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青

作品数:28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眼压
  • 5篇植入
  • 4篇人工晶状体
  • 4篇人工晶状体植...
  • 4篇结膜
  • 4篇晶状体
  • 4篇晶状体植入
  • 3篇断层扫描
  • 3篇眼压变化
  • 3篇植入术
  • 3篇内障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人工晶状体植...
  • 3篇相干断层扫描
  • 3篇晶状体植入术
  • 3篇黄斑
  • 3篇光学相干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机构

  • 20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刘玉青
  • 9篇冀向宁
  • 8篇李坤
  • 7篇王志学
  • 7篇戴冬姝
  • 5篇侯四清
  • 3篇郎卫华
  • 3篇张习
  • 3篇邹媛媛
  • 3篇张敬一
  • 2篇梁勇
  • 2篇叶存喜
  • 2篇王文英
  • 2篇刘玉霞
  • 2篇王静娴
  • 2篇张海燕
  • 2篇赵俊华
  • 1篇张敏
  • 1篇王春霞
  • 1篇王连丰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底检查改善率97.1%;矫正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7.5722,P<0.01);光敏感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视野缺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常规治疗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视力,提高视野光敏度,降低视野缺损,降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损伤。
李坤郎卫华王志学冀向宁刘玉青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后暴露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6
2009年
王连丰陈俊娥梁勇刘玉青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台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部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部形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7例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共73只眼。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所有术眼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并观察黄斑中心凹形态变化。结果术前患眼BCVA平均值为(0.31±0.18),术后1个月BCVA平均值为(0.56±0.12),术后3个月BCVA平均值为(0.62±0.2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FT平均值为(216.12±18.23)μm,术后1个月CFT平均值为(231.32±13.14)μm,术后3个月CFT平均值为(221.48±23.35)μm;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有8只患眼出现黄斑区异常改变,术后3个月仍有3只眼存在黄斑区异常改变。结论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出现黄斑区异常改变,只有极少数患者术后3个月仍存在黄斑区异常改变。
刘玉青张海燕张习昝艳张敬一程昭琳郭玉升张朋利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
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6
2014年
背景 临床研究已证实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成人难治性青光眼有效且安全,但由于儿童青光眼的病理机制复杂及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采用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较少. 目的 评价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儿童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患者年龄为4个月~16.5岁,包括先天性青光眼小梁/房角切开术后高眼压、晚期先天性青光眼、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和Sturge-Weber综合征.分别于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复查,观察术眼术后眼压、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 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36.93±177;10.56)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眼压分别为(13.13±177;3.34)、(14.13±177;3.15)、(15.93±177;4.76)、(17.96±177;5.37)、(19.74±177;5.43) mm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29,P<0.05);与术前眼压值比较,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术眼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41、11.458、10.688、7.988、8.018,P<0.05).本组术眼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的累积总成功率分别为100%、96.67%、93.21%、85.76%和71.46%.术后共有8眼出现轻度并发症,包括浅前房4眼、引流管阻塞1眼、前房积血2眼和引流管暴露1眼,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痊愈,未发现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有效且安全,可作为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戴冬姝王志学赵俊华梁勇刘玉青王春霞
关键词:青光眼儿童眼压
激光点烟器致黄斑裂孔
2017年
患者男性,29岁.因在修理激光点烟器过程中突然眼前一亮后视物不清,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1.2,左眼为1 m指数;右眼前节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底可见黄斑区裂孔(精粹图片1中A).
王文英王志学刘玉青
关键词:黄斑裂孔视物不清眼部检查眼前节
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目的:报告一例眼结膜组织的相关淋巴瘤病例方法:一位27岁女性因“结膜肿物”就诊我院门诊,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对症药物及手术治疗结果:病理组织活检:(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
邹媛媛张习张敬一刘玉青冀向宁戴冬姝
关键词:病例报告结膜淋巴瘤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底综合征,可分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两种[1],其特点就是突然视野缺损、视力减退。若不能在短时间内予以及时地治疗,那么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视功能损害[2]。目前,还没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较好[3],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3~12月在我科诊断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共50例,均为单眼发病,共50只眼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
李坤冀向宁刘玉青王文英王志学
关键词:视神经病变
结膜下骨瘤一例分析
2012年
结膜下骨瘤是一种很罕见的眼部肿瘤,多为良性。本文报告1例以可疑结膜下异物收入院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切除物病理回报为"结膜骨瘤",随访1年无复发。在临床工作中,此类病例需与结膜下异物、骨痂及结膜瘢痕相鉴别。
刘玉青邹媛媛侯四清
关键词:肿瘤骨瘤
球结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致球结膜坏死一例
2013年
1病例 患者,男,35岁。主因右眼红、疼半月加重5d于2011年3月11日入院。入院前15d因“右眼前葡萄膜炎”于我院门诊行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7d前于门诊复诊,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20mg”上方球结膜下注射,5d前出现右眼疼,有中等量分泌物等不适,再次门诊复查,见颞上方球结膜部分坏死,
刘玉青戴冬姝冀向宁李坤侯四清郎卫华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膜下注射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虹膜睫状体囊肿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测白内障患者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生情况。方法用UBM对391例(426只眼)无外伤、内眼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眼前段检查。结果391例(426只眼)中,发现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22例(25只眼),检出眼占被检眼数的5.87%。其中单发性囊肿15例(17只眼)占68%,多发性囊肿7例(8只眼)占32%。25只眼共检出囊肿37个,其中位于颞侧17个,占45.95%;下方14个,占37.84%;鼻侧3个,占8.11%;上方3个,占8.11%。结论UBM能客观地检测出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提供囊肿的大小、位置及数量信息。白内障患者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发生率约为5.87%。囊肿好发于颞侧及下方。
刘玉青侯四清
关键词:白内障虹膜睫状体囊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