低,仅为6.6%。但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92.5%)。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1%),但血沉(85.0%)及CRP(52.0%)都升高。胸片以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为多见,占88.7%,右侧(57.6%)多于左侧,下叶(72.3%)多于中上叶。35例(33.0%)有肺外合并症,伴有渗出性胸膜炎者占39.4%,此外尚有贫血、肝损害等。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尚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
- 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陆敏
- 关键词:肺炎小儿
- 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行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行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52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资料,均给予加压吸氧、强心、抗凝及利尿等基础治疗,并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结果治疗后新生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及肺动脉收缩压(PAP)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行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 徐慧香关海山宋妍妍
- 关键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前列地尔硝普钠
-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疼痛护理
- 2006年
- 侯红艳徐慧香
- 关键词:脑炎疼痛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