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玉慧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给予患者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共有30枚结节灶,增强CT扫描后CT值显著高于CT平扫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鉴别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 庄玉慧王飞张洋韩莹
- 关键词:CT动态增强扫描CT平扫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09例,其中Luminal型62例,非Luminal型47例。所有患者行乳腺DCE-MRI、DKI及IVIM扫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患者磁共振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比(V_(e))、标准ADC(ADC_(standard))、单纯扩散系数(ADC_(slow))、灌注相关扩散系数(ADC_(fast))、灌注分数(f)、扩散峰度值(MK)及平均扩散率(MD)及预后因素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诊断的独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定量参数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和Pearson分析方法评价。结果:Luminal组与非Luminal组的K_(trans)、K_(ep)、ADC_(slow)、ADC_(fast)及MD、MK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4)。DCE-MRI模型中的K_(trans)、K_(ep)值,IVIM模型中的ADC_(slow)、ADC_(fast)及DKI模型中的MK值为鉴别Luminal与非Luminal型的独立影响因素。DCE-MRI的准确度为76.1%,IVIM的准确度为64.2%,DKI的准确度为60.6%,DCE-MRI+IVIM+DKI模型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模型(Z=3.174~4.122,P=0.001~0.015),AUC为0.876,准确度为78.0%。ADC_(slow)、ADC_(standard)及MK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K_(ep)与Nottingham指数呈正相关,ADC_(slow)、ADC_(standard)及MK与Nottingham指数呈负相关。结论:DCE-MRI、IVIM和DKI可用于Luminal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三者联合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 王明月李旭庄玉慧赵娟王利康梦洋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和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为准,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以上狭窄的准确度较高,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精确值、阳性率、钙化病变、精确值和阳性率分别为91.00%、66.00%、86.00%、59.00%。结论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采用64排螺旋进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特别是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管腔缩小的检测有着较高的敏感性,64排螺旋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且定位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
- 那生渤庄玉慧王锦明耿斌
-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磁共振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评判。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在临床进行股骨头坏死诊断中,X线诊断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同样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从最终的诊断检出率上分析,磁共振的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磁共振的方式进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
- 宋岩奇陈亮庄玉慧
- 关键词:磁共振股骨头坏死
- 关于骨梗死的CT及MRI诊断价值的比较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和MRI在骨梗死诊断价值上的分析比较.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7年5月在笔者工作医院拟诊为骨梗死的32名患者的CT和MRI成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2名患者的CT和MRI诊断骨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CT:75.00%、66.67%、74.42%、96.77%和16.67%;MRI:100%、66.67%、97.67%、97.56%和100%.结论:在骨梗死的常规影像学检查中,MRI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CT,诊断早期病变优势明显,也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早期骨梗死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李旭赵文庄玉慧
- 关键词:骨梗死CTMRI
- 骶尾部巨大浆细胞性骨髓瘤一例
- 2007年
- 赵妍玲高克勇王锦明庄玉慧
- 关键词:浆细胞性骨髓瘤骶尾部血清蛋白电泳腰骶部疼痛本周氏蛋白Γ球蛋白
-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并对比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 92例小胰腺癌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CT检查,观察组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时均具有安全性,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 庄玉慧陈亮吕艳杰谭林
- 关键词:小胰腺癌CT检查MRI检查准确率
- 探究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讨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共计31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经过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术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31例患者胃肠道外间质瘤共计32处(1例患者存在两处病灶),9处位于盆腔、6处位于左肾上腺区、8例位于腹膜后、9例位于腹腔,MRI检查病灶检出31处,检出率为96.88%,7处位于盆腔、5处位于左肾上腺区、9例位于腹膜后、10例位于腹腔,30处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比例为93.75%,1处诊断为恶性肿瘤,无误诊病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共检出29处病灶,检出率为90.63%,9处位于盆腔、6处位于左肾上腺区、6处位于腹膜后、9处位于腹腔,25处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4处仅诊出为恶性肿瘤,3处误诊,误诊率为9.34%,MRI检出率高于CT。结论 MRI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筛查出胃肠道外间质瘤,CT检查在肿瘤定位中具有明显优势。
- 庄玉慧高克勇宋敏付娇
- 关键词:胃肠道外间质瘤磁共振成像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
- CT和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对比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肝脏炎性假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9年9月15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结果:CT和MRI对肝脏炎性假瘤检出率均较高。CT平扫时炎性假瘤呈低、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多数病灶无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可见不同程度强化。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和等信号,边缘相对清晰,T2WI信号表现不一,动态增强扫描与CT强化方式相近。结论:CT和MRI对诊断肝脏炎性假瘤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无创检查首选,但是除了影像学表现,还更应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手术病理进行确切诊断。
- 吕艳杰庄玉慧韩建雪
-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CTMRI
- 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至本院接受诊疗的86例壶腹周围胆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的常规MRI结合MRCP检查与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9.2%(33/37),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1.8%(45/49)。结论:常规MRI结合MRCP用于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在不同疾病之间还能进行清楚的鉴别。
- 陈亮庄玉慧吕艳杰
- 关键词:壶腹周围胆管磁共振胆胰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