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丽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梯级
  • 4篇梯级开发
  • 4篇污泥
  • 4篇活性污泥
  • 3篇水质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3篇模糊综合评判
  • 3篇模糊综合评判...
  • 3篇聚磷
  • 3篇聚磷菌
  • 3篇河流健康
  • 3篇除磷
  • 2篇鱼类
  • 2篇污水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库区
  • 2篇浮游
  • 2篇

机构

  • 15篇西华师范大学
  • 11篇重庆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医药集团...

作者

  • 20篇任丽平
  • 8篇张智
  • 5篇马永红
  • 2篇范功端
  • 2篇李柏林
  • 2篇陈杰云
  • 1篇罗静
  • 1篇赵青
  • 1篇韩乐
  • 1篇陈金华
  • 1篇王丹
  • 1篇唐赟
  • 1篇向平
  • 1篇杨冬雪
  • 1篇李舒扬
  • 1篇胡玲
  • 1篇金可
  • 1篇姚婧梅
  • 1篇杨艳
  • 1篇谭洪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2016中国...
  • 1篇2015年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Fe(Ⅲ)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筛选、鉴定及聚磷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结合平板分离法、poly-P和PHB染色以及柠檬酸铁还原实验,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以Fe(Ⅲ)为电子受体厌氧聚磷的聚磷菌株AP3,其16SrDNA与Pseudomonas mosselii ATCCBAA-99的同源性为99%。菌株AP3于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和无铁液体培养基中厌氧避光、27℃静置培养,在含有Fe(Ⅲ)的培养基中比在无Fe(Ⅲ)的培养基中生长好;菌株AP3在无Fe(Ⅲ)的培养基中,表现出典型的厌氧释磷特征,释磷量为3.68mg.L-1;在含有Fe(Ⅲ)的培养基中,先厌氧释磷,释磷量为6.62mg.L-1,10h之后开始厌氧聚磷,聚磷量为5.89mg.L-1。菌株AP3能以Fe(Ⅲ)为电子受体,具有厌氧聚磷特征。
任丽平张智唐赟
关键词:聚磷菌氧化铁电子受体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梯级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梯级河流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的健康评价具有模糊性.选取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方法,构建梯级河流的健康评价体系,对梯级嘉陵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嘉陵江总体健康状态为亚健康.其...
任丽平马永红
关键词:生态系统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文献传递
碳氮比对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为4~8时对多级A/O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级A/O系统中COD、NH3—N、NO3-—N、NO2-—N、TN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多级A/O系统去除COD及NH3—N影响不明显,COD去除率稳定在85.2%~94.6%,平均去除率为89.2%,氨氮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3.0%~99.4%,平均去除率为96.5%,系统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进水C/N对反硝化脱氮影响明显,系统的反硝化作用随C/N的增大有所增强,在C/N为8时,第一级反硝化程度达到91.1%,接近完全反硝化,硝化程度逐级降低,第三级时为39.3%;TN去除率在C/N为4、6、8的工况下分别为44.7%、68.9%和87.3%。
陈杰云张智任丽平赵青金可张青松胡玲
关键词:多级A/O工艺分段进水沿程变化
化学除磷中Fe(Ⅲ)和Fe(Ⅱ)盐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Fe(Ⅲ)和Fe(Ⅱ)盐都是常用的化学辅助除磷药剂,但有关二者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及加药后系统恢复能力的研究较为少见。通过考察常规水质指标、污泥性能指标及功能性微生物活性等,全面研究了投加Fe(Ⅲ)及Fe(Ⅱ)盐的前、中、后期系统的变化。两种药剂的投加都有利于对COD和PO43--P的去除,并改善了污泥絮体的形态结构和成分。Fe(Ⅱ)盐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较Fe(Ⅲ)好,且含Fe(Ⅱ)盐的污泥性能较好,但在后期停止加药后污泥性能不能迅速恢复到原水平,比Fe(Ⅲ)盐更容易对系统造成冲击。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均受到投加铁盐的影响,但投加Fe(Ⅱ)的反应器受影响更为严重。
姚婧梅张智任丽平李舒扬韩乐
关键词:化学除磷活性污泥
嘉陵江武胜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分析
为了揭示嘉陵江武胜段水质状况,按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嘉陵江武胜东西关航电工程和桐子壕航电工程坝上、坝下共4个点进行浮游动物的野外采集,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结合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
任丽平曾雪马永红廖文波曾燏周材权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水环境
嘉陵江金沙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分析
水电开发改变了嘉陵江的水情,为了揭示嘉陵江金沙库区水质状况,按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嘉陵江阆中沙溪航电工程和金银台航电工程坝上、坝下共4个点进行浮游植物的野外采集,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结合Shannon-wiener指数...
任丽平马永红廖文波曾燏曾雪周材权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水质分析
文献传递
Fe(Ⅲ)异化还原对聚磷菌厌氧性能的影响
2012年
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主要除磷功能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Fe(Ⅲ)的异化还原对菌株生长和除磷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Fe(Ⅲ)的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的情况。实验表明,Fe(Ⅲ)的异化还原有利于菌株的生长,促进了菌株释磷和厌氧吸磷。Fe(Ⅲ)质量浓度为0.078 g/L时,菌生长情况较好,厌氧释磷和吸磷效果较佳;pH=6.5时,菌株释磷和厌氧吸磷效果较好。
任丽平张智唐韵
关键词:活性污泥聚磷菌除磷特性PH
活性污泥中Fe(Ⅲ)还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还原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平板分离法和柠檬酸铁还原实验法相结合,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Fe(Ⅲ)还原菌F7,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不同柠檬酸铁浓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实验表明,柠檬酸铁浓度为0.32 g/L时,菌株生长情况较好,柠檬酸铁浓度为0.16 g/L时,Fe(Ⅲ)异化还原比例较高;pH 6.5时,菌株生长情况较好,Fe(Ⅲ)异化还原量较多。
任丽平张智李柏林谭洪
关键词:活性污泥系统发育分析
嘉陵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揭示嘉陵江梯级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按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嘉陵江12个梯级水库24个样点进行浮游生物的野外采集,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四川段浮游植物共8门42科95属171种,浮游动物的组成共有4纲9目21科30属62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有21种。浮游生物评价结果表明梯级库区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任丽平马永红
关键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
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调查整理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资源,根据嘉陵江梯级开发后的时空关系,建构适合嘉陵江健康评价的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嘉陵江梯级开发库区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等级为中等偏差,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本研究构建的鱼类完整性评价体系较好地表达了嘉陵江梯级库区鱼类群聚状况和生态特征.
任丽平
关键词:库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