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红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藏族生态移民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2015年
- 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随着我国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增多,国内生态移民研究也蓬勃发展,而其中以藏族为主体的藏族生态移民或藏区生态移民研究更是具有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已有成果主要集中于藏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和文化适应研究、藏族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及发展问题研究、藏族生态移民政府政策研究、藏族生态移民效应研究,文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爬梳,对今后研究的开展提出几点可参考的建议。
- 冯雪红王玉强
- 关键词:生态移民
-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专家委员会暨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0年
- 2020年11月4日至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专家委员会暨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专家委员会委员,《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青海民族研究》等20家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以及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烟台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冯雪红张欣
- 关键词:国家民委
- 宁夏回汉关系研究——基于泾源县等8县/区的调查被引量:5
- 2013年
- 基于CSSC项目调查数据,从族际交往、居住格局等七个方面对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进行调查,认为当前宁夏回汉关系比较和谐,回汉关系未来发展的主流仍是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并从经济发展、教育普及、观念培养和社区服务四个方面提出宁夏回汉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 聂君冯雪红
- 关键词:回汉关系族际通婚
- 日常之蔽:以三江源厕所变革为例透视田野细微经验被引量:3
- 2018年
- 民族学/人类学是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研究,但是最为日常的排便或上厕所行为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中却是缺席的。尤其是人类学家自己如何在田野中解决这一问题,极少出现在他们公开出版的著作中。然而这一最为学者所忽略的现象,却与社会结构、宗教仪式、文化价值、意识形态、洁净观念等诸多人类学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厕所问题逐渐受到国外人类学界关注。这有赖于斯加克·范德吉斯特的研究和"后现代研究"期刊的呼吁。厕所问题是三江源生态移民社区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回顾在田野调查中的厕所体验,同时呈现了移民社区内的种种厕所问题,以期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并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为"厕所革命"提供见解。
- 冯雪红
- 关键词:粪便生态移民人类学
- 维吾尔族婚姻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09年
- 婚姻是人类学、社会学经典论题,也是民族学重要议题。多年前维吾尔族婚姻就引起学界关注,对维吾尔族婚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进一步从维吾尔族女性角度,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关注和研究维吾尔族妇女婚姻,充实和拓展还很薄弱的维吾尔族妇女研究、少数民族婚姻尤其维吾尔族婚姻研究视角和范围。
- 冯雪红
- 关键词:婚姻
- 甘南牧区藏族生态移民社会融入问题解析
- 2014年
- 生存环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甘南牧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各民族特别是藏族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项,它对藏族千百年沿袭下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甘南牧区生态移民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着巨大变化,文章试图运用社会融合、社会距离等理论就生态移民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问题予以解析,以便为生态移民更好地融入迁入地新的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 王玉强冯雪红
- 关键词:甘南牧区社会融入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被引量:15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这为新征程上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中心任务和重要使命的确定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党的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依法保障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冯雪红聂君黎岩
-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被引量:1
- 2002年
- 冯雪红
- 关键词:终身教育
- 日常生活之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逻辑
- 2025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将政策设计、话语叙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重视政策的精细化、叙事的具象化、话语的鲜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主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权力运作而得以在社会结构中具象化呈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中存在忽视日常生活话语表述的问题,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与自下而上的自发响应相结合,将被动的政策言说和理论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创设有利于大众话语生成的语境氛围。具体可以通过话语内容贴合社会关切、话语叙事重视初级群体、话语呈现重视象征表达、话语传播重视全媒体运用等主要策略加强话语生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可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产的理念遵循,通过彰显话语叙事的亲民性、真诚性、普惠性和包容性,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日常生活的有效互嵌。
- 冯雪红安宇
- 关键词:话语生产
- 宁夏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三十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宁夏扶贫和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此同时,移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政府而言,移民搬迁首要解决的就是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少数移民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搬迁,虽然最终实现了迁移行为,但始终与迁移意愿相左,这种"迫不得已"的迁移行为,对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移民二次搬迁或返迁原居地。正值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之际,基于实地调查,笔者对待迁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和已迁回族生态移民迁移行为进行分析,探究两者显著影响因素的异同,为进一步推动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的产生,促使其迁移行为的最终实现,提出对策建议。
- 冯雪红聂君
- 关键词: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