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守义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南矿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地面沉降
  • 2篇地质
  • 2篇污染
  • 2篇煤矿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条件
  • 1篇压缩层
  • 1篇诱变
  • 1篇诱变剂
  • 1篇粘性土
  • 1篇粘性土层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文地质条件
  • 1篇水污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监测
  • 1篇松散层
  • 1篇土力学
  • 1篇土力学性质
  • 1篇排放标准

机构

  • 4篇淮南矿业学院
  • 2篇淮南市环境保...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7篇任守义
  • 5篇陈兆炎
  • 5篇桂和荣
  • 3篇刘林
  • 1篇王培香
  • 1篇韩应健
  • 1篇沈淑瑜
  • 1篇葛大陆
  • 1篇戴文楠
  • 1篇邹海

传媒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安徽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潘集矿区地面沉降的防治途径被引量:1
1996年
针对淮南潘集矿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治该地区地面沉降的几种途径──加强监测、合理选择取水层次等,为类似条件下的其他矿区地面沉降的研究提供参考。
桂和荣陈兆炎刘林任守义钱谋始谢道法
关键词:地面沉降煤矿
地面沉降的微观信息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与地面沉降密切相关的四个微观因素──压缩层的粘粒含量(及砂粒含量)、矿物成份、固结系数的微小变化、砂性土含水层微量压缩.
桂和荣邹海陈兆炎任守义谢道法
关键词:地面沉降压缩层微观信息
淮河淮南段水域诱变物污染的生物学初评被引量:1
1990年
用蚕豆根尖微核(VMN_s)法,对淮河淮南段水域两个不同水期的6个采样点水质情况分别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除淮南段水域上游峡山口基本没有致突变物污染外,其余各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两个水期各点的污染情况基本一致。同时将VMN_s与综合化学指标BOD_5及COD_cr进行了比较,对所用的启豆1号蚕豆品系的本底微核千分率(MCN‰)及其对诱变剂丝裂霉素C的敏感性作了测定。
沈淑瑜王培香任守义黄文教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污染蚕豆微核诱变剂
全文增补中
淮南市区东部地面沉降机制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根据1990年7月-1992年10月在淮南市东部取得的工程地质勘探成果,结合前人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抽汲地下水及粘性土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为区内地面沉降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桂和荣陈兆炎任守义钱谋始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粘性土层土力学性质地面沉降
淮河以北矿区地面沉降及其成因被引量:10
1994年
根据多年的高程实测资料,查明了淮河以北矿区(主要是潘集地区)地面沉降的幅度、速率及范围;分析了该区地面沉降的内因和外因,为区内地面沉降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桂和荣陈兆炎刘林任守义钱谋始邹海
关键词:地面沉降煤矿
潘集地区松散层工程地质特征与地面沉降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根据1990.7—1992.10在潘集地区所获得的工程地质勘探、试验及地面高程监测成果,分析研究了该区第四系松散层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与区内地面沉降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该区地面沉降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桂和荣陈兆炎刘林任守义谢道法
关键词:松散层工程地质特征地面沉降
淮南市大气污染源排放超达标分析及防治对策
1996年
以国家发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在详细的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淮南市各类大气污染源进行剖析,得出大多数污染源超标的结论,并且针对各类污染源超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韩应健戴文楠葛大陆任守义黄文教
关键词:大气污染源排放标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