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波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除磷
  • 7篇硝化
  • 7篇反硝化
  • 5篇脱氮
  • 5篇反硝化除磷
  • 4篇水处理
  • 4篇污水
  • 4篇聚磷
  • 4篇聚磷菌
  • 4篇除磷脱氮
  • 3篇生物除磷
  • 3篇种群
  • 3篇反硝化聚磷
  • 3篇反硝化聚磷菌
  • 3篇城市污水
  • 2篇低浓
  • 2篇低浓度城市污...
  • 2篇压缩波
  • 2篇脱氮工艺
  • 2篇弯曲波

机构

  • 12篇同济大学
  • 3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上海申通地铁...

作者

  • 14篇刘洪波
  • 7篇夏四清
  • 3篇孙力平
  • 2篇周彪
  • 2篇谢雄耀
  • 2篇戴睿
  • 2篇冯雷
  • 2篇王庆国
  • 1篇于静洁
  • 1篇刘洪波
  • 1篇肖苏林
  • 1篇李亚静
  • 1篇狄宏规
  • 1篇穆荣
  • 1篇孙建升
  • 1篇毕湘利
  • 1篇丁艳梅
  • 1篇黄德锋
  • 1篇杨聪和
  • 1篇赵建夫

传媒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石油化工技术...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反硝化聚磷菌作用初探被引量:12
2004年
人们已经认识到反硝化聚磷菌(DPB)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除磷菌.为了有效地评价除磷脱氮工艺,有必要研究污泥中微生物的特性.笔者在试验中所用污泥混合液取自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对反硝化除磷菌(DPB)厌氧释磷、好氧/缺氧吸磷行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比较了好氧除磷污泥与缺氧除磷污泥中微生物的不同特性和不同除磷活性.
刘洪波孙力平
关键词:生物除磷反硝化污泥特性
除磷工艺中含氧条件对聚磷菌种群结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DNA,采用套式PCR技术对特征基因片断进行扩增,结合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了除磷工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微生态系统种群结构,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行为特征.测定了活性污泥中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和产酸菌(Acidobacterium)部分菌种的16S rDNA V3区片段序列,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比对,初步确定了部分细菌的属.在厌氧/好氧和缺氧/好氧工艺中各类优势菌群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除磷效果稳定的情况下,系统中除磷微生物种群结构大致能保持不变,少数数量或种类发生变化的种群与系统中含氧量变化有关,但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菌群结构总体能够适应工艺运行环境.
傅以钢戴睿刘洪波赵建夫夏四清
关键词:变形杆菌产酸菌微生态
污水除磷脱氮工艺的比较研究——平行AN/AO工艺构建
2007年
分析并阐述了现有反硝化除磷工艺的设计思想、优缺点和阻碍应用的关键。提出低浓度污水强化反硝化除磷的一体化工艺——平行AN/AO工艺的主要构型。在讨论其可能存在的两种工艺构型和设计理念的同时,比较了平行AN/AO工艺与其他同步除磷脱氮工艺的特点。
崔欣陈琛宋伟杰沙婧杨际闻刘洪波夏四清
关键词:除磷脱氮反硝化除磷
软土深基坑伺服钢支撑轴力动态设置
2025年
为弥补现阶段伺服钢支撑单一阈值作为标定轴力的不足,利用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基坑围护结构简化,采用考虑支撑极限承载力为上限的可变“集中力”模拟伺服钢支撑,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遗传算法进行联合运算,提出了伺服钢支撑轴力动态设置的联合求解法。利用伺服钢支撑的伺服轴力调整功能,基于本文的伺服钢支撑轴力动态设置方法,以实际工程需求为导向,通过目标函数设置可给出最优的轴力参考值,为技术人员伺服轴力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实现基坑“主动调控、微变形控制”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毕湘利郭慧吉狄宏规刘洪波刘洪波
关键词:深基坑遗传算法
一种基于波速测定的地铁隧道管片服役性能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速测定的地铁隧道管片服役性能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薄壁壳体理论对空心管状结构模态频散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种弹性波在管状结构中的传播规律和传播速度。通过有线测试系统或配合物联网技术,对加速度、速度传感器进...
谢雄耀周彪王庆国冯雷刘洪波郁宏杰
文献传递
城市污水强化生物除磷工艺中除磷菌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PCR-DGG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平行AN/AO工艺六个反应池的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总DNA,采用套式PCR(nested PCR)进行两轮PCR扩增,对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的16S rDNA片段进行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从而分析活性污泥样品中该类除磷菌的种群结构。结合测序技术并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比对,证实生物除磷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同时可以得到其中优势类群的初步认识。结果表明,PCR-DGGE结合测序技术可以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样品的除磷菌群落结构分析。
戴睿刘洪波夏四清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生物除磷变形杆菌
利用反硝化聚磷菌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同步高效除磷、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
孙力平温海涛王少坡李亚静穆荣丁艳梅吕建波于静洁郑淑平黄德锋刘洪波孙建升李秀敏杨聪和张轶凡
(1)任务来源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项目编号:04-227(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兼性厌氧反硝化聚磷细菌(DPB)”,该细菌可以在缺氧条件下完成硝酸盐的反硝化和磷的吸收。这种细菌的生物摄/放磷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除磷脱氮反硝化聚磷污水处理
前置悬浮填料床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污染物的协同去除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探讨了前置悬浮填料床-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化学和生物作用对污染物的协同去除机理。工艺对COD的去除规律表明,化学和生物对有机物的协同去除作用缓解了生物单元的压力,增加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进出水粒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和生物对有机物的协同去除作用使得工艺对小粒径(1~40μm)颗粒物的去除率较单纯的化学絮凝一级强化或生物二级处理高。工艺进出水和反应池中氮、磷营养物质分布规律表明,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工艺除磷脱氮效果,提高了工艺的稳定性。
刘洪波夏四清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生活污水
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膜法(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现存的技术经济问题,探讨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情景。
刘洪波夏四清
关键词:膜法水处理技术超滤纳滤反渗透
文献传递
低浓度城市污水强化反硝化除磷
刘洪波
关键词: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反硝化除磷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