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滇西北格咱弧南缘甭哥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 2025年
- 滇西北格咱弧是三江地区著名的铜钼(钨)多金属复合斑岩成矿带,但金矿勘查进展较为有限。前人研究表明,甭哥金矿床与格咱弧南缘的侵入岩密切相关,但找矿方向尚不明确。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甭哥正长岩的成岩年龄为214.8±1.1 Ma,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甭哥正长岩具有低Al_(2)O_(3)、高K_(2)O和MgO的特征,属于钾玄岩系列;其Mg#值较高,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表明其源于受俯冲板片交代作用影响的富集地幔。通过对比格咱地区印支期、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以及滇西地区喜山期富碱斑岩,结果表明,甭哥正长岩具有微弱的Eu、Zr负异常和较高的P、Hf正异常,与滇西富碱斑岩相似,推测其后期可能受到喜山期地幔流体的影响。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显示,甭哥矿区内煌斑岩、正长岩、角岩、砂板岩、硅质砂板岩及硅质岩中Cu、Pb、Zn、Au、Ag、W、Sn、Mo 8种元素含量依次降低,其中正长岩中这些元素含量均高于围岩,且Cu、Au、W、Mo含量为格咱弧水系沉积物的2~3倍,据此认为正长岩为含矿围岩。根据组合异常并结合地质特征,圈定了4个找矿靶区,为后续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 杜斌段召艳董涛杨富成杨富成肖高强吴俊吴俊
- 关键词:正长岩地球化学找矿靶区滇西北
- 中甸普朗铜矿床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 矿床数字模型是以地质科学为基础的,以地质统计学为理论依据,主要强调的是矿床的资源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以矿床中所含矿物的经济价值为重点,再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经济参数,并以这些参数为基础,设计坑道等矿山设施,制定...
- 余海军
- 关键词:数字矿床地质统计学矿化富集规律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野外快速识别矿物的仪器
- 本发明涉及野外矿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野外快速识别矿物的仪器,包括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的左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检测仪的左端安装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仪的右侧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检测仪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调节组...
- 翁强余海军李文昌邓明国唐龙唐帼雨
- 三维地质模型的开发及应用——以普朗铜矿为例被引量:9
- 2009年
- 利用大型矿业软件Surpac Vision建立了普朗铜矿床的三维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矿床数学模型,利用普通克立格和距离平方成反比两种方法进行了品位插值和储量计算,并与矿山实际勘探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靠,计算结果准确,可辅助矿山进行阶段性资源评估、规划设计和开采等工作。
- 余海军李文昌尹光候熊光旭
- 关键词:三维模型地质统计学克立格
- 滇西镇康芦子园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
- 芦子园铅锌铁矿位于保山地块南段,南东部为昌宁-孟连被动边缘褶冲带,近南北向镇康复背斜与北东向南汀河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矿区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地质找矿,本次探索...
- 余海军李文昌
- 关键词:成矿物质找矿标志
- 文献传递
- 羊拉铜矿床三维模型的构建被引量:5
- 2009年
- 借助国际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羊拉铜矿的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区地表、断层、矿体和巷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品位块体模型,使矿山工作者能更直观、准确地进行矿山规划和开采设计,同时辅助矿山进行阶段性资源评估等工作。
- 余海军李文昌曾普胜赵雪梅
- 关键词:数字矿山三维模型羊拉铜矿
- 陆内转换成矿论被引量:1
- 2015年
- "三江"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俗称"大器晚成"),发育于陆内转换动力学背景之中,从岩石圈尺度上,古生代-中生代的多岛弧盆系经弧后盆地萎缩、弧-弧、弧-陆碰撞,到新生代的陆内走滑汇聚造山,实现了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转换;在大区域尺度上,伴随着印-亚大陆约65 Ma大规模碰撞,在"三江"地区发育大规模的转换构造系统,实现了对大规模碰撞引起的应力应变的调节转换;在成矿带尺度上,以大规模逆冲-推覆系统。
- 李文昌余海军
- 关键词:内转换走滑超大型矿床逆冲推覆
- 滇西北铜厂沟Mo-Cu矿床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3
- 2015年
- 铜厂沟大型斑岩型Mo-Cu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南端,钼矿化与花岗闪长斑岩紧密相关。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4.57±0.29Ma(MSWD=0.73),侵位于晚白垩世。岩石的Si O2为63.03%~69.60%,Na2O+K2O为6.97%~9.11%,具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88~1.05)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等),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Ti、Nb、P等),并且具有较高的Sr/Y和La/Yb比值,及较低的Y、Yb及Mg O含量。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可能起源于加厚下地壳岩石的部分重熔。地球化学投图显示,铜厂沟岩体呈现出晚碰撞-碰撞后花岗岩特征,指示着岩体可能形成于陆内碰撞造山后由挤压转换为伸展构造环境;岩浆上侵过程中含矿热液沿构造发育部位运移,在酸性岩体内形成细脉浸染状钼(铜钨)矿化,在构造破碎带、层间滑动带和玄武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形成矽卡岩型Cu、Pb、Zn多金属矿体和热液脉型Pb、Zn、Ag多金属矿体,构成钼(铜钨)→铜钼→铁铜金→铅锌的成矿元素分带和斑岩成矿系统。
- 余海军李文昌尹光候王建华姜文涛吴松唐忠
-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燕山期滇西北
- 陆内转换成矿论
- '三江'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俗称'大器晚成'),发育于陆内转换动力学背景之中,从岩石圈尺度上,古生代-中生代的多岛弧盆系经弧后盆地萎缩、弧-弧、弧-陆碰撞,到新生代的陆内走滑汇聚造山,实现了大洋...
- 李文昌余海军
- 关键词:矿床学岩浆活动成矿作用
- 文献传递
- 滇西镇康芦子园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5
- 2015年
- <正>芦子园铅锌铁矿位于保山地块南段,南东部为昌宁-孟连被动边缘褶冲带,近南北向镇康复背斜与北东向南汀河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矿区铅锌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地质找矿,本次探索性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浅析。(1)硫同位素特征芦子园铅锌铁矿石中闪锌矿的δ34S为9.9‰~10.2‰,方铅矿的δ34S为9.2‰~9.5‰,具有变化范围窄、硫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的特点,并表现出相对富集34S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余海军李文昌
- 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硫同位素复背斜同位素组成铅同位素含矿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