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低渗透油藏Cr^(3+)聚合物凝胶渗流特性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5
- 2016年
- 大庆头台油田源13西区块为非均质性较严重的低渗透油藏,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低,亟待实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学理论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大庆头台源13西区块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开展了Cr^(3+)聚合物凝胶组成优选及其渗流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水条件下,与目标油藏储层相适应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应当小于等于800×10~4,聚合物质量浓度应当小于等于900 mg/L;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Cr^(3+)聚合物凝胶具有较强黏弹性和液流转向能力,推荐目标油藏交联剂质量浓度ρ_聚:ρ_(Cr^(3+))小于等于180:1;在较高溶剂水矿化度、较低交联剂和聚合物质量浓度条件下,Cr^(3+)与聚合物分子间交联反应以"分子内"交联反应为主,Cr^(3+)聚合物凝胶黏度几乎不增加,但渗流阻力较高。
- 何先华胡广斌张脊卢祥国谢坤
- 关键词:渗流特性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核磁成像实验研究被引量:51
- 2003年
-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是选择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利用核磁成像技术,在二维纵向层内非均质物理模型和五点法并网仿真平面非均质物理模型上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核磁成像实验方法所得模型剩余油分布特征与常规实验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由核磁成像实验方法确定的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是,对于二维纵向层内非均质物理模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对于五点法并网仿真平面非均质物理模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远离注入井的边、角区域。
- 孙尚如何先华邬侠卢祥国
- 关键词:聚合物驱物理模型剩余油分布
- 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1
- 2004年
- 选取分子量为1200万、2000万的聚合物,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浓度、大小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剂用量相近时,高浓度小段塞的采收率比低浓度大段塞高,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比低分子量聚合物更明显。不同前置和后续段塞优化驱油实验的结果表明,把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拆分成双段塞(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分注比整个三元体系作主段塞单段塞合注采收率高;在碱、表面活性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注入的聚合物前置段塞(0.1~0.3 PV)增大对改善驱油效果有利,前置段塞聚合物浓度应不低于1.2g/L;后续段塞大小一般选择0.2PV,在聚合物浓度不变时,后续段塞大小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对驱油效果影响不大。
- 李建路何先华高峰鹿守亮曹铁
- 关键词:物理模拟实验三元复合驱段塞段塞组合驱油效率
-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采出液中微量硅的定量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对硅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在稀释采出液样品后,加入丙酮,沉淀样品中的聚丙烯酰胺,过滤聚后加入萃取剂萃取样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加入钼酸铵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在波长810nm处测吸光...
- 杨付林牛金刚黄丽陈庆海何先华李俊刚
- 文献传递
-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采出液中微量硅的定量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对硅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在稀释采出液样品后,加入丙酮,沉淀样品中的聚丙烯酰胺,过滤聚后加入萃取剂萃取样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加入钼酸铵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在波长810nm处测吸光...
- 杨付林牛金刚黄丽陈庆海何先华李俊刚
- 文献传递
- 三元复合驱开采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在总结中区西部和杏二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数值模拟理论计算 ,研究确定了萨中和杏北地区三元复合驱主要开采指标的变化范围。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一定井网井距条件下的三元复合驱区块采液量、采油量、综合含水的变化模式 ,形成快速、实用的三元复合驱开采指标测算方法。
- 姜祥成陈福明董伟宏何先华
- 关键词: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矿场试验
- 油田开发晚期提高开发效果的方法被引量:2
- 2010年
- 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形成了油田开发的阶段性概念和阶段划分标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地质条件和所采用的开发系统的巨大差异使得具体油田的开发阶段并不相同。文章以罗马什金油田为例,介绍了油田各个开发阶段的开发时间和开发特点,详细研究了开发晚期油田的储量开采问题,论述了在油田开发第四阶段的三项主要任务:依靠开采已动用储量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难采储量的开发效果;剩余储量的开采问题。
- 温希娟何先华
- 关键词:罗马什金油田储量动用难采储量剩余油
- 罗马什金油田开发晚期的原油稳产被引量:4
- 2010年
- 从1975年开始罗马什金油田进入开发晚期,原油产量不断下降。近14年来,由于完善了开发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技术措施和工艺,罗马什金油田的原油产量开始保持稳定,甚至出现了增长。在开发晚期油田主要致力于两项任务:其一是保证注水波及范围和易采原油储量达到最大化,其二是使难采原油储量投入有效开发。为此进行高效开发的新工艺有:对以前的生产区块的规模进行优化,优化井网部署和井网密度,优化生产井的地层压力和井底压力;完善注水系统;广泛推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
- 温希娟何先华
- 关键词:罗马什金油田采油量提高采收率
- 人工沸石调剖机理及调驱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随着国内主要油田逐渐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层间矛盾日趋严重,现有调剖技术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都难以满足矿场调剖实际需求,亟待开发高效、低成本调剖技术。为此,通过研究粉煤灰及其改性产物———人工沸石的外观结构和表面性质,提出将人工沸石用于治理特高渗透层的设想。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剂费用相近和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人工沸石携带液+聚合物溶液调驱可以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2%以上,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调剖技术。
- 卢祥国赵晓京何先华
- 关键词:表面性质调剖机理驱油效果评价
- 红岗油田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及注入参数优选被引量:8
- 2012年
- 红岗油藏具有油层数量较多、渗透率较低、非均质性较严重和原油黏度较高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依据油藏开发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检测、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复配聚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实验研究,并对二元复合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相同黏度“高分聚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二元复合体系相比较,“复配聚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二元复合体系的扩大波及体积能力较强,采收率增幅较大,采取“调剖剂+二元复合体系”段塞组合要比单独使用二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好,并且油田开发中前期的调剖要比中后期的增油效果好。推荐矿场驱油剂药剂和段塞组成实施方案为“前置段塞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05(2.4g/L复配聚合物)+主段塞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50(1.6g/L复配聚合物,3.0g/L表面活性剂JN.1)+保护段塞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02(1.8g/L复配聚合物)”。
- 胡建波卢祥国何先华韩广志徐典平
- 关键词:红岗油田二元复合体系调剖剂调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