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忠
- 作品数:3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恽代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对《力行救国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 2015年
- 恽代英经历了中华民族饱受异族蹂躏的屈辱岁月,在探索国家救亡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短短三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恽代英目睹华夏将倾,却乏力挽之,愤懑之情,直塞胸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恽代英所作的《力行救国论》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萌芽,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播火者在20世纪初已经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华民族的救亡理论中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然开启其漫漫征途。
- 张传忠
- 关键词:恽代英马克思主义
- 塔状建构及其解码:高校德育目的层次性的探讨
- 2011年
- 思想的发展是有层次性的,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坚持德育目的的层次性,就是要按照思想发展的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行德育。混淆了德育目的的层次性差别,德育手段、途径就会失效。在此,笔者将以普适化、理性化和性格化三个层面为核心的新型塔状层次性结构来诠释高校德育目的的层次性。
- 周珊张传忠
- 关键词:理性化
-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探析
- 2012年
-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全体居民所公认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的关系,用来维持必不可少的公共秩序和纪律,是文明与愚昧最起码的分界。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设。
- 张传忠
- 关键词:社会公德秩序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关系的人际分析
- 2010年
-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已经形成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主体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是通过人际交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来展现的,并且这种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而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作为人生实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着不同原则性要求。本文旨在从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差别,指出二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关系的不同要求,以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 张传忠
-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真诚
-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入手,研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配合社会各方面积极辅助引导大学生改善提高诚信行为的具体措施。
- 张传忠
- 关键词:诚信缺失学校教育社会监管
- 国际冲突视域下的理性爱国主义思考
- 2015年
-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整个世界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与全球化的脉搏一同跳动。每个国家在参与国际合作中都以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宗旨。当遇到国家间发生冲突时,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很可能会激化矛盾,所以应该坚持理性爱国主义。理性爱国不仅体现了一国民众的整体素质,也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自信。
- 张传忠
- 关键词:理性爱国
- 浅议儒学的入世特征及其政治宿命被引量:1
- 2007年
-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学术界对儒学的颠覆氛围越来越浓。本文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两次批孔反儒思潮,试图从儒学的入世特征入手,阐述儒家学说和政治的密切相关性,进而说明在这两次批孔思潮中,儒学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并希望以此为儒学正名。
- 张传忠
- 关键词:儒学孔教政治儒家文化封建制度
- 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艺术的可能性与应然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学科,更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目前学界的讨论焦点多集中在对其理论性探讨的范围内,本文旨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方向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并且应该成为一门艺术。
- 张传忠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应然性
- 高校德育目的的层次性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德育目的层次性研究的意义高校德育在培养高校合格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方向性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的作用。在当前各个高校当中,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都广泛地认识到了高校德育对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性。
- 张传忠
-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工作者德育效果大德育道德教育人生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及现实诉求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确立了社会价值体系的理论依据,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方向。沿着从理论到现实的具体化道路,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确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追求目标和方向;沿着从现实到理论的抽象化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理论和现实在这里达到了统一。
- 张传忠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