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GISTs组织中Ki-67、Cyclin D1及ICAM-1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危险度的关系。结果:GISTs组织中Ki-67标记指数(Ki-67 LI)〈1%、1%~5%和〉5%的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和21例;Cyclin D1和ICAM-1阳性率为51%和59%。不同危险度组间Ki-67u和Cyclin D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组间ICAM-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有无复发转移组间ICA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Cyclin D1可作为判断GISTs恶性程度的参考因素.ICAM-1与GISTs的复发转移有关。
- 张谢夫刘涛赵春临陈文超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抗原细胞周期素D1细胞间黏附分子-1
- 结直肠癌组织STAT3和MMP-9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3和MMP-9的表达,以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STAT3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和7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0.0%和35.0%,P值均<0.05。癌组织中MVD值为36.02±9.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1.25±7.35,t=11.97,P<0.01。癌组织中STAT3和MMP-9均阳性表达时MVD值明显高于均阴性组或单一阳性组,P值均<0.01。STAT3、MMP-9和MVD三者均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相关,P值均<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值均>0.05。结论:STAT3、MMP-9及MVD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3项指标对判断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叶立群张谢夫赵春临刘涛顾士敏
- 关键词:大肠肿瘤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生成
- 胃肠道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例胃肠道Mi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学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47例胃肠道MiNEN患者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42~81岁,中位年龄59岁。病灶位于胃35例,十二指肠4例,结直肠8例。47例肿瘤组织HE染色镜下表现为由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非神经内分泌肿瘤2种成分组成,且每种成分均>30%。其中11例见脉管内癌栓,12例见神经侵犯,18例伴发淋巴结转移。47例肿瘤组织癌成分CK均为弥漫强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CK均为核旁点状阳性;17例肿瘤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同时表达CD56、Syn、CgA;38例肿瘤组织Ki-67阳性率≥50%。结论胃肠道MiNEN,特别是伴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MiNEN侵袭性较高,常伴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与脉管内癌栓。该肿瘤异质性较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需要引起重视。
- 李佳静常伟龙刘涛陈奎生张今孙淼淼
- 关键词:胃肠道临床病理特征
- 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螺钉置入椎间融合:早期腰椎滑脱纠正被引量:9
- 2015年
- 背景:腰椎滑脱常规修复方案创伤大、出血多,治疗后易遗留腰背痛。近年来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对于滑脱椎体的复位、融合有了新的认识。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1年随访的腰椎滑脱纠正情况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23例,观察治疗后3个月、1年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了解椎间融合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脱、断裂。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损伤,治疗后1例患者切口感染、抗生素治疗10 d后感染控制,余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3个月及1年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1年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为(65.3±14.8)%,1年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为(58.2±12.0)%。提示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安全可行,不仅能有效的纠正腰椎滑脱畸形、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改善患者症状,还能降低治疗后患者腰背痛的发生率,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 镐英杰李志磊于磊张迪刘涛
-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滑脱QUADRANT通道螺钉
- STAT3和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EGFR在6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STAT3、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STAT3与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6,P<0.05)。结论 STAT3和EGFR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 顾士敏张谢夫赵春临刘涛叶立群程勇蒋志强
- 关键词:胃癌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CD_(117)、CD_(34)和Ki-67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8年
-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31例小肠胃肠道间质瘤(SISTs)常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D117、CD34及Ki-67表达的测定,分析其临床病理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D117阳性率为98%,CD34阳性率为80%,Ki-67标记指数<5%、≥5%的例数分别为15例(48%)、16例(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预后与核分裂相、肿瘤直径、Ki-67标记指数及肿瘤危险度有关。认为SISTs预后评价除参照GISTS生物学评价标准外,核分裂像数目、肿瘤直径和Ki-67有助于对SISTs预后的判断。
- 张谢夫刘涛赵春临陈文超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预后因素
-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CyclinD1、ICAM-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与危险度分级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分组中,Ki-67、CyclinD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clinD1和MMP-9对Fletcher分级影响显著,是Fletcher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CyclinD1和MMP-9的优势比分别为3.51和3.29。结论:CyclinD1、MMP-9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Fletcher分级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恶性程度的参照因素。
- 务森张谢夫赵春临刘涛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细胞周期素D1细胞间黏附分子
- 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应用于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tegafur gimeracil oteracil potassium,SOX)应用于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纳入研究,根据围手术期化疗方案不同,仅使用SOX方案的50例为SOX组,使用信迪利单抗联合SOX的58例为联合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和完全病理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肿瘤退缩分级;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组织标志物(细胞CD4^(+)和CD8^(+)细胞)表达率、血清生物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评估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DCR、ORR和pCR均高于SOX组(P<0.05),MPR与SO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联合组的肿瘤退缩分级为0级、1级和2级患者的占比与SO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与SO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组织标志物CD4^(+)和CD8^(+)细胞阳性表达率均上升,SOX组的组织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均降低,2组的CEA水平均降低,PGⅠ/PGⅡ值均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和手术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SOX可明显提升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的ORR和pCR,促进肿瘤退缩,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力,化疗药物安全性和手术安全性均较好。
- 刘涛常伟龙魏重庆张谢夫
- 关键词:胃癌奥沙利铂围手术期
- 病理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肌内注射后在豚鼠内耳的分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病理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肌内注射在豚鼠内耳的分布。方法25只豚鼠分5组,每组5只。正常组肌内注射125I-bFGF原液0.1ml;生理盐水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125INa组肌内注射125INa0.1ml;急性缺氧组豚鼠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体积分数8%氧气和92%氮气的混合气体,2h后出仓,检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抽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O2)及血氧饱和度(x(O2)),同时肌内注射125I-bFGF原液0.1ml,立即返仓;药物性聋组肌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连续用药7h,ABR测试后,肌内注射125I-bFGF原液0.1ml。各动物分别于注射125I-bFGF、生理盐水、125INa1h后心内抽血、取肝脏、甲状腺、脑组织、耳蜗、外淋巴组织,测量各组织γ放射计数,并观察耳蜗放射性自显影。结果缺氧组缺氧后ABR阈值升高(P<0.0001),pO2、x(O2)均降低(P<0.01)。肌内注射125I-bFGF后,正常组、急性缺氧组、药物性聋组动物的血液和肝脏组织中γ放射性计数高于本底,耳蜗放射性自显影图谱可见显影颗粒;而脑组织、耳蜗及外淋巴γ放射性计数与本底比较无差异,耳蜗放射性自显影图谱未见显影颗粒。结论生理情况下,bFGF肌内注射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迷路屏障;病理情况下,如急性缺氧、氨基甙类抗生素耳中毒时bFGF肌内注射也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迷路屏障到达内耳。
- 刘涛巴云鹏董明敏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迷路屏障
- Livin、MMP-9和ICAM-1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组织中L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ICAM-1的表达情况。发现Livin、MMP-9和I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89.7%、60.3%,Livin、MMP-9和ICAM-1的表达与肿瘤的危险度分级均呈正相关;Livin和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和原发部位也相关。认为Livin和MMP-9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GISTs复发转移危险性的可靠蛋白标记。
- 张谢夫陈文超赵春临刘涛
- 关键词:胃肠肿瘤LIVIN明胶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