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镜
  • 4篇息肉
  • 4篇结肠
  • 4篇溃疡
  • 3篇胆总管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端粒酶活性
  • 3篇十二指肠
  • 3篇肿瘤
  • 3篇息肉组织
  • 3篇慢性
  • 3篇内镜
  • 3篇活性
  • 3篇病理
  • 2篇胆囊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血
  • 2篇低氧血症

机构

  • 21篇长江大学附属...
  • 16篇长江大学
  • 3篇荆州市第一人...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0篇何长华
  • 22篇王卫政
  • 11篇张庆
  • 9篇谭小平
  • 5篇卢月月
  • 5篇简云
  • 4篇胡承明
  • 3篇敖少军
  • 3篇朱燕妮
  • 3篇左绪艳
  • 3篇彭洋
  • 2篇吴宏安
  • 2篇肖安华
  • 2篇何小兵
  • 2篇董卫国
  • 2篇蔡晓美
  • 1篇田德安
  • 1篇余万桂
  • 1篇宁经珍
  • 1篇严丽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山东医药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阿米巴痢疾1例
2009年
王卫政何长华简云
关键词:急性阿米巴痢疾
胃镜下治疗食道静脉曲张48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剂和连续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4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硬化剂和连续套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硬化剂止血率为87.5%,套扎组止血率为91.7%,差异无显著性。套扎组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硬化剂组。结论:内镜下硬化剂和连续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肯定,套扎组的疗效(急诊止血,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率)优于硬化剂组。
王卫政何长华简云
关键词:食道静脉曲张内镜硬化剂
胃癌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甲基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MSP)对3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RT-PCR检测Runx3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及癌旁组织Runx3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0.0%和8.5%;胃癌组织Runx3 mRNA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下调(P<0.05);Runx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王卫政何长华蔡晓美谭小平简云
关键词:RUNX3基因甲基化基因肿瘤抑制
端粒酶活性在大肠息肉组织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大肠息肉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36例患者的病变标本,均在电子内镜下取大肠息肉组织5块,3块送活检,另2块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增生性息肉、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息肉样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7%、18%、14%、0和88%。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大肠息肉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王卫政何小兵易宏锋何长华吴宏安
关键词:结肠息肉端粒酶
Mina5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肿瘤增殖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Mina5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51例结肠癌、19例结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Mina53mRNA的表达,及结肠癌组织中Ki67mRNA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组织中Mina53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69±0.874、0.453±0.233、0.347±0.128,结肠癌组织Mina53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组织;而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均P<0.05);结肠癌中Ki67mRNA表达水平为1.117±0.805,通过相关分析Mina53mRNA的表达与Ki67mRNA呈正相关(r=0.727,P<0.01).结论:Mina53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活性相关,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Mina53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谭小平何长华朱燕妮张庆肖安华左绪艳周艳董卫国
关键词:结肠癌MINA53KI67实时定量PCR
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在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探讨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在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引流成功率、引流用时、不适反应、血红素降低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引流成功率为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引流用时间为(26.28±4.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77±24.31)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伊曲康唑、两性霉素、氟康唑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血红素水平降低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0%(P<0.05)。结论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的疗效显著,且用时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彭洋左绪艳卢月月王卫政张庆敖少军何长华
关键词:胃镜
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成左氧氟沙星组、阿莫西林组和对照组,按疗程再分成亚组,治疗组均包含呋喃唑酮和奥美拉唑,观察其疗效。结果: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与对照组在总根除率上无差异,且随疗程增加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随疗程增加而增加,左氧氟沙星组总发生率要略高于其他组;在临床症状缓解上,3组间无差异,各组缓解率随疗程增加而增加。结论: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10,14日疗程均可获得好的疗效,10日疗程最佳。
张庆胡承明谭小平王卫政何长华
关键词: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幽门螺杆菌
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息肉组织中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
王卫政何小兵马理蔡晓美张庆谭小平何长华陈有荣
该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端粒酶的研究前沿的洞察,自选该项目,后经湖北省科技厅立项批准。该研究采用经典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对206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并把息肉的端粒酶活性按病理...
关键词: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检测病理学检查
中药达立通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药达立通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疗效。方法选取GERD患者186例,随机分为PPI组(对照A组,61例,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1次/天),PPI联合多潘立酮片组(对照B组,61例,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1次/天,多潘立酮片,10mg/次,3次/天),PPI联合中药达立通颗粒组(试验组,64例,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1次/天,达立通颗粒,6g/次,3次/天),3组均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各组整体疗效、局部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183例完成试验。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评分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试验组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局部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达立通颗粒联合PPI能安全、有效地改善GERD症状。
张庆谭小平王卫政何长华
关键词:达立通颗粒胃食管反流病质子泵抑制剂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与价值,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本院120例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采用的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所有的结石都小于15mm,并且都经过了ERCP证实。患者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20例患者中,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成功100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12例,乳头旁瘘直接网篮取石28例,取净结石共60例,有8例患者因结石过大等原因改为择期剖腹手术或中转急诊手术。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适宜在临床医院中推广。
彭洋何长华
关键词:内镜胆总管结石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