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伟光

作品数:40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纤维化
  • 17篇肝纤维化
  • 14篇酒精
  • 14篇酒精性
  • 13篇肝炎
  • 10篇脂肪
  • 10篇脂肪性
  • 9篇非酒精性
  • 9篇非酒精性脂肪
  • 9篇非酒精性脂肪...
  • 9篇非酒精性脂肪...
  • 9篇扶正化瘀
  • 8篇脂肪性肝纤维...
  • 8篇慢性
  • 8篇化瘀
  • 8篇扶正
  • 7篇细胞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瘀方
  • 5篇原发性

机构

  • 39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2...
  • 1篇河北省中医药...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40篇任伟光
  • 36篇南月敏
  • 27篇赵素贤
  • 23篇王荣琦
  • 20篇孔令波
  • 16篇张玉果
  • 12篇米红梅
  • 9篇李文聪
  • 8篇李会
  • 6篇孔丽
  • 6篇张莹
  • 6篇杜静华
  • 6篇韩芳
  • 5篇张庆山
  • 3篇刘领弟
  • 2篇周光德
  • 2篇苏珊珊
  • 2篇李静
  • 2篇崔坡
  • 2篇金萌

传媒

  • 12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临床荟萃
  • 2篇河北医药
  • 2篇肝脏
  • 2篇第八届全国肝...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第四届慢性乙...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中药复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明壳聚糖中药复方拮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胆碱-蛋氨酸缺乏(high fat,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diet,MCD)饮食4周建立小鼠NASH模型,应用壳聚糖中药复方进行干预实验,并以胆碱-蛋氨酸充足饮食设立对照组。酶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肝脏未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及炎症;模型组小鼠肝脂肪变及炎症明显,TNF-α和IL-6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壳聚糖中药复方干预组肝组织脂肪变及炎性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壳聚糖中药复方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纠正脂代谢紊乱来阻止或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是防治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王荣琦李建梅南月敏米红梅赵素贤孔令波任伟光
关键词:壳聚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PPARα调控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基因调控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
孔令波南月敏任伟光王荣琦赵素贤张玉果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组织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管错构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7年
肝内胆管错构瘤是肝脏瘤样病变的一种,其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情况在临床非常少见,了解此类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有助于与肝内其他弥漫性病变的鉴别,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下面就本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管错构瘤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主诉发现HBsAg阳性28年,间断乏力、
张庆山赵素贤任伟光孔丽
关键词:胆管肿瘤错构瘤病例报告
扶正化瘀方调节PPAR-γ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和相关炎症因子及纤维化...
李会南月敏王荣琦孔令波米红梅任伟光杜静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扶正化瘀方
异常凝血酶原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建立基于异常凝血酶原(DCP)新型的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模型, 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H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经影像学检查存在肝脏结节性病变的HBV慢性感染者420例。依据现行的HCC诊断标准分为HBV-HCC组(182例)和对照组(238例)。收集对比分析患者基本信息、肝相关生物化学指标、血清DCP、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其联合检测诊断早期HCC的效能。构建基于DCP(D)联合性别(S)、γ-谷氨酰转移酶(G)、AFP(A)及年龄(A)为自变量的DSGAA模型, 通过列线图可视化输出、校准曲线对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HCC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红蛋白、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HBV-HCC组患者中DCP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阳性检出率(85.71%比59.89%, P<0.05);AFP阴性的患者中DCP异常检出率为76.7%。DCP诊断HCC灵敏度显著高于AFP(73.63%比64.29%, P<0.05), 特异度均为83.6%;诊断早期HCC特异度为89.09%, 高于AFP(68.06%)(P<0.05)。构建的DSGAA诊断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1, 最佳截断值为0.377, 灵敏度为80.22%, 特异度为86.13%;诊断早期HCC的AUC为0.8122, 灵敏度为66.18%, 特异度为86.13%, 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模型(P<0.05)。结论 DCP具有良好的HBV相关HCC诊断效能, DSGAA模型有望作为早期HBV相关HCC筛选及诊断新方法。
张家鸣赵素贤刘领弟韩芳韩芳武晓晴任伟光宋菁菁南月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
Von Myenburg综合征1例
2011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农民。主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体温37.1℃,脉搏6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8/57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未见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未触及,脾肋下3cm,质中等,轻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既往体健,否认牛羊接触史、传染病史及手术史。
任伟光赵素贤南月敏
关键词:错构瘤胆管
无创模型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AAR、APRI、FIB-4、Forns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Metavir方法将肝纤维化分为SO~4期,分析比较AAR、...
张玉果李文聪洪珊珊任伟光南月敏
关键词: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PPAR7)和相关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探明扶正化瘀方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8周龄健康雄性C57BI。/6J小鼠,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andcholinedeficient,MCD)饮食喂养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采用扶正化瘀方、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激动剂血晶素、扶正化瘀方联合血晶素进行干预实验,以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为对照组。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脂肪变、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分别采用RT—PCR、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PPAR7、Ii。1O、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大泡性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点灶状肝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窦周纤维化,肝组织PPAR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RNA、MMP2和TIMP1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应用扶正化瘀方、血晶素或扶正化瘀方联合血晶素干预后肝损伤显著改善,伴肝组织PPAR.y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O.05)及IL1(1mRNA、MMP2和TIMP1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尤以扶正化瘀方联合血晶素组效果显著。结论扶正化瘀方可通过调节PPAR—Y及相关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阻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尤以联合应用血晶素效果为佳。
李会南月敏王荣琦孔令波米红梅任伟光杜静华
关键词:扶正化瘀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调控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基因调控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Lieber-DeCarli乙醇液体饲料喂养联合微量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
孔令波任伟光米红梅赵素贤张玉果南月敏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调控免疫治疗分子机制
文献传递
扶正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中uPA/PAI-1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明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中扶正化瘀方对uPA/PAI-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南月敏米红梅王荣琦孔令波任伟光李会
关键词:扶正化瘀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PAI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