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琴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理学更多>>
- 对外汉语课程中的词语理据教学被引量:3
- 2009年
- 词的理据是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对词语表面上的分析、概括,还要揭示其深层的内涵,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而不至于错误地理解词义。
- 刘荣琴
- 关键词:词语理据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语言现象探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言现象,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其做出不同的探讨与分析。本文试图通过"程度副词+名词"的类型、语汇意义以及产生的原因几方面,来分析这种语言现象是依附于一定的语境而存在的,是一种修饰学中的"转喻"现象。
- 刘荣琴
-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转喻
- 词语理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2009年
- 理据,顾名思义就是理由和根据。所谓词的理据是指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换言之,词的理据就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王艾录先生认为:语言的发展和物质世界的发展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的运转过程。在语言这一自组织运转过程中,每一个促动或激发语言存在、变异和发展的动因。
- 刘荣琴
- 关键词:词语自组织语言词义
- 名词在语汇修辞中的运用艺术
- 2008年
- 多少年来,人们在研究语汇修辞中,主要是对动词、形容词进行选择、加工、锤炼,而忽视了名词在语汇修辞中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名词进行语汇修辞,同样可以使我们的文章语句优美,以此提高我们的语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对词语进行精心选择。英国作家和政治家约瑟·爱迪生说过:“假如把人们头脑里的想法敞开,我们会发现聪明人和笨人的思想几乎毫无差别,差别仅仅在于聪明人知道如何精心挑选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和别人交谈,……
- 刘荣琴
- 关键词:语汇名词艺术英国作家聪明人爱迪生
- 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动机的影响——巴金小说《家》创作动机简析被引量:2
- 2004年
- 以弗罗伊德文学创作动机理论为支撑 ,以巴金的《家》为个案 ,分析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动机的重要作用。
- 刘荣琴
- 关键词:创作动机
- 滑县方言中合音词现象刍议被引量:5
- 2008年
- 滑县方言中有为数不少的合音词,这成为滑县方言词汇上的一大特点。本文试从滑县方言词中合音词的类型划分及形成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
- 刘荣琴
- 关键词:合音词
- “谁不”=“谁都”=“谁也”?被引量:2
- 2008年
- 语言中同义词语出现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而有些出现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的非同义词语也可以互相置换且并不影响句义表达。这促使我们从句法框架的结构语义条件上寻求解释。本文就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不"、"都"、"也"的不同用法入手,分析了句法结构对相同句法位置上的非同义词语的制约作用。
- 刘荣琴
- 贾宝玉和光源氏之比较被引量:1
- 2002年
- 贾宝玉和光源氏是《红楼梦》和《源氏物语》的主人公 ,他们都是作者大力肯定的理想人物 ,共同的特点是对女性有情有义 ,但宝玉对于女性的情意是一种将女性尤其是美丽的青年女性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尊重 ,源氏对女性的“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渔色的满足。他们最终都遁入空门 ,只不过宝玉是因了理想的破灭 ,源氏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 ,他们的出家是同形异质 。
- 刘荣琴
- 关键词:光源氏《红楼梦》《源氏物语》
- 安阳方言中“来字句”的预设及相关句法现象
- 2011年
- "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意义功能也很多。本文主要以安阳方言中的"来字句"与吕淑湘先生的"来3"加以比较,从"来字句"的特征、预设、句类等方面,来探讨"来字句"的句法现象。
- 刘荣琴
- 关键词:安阳方言句法现象
- 滑县方言语音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北方方言区,和普通话相比,在声韵调方面都有所不同。试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同普通话加以比较,从而发掘滑县方言的语音特点。
- 刘荣琴
- 关键词:方言声韵调方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