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素青
- 作品数:46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健康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
- 冯素青郭建花姚巧丽杨卫卫王书会
- 课题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基线调查、健康教育传播策略实施、效果评估三阶段,进行12320健康教育传播策略研究。实现了互联网、短信、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与12320政府公益电话的有效结合;实现呼入、...
- 关键词:
- 关键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
- 微博对12320卫生热线健康传播效果初探
- 2014年
- 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推动微博在12320卫生热线的应用,依靠12320官方微博的公益性,利用微博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经济性,充分发挥微博信息传播的主动性,探索如何进一步通过微博扩大12320卫生热线健康传播能力和效果,占领微博健康宣传的阵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 冯素青宋炜路崔颖王曼王书会邢翠杜欢欢王艳玲
- 石家庄市2007~2009年监测点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某市5个监测点上报的居民死亡资料,按照居民病伤死因归类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分类后,输入Death Reg2002、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点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361.20/10万,标化死亡率320.94/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444.21/10万,标化死亡率409.72/10万,女性粗死亡率268.34/10万,标化死亡率235.7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6倍。循环系统疾病居全死因首位,年均死亡率142.37/10万。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威胁该市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治理环境,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
- 冯素青蔡建宁马志辉
- 关键词:死亡率
- 石家庄市居民死因谱、潜在寿命损失年及ICD-10编码应用研究
- 蔡建宁武艳芬冯素青万丽郭建花马志辉马新颜
- 通过石家庄市全人群死亡病例,包括医疗机构死亡个案、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涉法死亡个案的报告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掌握我市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对寿命造成损失进行评价,对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疾病分类编码
- 2010-2013年石家庄市居民死亡原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人口的年龄结构、疾病谱、死因谱也随之发生变化[1]。为了解石家庄市居民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石家庄市居民2010-2013年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
- 冯素青蔡建宁
- 关键词:死亡率减寿年数
- 2007—2009年石家庄市监测点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监测点居民近年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为我市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意外死亡的发生率。方法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并按照卫生部编制的居民病伤死因归类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做疾病分类后,输入Death Reg 2002、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意外死亡年均死亡率40.70/10万,居前3位意外死因依次是交通事故、中毒、自杀,共占全部意外死亡的71.83%。儿童少年(0~14岁)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和溺水,分别占该年龄组意外死亡的49.26%和15.44%;青年(15~44岁)主要意外死因是交通事故和触电,分别占该年龄组意外死亡的61.48%和5.88%;中年(45~64岁)主要意外死因是交通事故、中毒和自杀,分别占该年龄组意外死亡的59.47%、8.76%和7.20%;老年(65岁及以上)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中毒和自杀,分别占该年龄组意外死亡的47.83%、13.77%和8.70%。在意外死亡中,男性的前3位死因是交通事故、中毒、触电,而女性的前3位死因是交通事故、中毒、自杀。男性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59.05/10万和19.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意外死亡率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减少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控制意外死亡的发生势在必行。男性人群是今后干预措施实施的重点人群。
- 冯素青蔡建宁马志辉张晓林
- 关键词:死亡率
- 石家庄市2002~2003年部分饮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04年
- 刘素萍冯素青王秀兰
- 关键词:饮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 石家庄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7起,其中传染病类170起;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小学报告120起,占各类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7.80%;除2月外,其余时间均有发生,其中3-6月累计报告107起,占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0.45%。从首例发病到接到信息报告时间中位数为5.5 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546,(P=0.000)。结论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关键。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控制。
- 冯素青蔡建宁马志辉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 石家庄市1997-2000年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冯素青田鹿荣张玉岱王文栓龙溪
- 石家庄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探讨提高消毒效果的途径,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监测各级医疗机构总合格率87.72%,其中省级合格率96.48%、地市级95.76%、县级94.08%、厂矿民办90.73%、乡级92.72%、村级84.35%、个体诊所84.63%。医护人员手合格率80.20%,物体表面合格率82.20%,使用中消毒液94.93%,室内空气81.25%,灭菌物品96.40%。结论医疗机构内部各类环境的消毒效果存在差异,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越好,应加强领导,提高消毒工作的质量。
- 冯素青庞志钊李锋郭建花
- 关键词: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