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娜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网络
  • 2篇教学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课
  • 1篇学理
  • 1篇应用环境
  • 1篇人类社会
  • 1篇社会
  • 1篇实践者
  • 1篇数字资源
  • 1篇评价指标
  • 1篇资源应用
  • 1篇无线传感
  • 1篇无线传感网
  • 1篇无线传感网络
  • 1篇煤矿
  • 1篇教学研究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教学
  • 1篇环境评估

机构

  • 5篇衡水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冯娜
  • 2篇李玉顺
  • 1篇黄荣怀
  • 1篇张爱正
  • 1篇刘国华
  • 1篇朱美娜
  • 1篇顾忆岚

传媒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中国信息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2年
分析网络应用的热点问题,探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冯娜
关键词:网络
煤矿无线传感网络(WSN)人员定位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煤矿井下施救的及时性与高效性,设计出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以往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受限于安装成本高和通信短距性,不能对井下无线信号区域进行全面覆盖,不能够很好实现煤矿井下人员的全方位精确定位。伴随无线通讯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WSN(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重新的设计,极大提升了煤矿数字化安全管理的水平。
冯娜
关键词:煤矿无线传感网络
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基于北京教育资源网的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当前,数字资源共享与应用环境建设已成为复杂性的、涵盖众多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性问题。伴随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新的历程,数字资源建设整体上正从"可用"向"好用"方向迈进,并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全面、有效和客观地评价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教育资源网为依托,对如何评价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视角,通过深入、迭代的研究活动,形成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有效问卷,并对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近3000名教师及资源管理者进行调查,形成了针对性的结论,验证了该评价指标的有效性。该文介绍了开展评价指标设计与验证的完整过程,阐述这一指标的结构与内容,以为今后区域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冯娜李玉顺顾忆岚
关键词: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评价指标
移动学习研究——实践者的感言被引量:5
2010年
两期“移动学习”专题到此临近尾声,所涉及的内容有限,容量也不足以论“皮毛”。虽然,专题容量不足以让读者完全认识移动学习这种教与学的新方式。但是,想必多数人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粗浅的认识——“移动学习的开展及其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改变人类社会的教学理念,形成终身化学习支持能力”。伴随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深刻、
李玉顺朱美娜黄荣怀冯娜
关键词:教学理念人类社会教育教学
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
2012年
计算机基础课,现也称为信息技术基础,是以结合了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以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为教学重要评价指标的一门课程,它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特点,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冯娜张爱正刘国华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教学计算机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