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彦斌
-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2020年
- 探讨多模态超声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200例住院的心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多模超声技术,观察组采用传统诊断方法。统计和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肥厚性心肌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应用多模超声技术的确诊率。结果 实验组100例患者中采用多模超声技术早期诊断出心肌病98 例,正确诊断率98%。观察组100例患者早期发现肥厚性心肌病86例,早期诊断率为86%。结论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中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能够通过多模态超声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早期诊断,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早期治疗,有效减少肥厚型心肌病的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 任彦斌李新刘艳超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 心脏超声检查应变与应变率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应变(strain,ε)与应变率成像(strain rate imaging,SRI)是在组织多普勒成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因其不易受心脏整体运动及邻近节段心肌牵拉的影响,可以更直接客观的观察室壁运动和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超声研究的热点。
- 任彦斌董蓓莉
- 关键词:心脏超声检查应变率成像局部心肌功能组织多普勒成像室壁运动邻近节段
- TCD监测脑血流及脑血管反应性在脑损伤病人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脑血流及脑血管反应性在脑损伤病人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9例外伤性脑损伤(TBI)病人(T组),51例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型脑病病人(E组)和51名同期健康体检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CD监测所有病人脑血流和脑血管反应性。结果与C组比较,E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峰值血流速度(Vm)显著减小,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组所有血流参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仅R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组比较,E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Vd和Vm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I和RI无显著变化。在CO_2反应性(CRCO_2)实验前后T组和E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且CRCO_2全程变化不明显;病人早期出现CRCO_2降低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结论 TCD实施监测颅脑损伤病人脑血流量,可及时针对脑血流异常灌注者实施临床治疗。同时在入院时降低CRCO_2可能有利于预后。
- 何立华何立明任彦斌
- 关键词:脑损伤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脑血管反应性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BCR-ABL(P210型)融合基因的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诊断和预后判断、监测CML残留病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方法采集邯郸市中心医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Q-PCR)方法检测BCR-ABL P210型融合基因,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从18到64岁。正常对照30例。结果 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阳性的结果58例,其比率为82.9%。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阴性的结果12例,其比率为17.1%。正常对照30例均为阴性结果。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阳性检出与阴性检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BCR-ABL P210融合基因的检测,有利于其早期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准确可靠,对于评价疗效、监测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恒任彦斌杨志明李守霞
- 关键词:BCR-ABLREAL-TIMEPCR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研究主动脉根部解剖与房间隔活动度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部直径与房间隔活动度(atrial septal mobility,ASM)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患者103例,评估ASM和房间隔前后长度、主动脉根部直径及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和房间隔膨出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的发生率。从患者的电子病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报告中获取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既往卒中、心房颤动病史、TEE指征、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前后直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SM与主动脉根部直径的相关关系。结果103例患者中,测得ASM平均值为4.3 mm;ASA 10例,患病率为9.7%;PFO 46例,患病率为44.7%。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左心房前后直径调整后,主动脉根部直径每增加10 mm,ASM增加6.3 mm(B=0.63;P<0.01)。主动脉根部直径与房间隔前后径无关(P=0.083)。结论房间隔活动度的增加与主动脉扩张有关。在房间隔特征和栓塞性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应考虑主动脉根部的解剖学特点。
- 李丽沙申向辉刘延峰任彦斌
- 关键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主动脉扩张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心肌二维应变的变化分析
- 2013年
-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定量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局部心肌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分析比较各节段心肌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和径向应变值。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缩短率较术前和术后1周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和径向应变值均高于治疗前,除前壁基底段外,其余心肌节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收缩期峰值纵向和径向应变值较治疗后1个月,除前间隔、后壁各段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客观地测量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径向应变,为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 要跟东任彦斌侯晓英李丽
-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功能
- 79例急性胰腺炎的彩超表现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 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79 例中急性水型胰腺炎50 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多呈弥漫性肿大,轮廓多欠光整,肿大的胰腺回声减低但多分布较均匀.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9 例,其超声主要表现为胰腺明显肿大,边界模糊不清,内部回声明显减低且分布不均匀.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无创、快速、准确,可重复性等优势,并可跟踪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应临床价值.
- 安利香韩洁任彦斌侯晓英张翀李瑞杰李丽李佳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
- 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现状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变化,以及其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抗洪救灾期间收治灾区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8例,对其常规行生化指标检测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比较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观察血压变异性(晨峰现象(MBPS)、血压变异(BPV))及血管僵硬度(脉压指数(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中心动脉压(CAP)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变化情况.结果:2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洪灾及重建过程中均出现血压波动明显.结论:洪灾及灾后重建易在老年人群血压水平处于应激状态.应在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联合心理干预、疏导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控制血压疗效.
- 冯强郭静白志超任彦斌任春梅王博雅
- 关键词:洪灾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右心声学造影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形态特征并评估相关性卒中风险
- 2025年
- 目的 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右心声学造影(ASCE)用于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PFO)形态特征及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12例经TEE联合ASCE确诊的PFO,以其中100例合并隐源性卒中(CS)者为CS组、112例未合并者为非CS组;对比2组PFO形态学特征,筛选CS相关因素。结果 CS组静息态及激发态下PFO左、右心房面开口内径均大于非CS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大于非CS组,房间隔膨出瘤(ASA)、房间隔高活动度、下腔静脉(IVC)瓣或希阿里氏网、激发态下大量右向左分流(RLS)及卵圆瓣多出口发生率均高于非CS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房间隔高活动度、大量RLS及卵圆瓣多出口均与CS独立相关(OR=0.211、0.384、0.999、0.199,P均<0.05)。结论 TEE联合ASCE可识别高危PFO解剖特征、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
- 李新任彦斌张欢胡峻铜张丹妮安利香
- 关键词:卒中
- 右心声学造影筛查隐源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的价值研究
- 2021年
-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cTTE)在筛查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隐源性脑卒中患者81例,行cTTE 检查,检查阳性者进一步行TEE 检查。结果:cTTE 检查阳性38例,均经TEE证实为PFO,隐源性脑卒中合并PFO阳性率46.9%。cTTE显示右向左分流(RLS)1级9例,RLS 2级 18例,RLS 3级 12例。TEE测量的PFO裂隙大小与cTTE检测PFO分流等级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28,P<0.05)。结论:cTTE可以作为PFO的筛查手段,对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决策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任彦斌袁帅朋李新张丹妮
- 关键词:右心声学造影卵圆孔未闭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