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信息系统
  • 2篇石油
  • 2篇石油业
  • 2篇石油业务
  • 2篇勘探
  • 2篇勘探开发
  • 1篇单井
  • 1篇登记
  • 1篇登记数据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下障碍物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波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数据处理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地震资料采集
  • 1篇电子设备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昆仑数智科技...

作者

  • 13篇冯宇
  • 7篇陈锐
  • 6篇杜永红
  • 4篇李家金
  • 4篇杨金华
  • 3篇程颖
  • 2篇尚新璐
  • 2篇郭刚
  • 1篇何军
  • 1篇董振刚
  • 1篇秦世勇
  • 1篇李智德
  • 1篇李晓林
  • 1篇王萌
  • 1篇张江
  • 1篇杨成新
  • 1篇王丽
  • 1篇熊伟
  • 1篇王青
  • 1篇王博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深地能源科技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业务模型的石油信息化需求管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石油行业对信息化需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石油业务模型(包含石油业务描述模型与石油业务数据模型)的石油信息化需求管理方法,基于石油业务领域业务体系与最小业务单元的划分,构建石油业务描述模型;根据石油业务描述模型进行业务标准化与信息化定义,得到石油业务数据模型,并通过石油业务模型的业务组件、功能等与业务信息化现状对标分析,得到哪些信息化内容已经实现、哪些信息化内容还未实现,实现信息化需求管理。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石油信息化需求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为油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杜永红肖楠冯宇徐健李勇
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的地震资料采集避障设计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的地震资料采集避障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已知地下障碍物空间信息导入避障区计算系统;将地下障碍物简化为理想圆柱体模型;在避障区计算系统选择避障计算各小层参数,计算得到目的层部分共中心点到地面接收...
杨金华陈锐李家金肖楠冯宇钱芸芸陈鑫尚新璐严峻宋晨晨程颖银宏亮
深井APR测试管柱的力学分析与强度评定被引量:10
2002年
建立了深井APR测试管柱的力学模型 ,采用接触间隙元理论方法对深井APR测试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给出了管柱各点 (包括螺纹 )应力和强度评定条件 ,为预测管柱的强度和安全评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方法在 5 .5km的深井中得到应用 ,悬重误差为 3 .2 3 %
刘恩王瑞凤冯宇李艳董振刚
关键词:油气井深井测试管柱有限元法
塔里木油田地震数据处理智能质控创新实践
2025年
随着地震勘探区域构造复杂性和勘探难度的增加,塔里木油田创新地震处理项目的组织模式,由一家处理单位从头到尾的区块“并联”转变为工序“串联”,将地震处理全流程划分为表层建模与静校正、信号处理与叠加、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4道工序,不同工序分别优选供应商承担,为区带统一连片处理提供组织基础。同时建立智能质控平台,加强后端工区管理与数据准备、基于Web端交互质控与管理、各工序质控点功能,实现大数据在线质控。通过对每道工序设置考核指标、过程质检、量化质检,质控由定性向定量管理转变。4道工序地震处理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缩短了多工区连片处理周期,促进了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控制了成本,推动塔里木盆地复杂山地成像效果大幅提升。
尚新璐李徯徯陈锐钱芸芸古丽娜扎尔·阿力木严峻冯宇李晓林唐超陈伟阿丽娅·阿不都热依木刘胜
关键词:地震数据处理大数据
井网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本申请提供一种井网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显示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响应于用户在地理信息系统图像上的第一位置选择操作,在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对应第一位置处添加参考钻井的图标,并显示添加参...
董斌杜永红陈锐徐秋云李智德冯宇侯林段恒亮王丽李英林张新秀
一种污水除油装置
污水除油装置,应用于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罐体内的一端垂直于罐底焊接有缓冲隔板,缓冲隔板将罐体内分成稳流沉降室和缓冲室。在罐体的另一端罐壁上部固定有污油导出管,污油导出管与罐体罐壁内侧固定的集油槽相连通;在罐体的另一端罐壁下...
郭刚夏政林罡张巧生张平杨建东代辉王青王萌王博郭靖冯宇
文献传递
有杆轨道泵人工举升采油与重力储能发电技术探究
2025年
我国现有人工举升技术大多难以适应6000m以深井石油的开采,尤其在机抽采油技术领域,普遍存在可采深度受限、系统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改变机抽采油技术现状,实现绿色低碳开采深层超深层油气,探索一种新的深井举升工艺十分必要。从做功基本原理出发分析现行机抽采油技术系统效率低的根本原因,以提升采油装置可采深度与系统效率为核心目标,以削减采油额外功为技术突破点,研发出一种新的有杆轨道泵可实现上述诸多目标。利用变频电机驱动抽油杆组件沿360°圆环形轨道周期旋转运动产生的重力势能作为井下泵柱塞的驱动力,采用“轨道+重力势能+杠杆式柱塞泵+油管单向阀”模式采油,根据采油过程与竖井式重力储能关键技术原理相同的特点,提出在采油的同时利用抽油杆组件的重力势能发电,探讨技术可行性与节能效应。初步研究表明:由于有杆轨道泵系统性改变了传统机抽采油做功模式,利用运行轨道将制约可采深度与系统效率的抽油杆质量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采油驱动势能,由此可以突破现有人工举升可采极限深度;如果在采油的同时利用抽油杆组件的重力势能发电,可将单井采油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至80%以上。结论认为:有杆轨道泵可以克服现行机抽采油系统效率低、可采深度受限、杆管偏磨严重等技术难题,开拓了“油气开采+重力储能发电”技术应用的新领域,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绿色低碳开采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人工举升工艺。
陈跃杨恂黄蓝冯宇
关键词:人工举升
一种三维模型施工图在线可视化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模型施工图在线可视化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包括设置在云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委托模块、施工图设计模块、施工图管理模块、审查模块、施工图修改模块和施工图验收管理模块,本发明的系统能够为审查人员提供统一的在线协同...
杨金华陈锐杜永红肖楠冯宇银宏亮严峻冯秀娟宋晨晨钱芸芸程颖
一种原油分离缓冲多相计量装置
一种原油分离缓冲多相计量装置,属于相计量装置技术领域。分离缓冲罐一侧上端连接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通过第一阀门管件连接介质入口,安全泄放阀通过三通与旋流分离器相通;分离缓冲罐气相出口右侧有安全泄放管线,通过安全泄放管线连...
郭刚张小龙白剑锋冯宇张江张雅茹赵鹏
文献传递
勘探开发一体化数字井史展示平台开发及应用
李家金熊伟熊胜强杨金华杨成新杜永红黄晓东冯宇邓秋生秦世勇陈锐侯琳
主要技术内容:项目建立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单井全生命周期井史信息展示规范,设计开发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单井全生命周期井史展示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勘探与生产动态信息可视化综合展示,单井井史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展示(包括井史历程、专业分...
关键词: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库信息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