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能能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通过正向肯定与反向否定准确认定犯罪被引量:1
- 2011年
- 【裁判要旨】认定犯罪的途径,一方面是正向肯定,即事实清楚,证据间能够相互印证;另一方面是反向否定,即能够排除合理怀疑。通过正向肯定与反向否定,仔细甄别证据,准确认定犯罪。
- 任能能
- 关键词:犯罪排除合理怀疑裁判
- 制造毒品犯罪幕后老板的审查和认定
- 2010年
- 【要点提示]制造毒品犯罪的幕后老板拒不认罪,同案被告人在庭审中均予翻供.致使准确认定幕后老板及其在共同制毒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的难度加大。对此,应仔细甄别全案证据,通过证据问的相互印证来审查认定。
- 李晓光任能能
- 关键词:毒品犯罪审查认定同案被告人认罪翻供
-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案件中首要分子的罪责被引量:1
- 2011年
- 【裁判要旨】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案件存在转化认定问题。对于首要分子未直接实施致人重伤:死亡行为的,或者首要分子虽然参与实施殴打,但其行为不是致死被害人的直接原因的,应区分不同情况,依据共同犯罪的理论,准确界定罪责。
- 任能能王田
- 关键词:首要分子聚众斗殴重伤罪责共同犯罪被害人
- 送亲归案情形下自动投案的认定
- 2011年
- 被告人强奸后杀人并放火焚尸灭迹,恐事情败露,向家人编造曾与被害人发生过两次性关系的虚假事实,否认强奸性质,亦不承认曾杀人、放火。家人为帮助其撇清作案嫌疑,主动联系公安人员,经公安人员讯问,其逐步供述犯罪事实。本案中其家人的行为不能视为送亲归案,被告人的行为亦不能被认定为投案自首。
- 李晓光任能能
- 关键词:自动投案案情犯罪行为自首作案
- 如何贯彻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 2014年
-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立法上的正式确立,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在刑事诉讼领域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度的一项重大进步。要充分而正确地认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价值意义,注重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并重,在平衡正当程序与犯罪控制两种价值的基础上,完善健全侦查权行使的制约机制,增强检察机关过滤非法证据的功能,保障律师辩护权等各项配套措施,将我国的"排非"制度审慎而稳健地推进。
- 马岩任能能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惩罚犯罪人权保障
- 中英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讨会会议综述
- 2014年
- 为深入研究刑事诉讼领域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2014年10月23-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承办、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的“中英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讨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行。英方专家、英国驻华大使馆、英中协会代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江西省政法机关、部分地方法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律师事务所的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集到参会代表提交的学术论文22篇,会议议程一天半,由开幕式、五个研讨单元、闭幕式组成。会议围绕刑事诉讼程序中侦查、检察、审判等各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重点、难点和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 任能能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程序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
- 禁止令适用的合理化问题被引量:6
- 2014年
- 禁止令是我国刑法修正后新增加的适用于管制犯和缓刑犯的人身自由限制措施,能够有效弥补我国现有自由刑管束性不足的缺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犯罪人进行再犯预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由于新的制度刚刚施行,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其中,如何有效实现禁止令适用的合理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禁止令的法律性质、适用方式及存在问题,设计禁止令适用合理化的三条进路,即扩大禁止令适用范围、确立禁止令的适用原则、完善禁止令的适用程序。
- 敦宁任能能
- 关键词:禁止令
- 英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介述与思考被引量:9
- 2015年
-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我国刑事立法上的正式确立,无疑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在刑事诉讼领域的一个重要缩影,对于防范冤错案件,实现保障人权和惩治犯罪的良好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为研究对象,介述英国相关制度的立法渊源、制度规定、程序设置、运行机制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强调在司法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则,依法用好,敢用、会用这一制度,同时也要加强相关案例的收集和指导。
- 马岩任能能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供述保障人权惩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