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梅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美国增进人类健康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护教育和护理包使用对无喉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实施自我护理教育和后期指导护理包使用对无喉患者产生的效果。方法符合入组条件40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外由专业护士进行系统干预,干预内容包括早期自我护理教育和后期指导使用护理包。分别于术后15d、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应对方式比较2次测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自护能力比较术后15d自护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有差异,其他2项比较无差异;术后3个月自护4个项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患者生存质量总分评定2组比较有差异。结论术后早期进行系统自护教育和后期指导使用护理包可以推动患者积极应对.提高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 刘桂梅曾小芬廖学娜陈冬兰黄嫦媚王毅覃宇铭
- 关键词:护理教育自理能力
- 护理干预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对于Ⅰ、Ⅱ期喉癌,一般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5年生存率可达68%以上,而手术会造成患者暂时甚至永久性的发音功能丧失,术后患者的交流障碍和自我形象紊乱,使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发生显著的变化,有的甚至拒绝手术。而以往的常规护理对围手术期喉癌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压力未能尽可能的减轻而造成治疗的延误。本研究采用深入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护理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加及时、积极地配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 廖学娜莫福琴刘桂梅陈冬兰欧子苗覃宇铭
- 关键词:围手术期喉癌患者护理干预自我形象紊乱以手术为主
- 环保实用型气管造口防护罩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环保实用型气管造口防护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环保实用型气管造口防护罩,对照组常规使用双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和周围环境清洁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舒适度、周围环境清洁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保实用型气管造口防护罩可有效提高气管切开舒适度和周围环境清洁度,值得推广。
- 于凤青刘桂梅陈冬兰欧子苗
- 关键词:防护罩气管造口清洁度
- 耳乳突腔内特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被引量:11
- 2006年
- 刘桂梅覃宇铭曾小芬何良姣
- 关键词: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乳突面神经瘫痪腔内
- 头颈托枕的制作及在喉癌术后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头颈托枕的制作与应用对喉癌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概述头颈托枕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100例行喉癌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枕头垫高头颈部,实验组患者采用头颈托枕垫高头颈部。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状况、睡眠质量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率及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用药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托枕应用于喉癌术后患者,能够提高切口愈合率及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欧子苗刘桂梅陈冬兰
- 关键词:喉癌切口睡眠质量
- 耳乳突根治术后红外线灯照射促进干耳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耳乳突根治术后干耳的有效途径,促进伤口愈合。方法耳乳突手术患者共67例,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手术后第2天实施常规护理,辅以红外线灯照射术腔,15~20min/次,1~2次/d。对照组手术后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相对干耳时间、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支出、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相对干耳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显著;观察组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护理辅以红外线灯照射术耳,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水肿吸收,达到快速干耳的目的。
- 刘桂梅陈冬兰王毅许利黄代娜李莹莹
-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手术红外线灯干耳
- 1例行斜方肌皮瓣修补咽瘘病人的护理被引量:11
- 2001年
- 刘桂梅廖学娜曾小芬
- 关键词:咽瘘修补术斜方肌皮瓣护理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麻后进食时间的探讨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的禁食时间,为患者尽早进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将1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按手术部位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即患者麻醉清醒6h后开始进食;观察组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和麻醉时间的长短,在患者意识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首先饮少量温开水,如无误咽现象即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比较两组首次进食时间、误吸率、餐前血糖值及患者口渴、饥饿等不适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手术部位患者进食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餐前血糖值(除外头颈部手术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口渴、饥饿、胃不适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在其意识完全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提前进食,可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避免血糖降低。
- 刘桂梅莫福琴曾小芬陈冬兰廖学娜黄晓琳
- 关键词:进食时间误咽
- 先天性聋哑喉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护理
- 2004年
- 覃宇铭刘桂梅何婉廖学娜黄丽曾小芬
- 关键词:喉癌患者先天性聋哑心理护理气管造瘘
- 焦虑情绪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焦虑情绪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变,分析突发性耳聋与焦虑的一般因素、预后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105例患者中有8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占80%;发生焦虑者以21~39岁和40~59岁这两年龄段高发,分别为33.33%和50.00%;焦虑情绪与同时伴发耳鸣和眩晕症状有关;在进行常规治疗后10~14 d评估疗效,结果显示无焦虑者的总有效率为71.43%,而有焦虑者的总有效率为54.76%.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针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宣教,有望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 莫福琴刘桂梅黄晓琳陈冬兰欧子苗覃宇铭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焦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