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瞻 作品数:26 被引量:63 H指数:4 供职机构: 邯郸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浅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大于2cm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1年 研讨微通道经皮肾镜钛激光碎石取石术诊治大于2cm肾结石的使用成效。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名肾结石患者入组进行研究,结石大小都在2厘米以上。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行微通道的方法,选择F16号通道)和参照组(实行标准通道的方法,选择F24通道),每组50名患者。两组患者都实行经皮肾镜钛激光碎石取石手术进行诊疗。对两组患者的诊疗成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碎石成功概率是90.00%,远远高于参照组的74.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手术时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以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6.00%,远远低于参照组的26.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钛激光进行碎石取石诊疗肾结石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刘文瞻 闫昆吾 郭明涛 肖波关键词:肾结石 微通道 碎石取石术 超声定位输尿管软镜治疗肾囊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输尿管软镜治疗肾囊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6月2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肾囊性疾病的资料。单侧肾囊肿5例,双侧肾囊肿3例,肾盂旁囊肿伴同侧肾结石14例,单发肾盂旁囊肿4例,双侧肾盂旁囊肿1例。囊肿直径3.5~7.8 cm,平均5.1 cm。结石直径0.5~1.2 cm,平均0.6 cm。超声监控,输尿管软镜下应用钬激光对肾集合系统的囊壁行开窗引流,使集合系统与囊壁相通并留置双J管引流。合并结石者先处理结石后处理囊肿。结果2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3 min,平均35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取出双J管,继续随访2~24个月,平均9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16例囊肿消失,其余11例囊肿由术前3.8~6.7 cm缩小至1.2~3.0 cm,未见囊肿复发。14例合并同侧肾结石者,结石0.2~0.4 cm。结论超声辅助定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安全有效。 闫昆吾 田晓菲 孟娜 刘文瞻 路志民 郭明涛 肖波关键词:超声 输尿管软镜 肾囊性疾病 汽压弹道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绿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10例 徐飞 刘文瞻 郭明涛 闫昆吾 赵建通 路志民 王冰 肖波姜黄提取物对肾癌细胞炎症反应及体内成瘤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探究姜黄提取物对肾癌细胞ACHN的炎症反应及其对Nude裸鼠体内成瘤的调控作用。体内试验以Nude裸鼠为载体,皮下接种4×10^(6)个人肾癌细胞株ACHN,4周后建立体内移植瘤模型,分别灌胃10 mg/kg、50 mg/kg及100 mg/kg的姜黄提取物进行治疗,记录小鼠体重及死亡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移植瘤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体外试验以人肾癌细胞株ACHN为载体,通过MTT试验检测姜黄提取物对人肾癌细胞株ACHN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标准试剂盒检测姜黄提取物对ACHN细胞LDH释放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试验检测ACHN细胞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小鼠肿瘤组织和ACHN细胞内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姜黄提取物处理显著降低小鼠体内瘤重、死亡率及增加小鼠体重,且50 mg/kg的姜黄提取物治疗组有最好的治疗效果。与Control组相比,姜黄提取物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CHN细胞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内LDH释放。此外姜黄提取物在体内外上调肿瘤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诱导产生炎性损伤,且姜黄提取物在体内外激活了肿瘤组织中NF-κB通路基因的表达。姜黄提取物能诱导ACHN肾癌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Nude裸鼠的体内成瘤,并且其可能是通过调控机体内的NF-κB通路来实现的。姜黄提取物对肾细胞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成为肾细胞癌治疗药物的潜力。 赵建通 刘文瞻 万洪磊 路志民 郭明涛 王冰 肖波关键词:姜黄提取物 炎症反应 NF-ΚB通路 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对人肾癌细胞株786-O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和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对人肾癌786-O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姜黄素和索拉非尼对人肾癌细胞786-O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及索拉非尼能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两者作用人肾癌786-O细胞株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9.2μmol/L、6.5μmol/L。姜黄素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与索拉非尼1.5μmol/L、3μmol/L、6μmol/L、12μmol/L、联合24 h、48 h、72 h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索拉非尼、姜黄素组(P<0.05)。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人肾癌786-O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提高索拉非尼对人肾癌786-O细胞株的敏感性。 