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祖细胞种植支架的研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内皮祖细胞(EPCs)种植支架,为防止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提供新策略。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诱导培养法分离纯化脐血源性EPCs。一种支架表面涂布经EDC交联的胶原(A组),另一种涂布经EDC交联的胶原后再利用双官能耦联剂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二硫基)丙酸酯(SPDP)与CD34抗体化学键合(B组),再将EPCs进行种植。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生长状况。结果EPCs能很好分离纯化。支架培养7d后,A组支架上的细胞不能完全覆盖支架,呈散在分布。而B组细胞基本能覆盖支架,实现了再内皮化,生物学功能良好,且细胞数明显多于A组。结论抗体耦联胶原的方法能有效实现血管EPCs的种植,可为防止血管介入后再狭窄提供新支架选择。 周振华 李露斯 陈康宁 刘国军 范文辉 史树贵 朱楚洪 糜建红关键词:内皮祖细胞 抗体 胶原 缺血性脑卒中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8 2008年 搞要:目的利用大鼠中动脉栓塞模型,观察对比正常大鼠与中动脉栓塞24h后,大鼠脑干各区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与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方法1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q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12只。其中模型组中6只用来取材测递质,6只做四氮唑染色(TTC染色)。模型成功后24h后,6只正常大鼠和6只模型大鼠断头取脑分离脑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递质。6只大鼠做TTC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在栓塞24h后,中脑的DA、NA、5-HT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脑桥与延髓中DA、NA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而5-HT明显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对比P<0.05。结论单胺类递质在脑卒中后的变化过程,可能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破坏。是一种早期增高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进而降低的变化过程,而且不是单一递质的变化,而是多递质协同作用的结果。多递质的动态失衡(特别是递质减少阶段)促进了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 刘国军 黄河清 陈康宁 杨涌涛 柳春雨 段炜关键词:单胺类递质 卒中 睡眠障碍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的研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是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场所,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发挥重要作用。脑缺血缺氧时,神经细胞细胞器结构受损,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减弱或停止,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内外电解质紊乱,激发一系列级... 杨涌涛 陈康宁 黄河清 贺伟峰 刘国军 周振华 冉鸿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 线粒体呼吸功能 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90 min再灌注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B组)、盐酸奈哌齐治疗组(C组)和西酞普兰治疗组(D组)。采用Zea Longa's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评定术后B、C、D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观察A组、B组术后14 d红四氮唑(TTC)染色以及各组水迷宫实验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试。结果术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2分。B组大鼠术后第14 d TTC染色的结果显示了模型的可靠性。定位航行试验:实验的第2~5 d,B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A组(P<0.01);C组、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B组(P<0.01);实验的第3~5 d,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D组(P<0.05)。空间探索试验:C组、D组大鼠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总游泳时间的比值(tP/tT)、平台象限距离和总距离的比值(dP/dT)均显著大于B组(P<0.05);B组大鼠的dP/dT、tP/tT值均显著小于A组(P<0.01);C组dP/dT、tP/tT值均显著大于D组(P<0.05)。4组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90 min后再灌注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盐酸多奈哌齐和西酞普兰均能改善大鼠认知障碍,前者的效果可能更好。 柳春雨 陈康宁 段炜 刘国军 郑霁关键词:再灌注 西酞普兰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组织中HAX-1蛋白(H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四血管法全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n=5):正常组,缺血6、24、48、72h组。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的表达以及皮质神经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HAX-1蛋白在缺血后6h表达最高(37.60±3.45),24、48、72h降低[分别为(11.40±1.14)、(10.40±1.52)、(9.80±1.30)],且低于正常水平(P<0.01);Caspase-3蛋白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6、24、48、72h分别为(72.80±5.49)、(106.20±6.91)、(129.00±19.74)、(166.20±15.32)](P<0.01),并伴随神经元凋亡的数目逐渐增加[(92.00±9.06)、(133.80±10.64)、(157.00±10.83)、(187.80±14.96)]。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神经元中HAX-1蛋白在短期缺血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元的抗凋亡,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降低,与神经元的凋亡增强相关。 范沁林 焦岩 刘国军 周振华 张波 陈林 甘立霞 陈康宁关键词:全脑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神经元凋亡 便携式指控单元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指控单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和机箱组成笔记本计算机的结构,A4打印机集成在机箱前端,交换机模块、路由器模块、HDSL模块、温控器集成在机箱内部;投影仪、音箱和温控器面板布置在显示器背面,显... 刘国军 刘士秋 许连邦 孙永春 王林 钱兆兵文献传递 大鼠脑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NG2细胞增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的表达,并初步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贝伐单抗组共3组,每组设6、12、24、72 h 4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缺血后不同时相点NG2和VEGF免疫荧光标记的细胞增殖状况。结果在大脑皮层区,NG2与VEGF标记细胞基本完全重叠。在缺血后72 h内,阳性标记细胞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多,其中贝伐单抗组在各时相点的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缺血组(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后脑皮层区存在OPC的活化现象。VEGF可能对损伤后NG2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焦岩 胡俊 范沁林 刘国军 黄河清 陈康宁关键词:脑缺血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改善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解除颈动脉不完全狭窄后是否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模型,2周后将颈动脉狭窄解除,分别在解除2周、4周后各组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P300检测,同时取颈动脉狭窄处比较狭窄解除前后颈动脉横截面积狭窄率的变化。结果解除狭窄2、4周后对照组大鼠P300潜伏期、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均比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延长,狭窄解除组大鼠的颈动脉面积狭窄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并且P300潜伏期、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同时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解除颈动脉狭窄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随着解除时间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更加明显。 段炜 陈康宁 柳春雨 周振华 陈长宇 刘国军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性痴呆 椎动脉畸形所致延髓麻痹1例 2009年 刘国军 陈康宁关键词:延髓麻痹 自觉症状 吞咽食物 神经内科治疗 咽部疼痛 器质性病变 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缺血再灌注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认知功能改变及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90min再灌注盐水治疗组(B组)、盐酸奈哌... 柳春雨 陈康宁 段炜 刘国军 郑霁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 盐酸多奈哌齐 西酞普兰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