赵建通 张磊 刘文瞻 徐飞 郭明涛 路志民 肖波关键词:姜黄素 索拉非尼 肾癌 姜黄素对人肾癌细胞786-0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肾癌细胞786-0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由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24h、48h、72h后,786-0细胞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OD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姜黄素(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作用786-0细胞24h、48h、72h后抑制率分别变化为8.1%~58.0%、9.4%~67.7%、13.1%~75.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PI值均小于对照组,且随姜黄素素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有效地抑制激素人肾癌细胞786-0增殖,姜黄素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肾细胞癌的靶向新药。 赵建通 张磊 刘文瞻 徐飞 郭明涛 路志民 肖波关键词:姜黄素 肾癌 细胞增殖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疗及预后分析(附10例报告) 2013年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16~62岁,平均29岁。就诊症状为单纯肉眼血尿3例、腰腹部肿块或腰腹痛4例(伴血尿2例)、无症状查体发现3例。患者均行B超、IVU、尿脱落细胞学检查,8例行CT平扫+强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肾占位6例、肾盂占位3例、输尿管占位1例。CT提示肾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4例。10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6例,患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膀胱输尿管口袖口状切除4例,2例根治性肾切除患者因肿物与周围粘连严重切除部分腹膜。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于术后病理确诊为肾母细胞瘤,预后良好组织型(FH)4例,预后不良组织型(UH)6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3例。按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分期标准,分别为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3例。7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随访9例患者1~13年,5例无瘤生存,生存时间为1.5~13年,平均4.4年。1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肺转移,1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脑转移,2例术后2年内局部复发,再次接受手术。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为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目前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并辅以合理、及时的放疗、化疗是改善其预后的有效措施。 孙峰 方平 孙光 李刚 刘文瞻 王岩 蔡启亮 周煦东关键词:肾母细胞瘤 成人 预后 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780-0中自噬及凋亡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天然化合物姜黄素与化疗药物索拉菲尼在体外的联合抗肾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肾癌细胞780-0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凋亡通路基因表达,采用4,6-二氨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小体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通路及自噬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采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中自噬通量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及索菲拉尼呈浓度依赖性降低肾癌细胞780-0细胞活力。与索菲拉尼处理组相比,姜黄素联合索菲拉尼处理组中Bax、ATG5及LC3Ⅱ/LC3Ⅰ表达显著升高,Bcl-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姜黄素能加剧索菲拉尼诱导的肾癌细胞780-0中凋亡及自噬信号的表达。吖啶橙染色结果进一步表明姜黄素加剧索菲拉尼诱导的肾癌细胞780-0自噬流水平。与此同时,在使用自噬的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抑制细胞自噬后,由姜黄素和索菲拉尼联合诱导的肾癌细胞780-0凋亡现象被抑制。结论:姜黄素可以加剧索拉菲尼诱导的肾癌细胞780-0凋亡,并且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内自噬信号来实现的。 赵建通 刘文瞻 万洪磊 路志民 郭明涛 王冰 肖波关键词:姜黄素 索拉菲尼 自噬 凋亡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出血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分析B超协助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出血并发症的诱发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6月于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手术取石)和观察组(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各8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研究出血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缩短(0.98±0.13 vs 2.16±0.80h)、出血量显著降低(120.6±37.5 vs 591.7±102.4ml):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5%(2/80)vs 17.5%(14/80)]、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9.5±2.1 vs 21.7±3.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CNL治疗肾结石出血与手术时间、结石类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量少等优势。为进一步降低出血风险,应关注糖尿病、肾功能、结石类型以及泌尿系感染等因素。 徐飞 路志民 郭明涛 赵建通 刘文瞻 王冰 肖波关键词:B超引导 经皮肾镜 肾结石 疗效 经尿道棒状球囊前列腺扩开术结合电切镜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0例体会 肖波 郭明涛 赵建通 刘文瞻 王冰 徐飞 路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