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作品数:120 被引量:310H指数:10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历史地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4篇考古
  • 22篇考古学
  • 22篇古学
  • 12篇遗址
  • 11篇中国考古
  • 11篇中国考古学
  • 10篇文化
  • 10篇西周
  • 9篇文明
  • 9篇文明起源
  • 8篇遗存
  • 8篇铜器
  • 8篇青铜
  • 7篇墓葬
  • 6篇中华文明
  • 6篇西周时期
  • 5篇学术
  • 5篇中国文明
  • 5篇石器
  • 5篇石器时代

机构

  • 11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保定学院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曹斌
  • 5篇刘未
  • 2篇韩建业
  • 2篇魏坚
  • 1篇王震中
  • 1篇秦岭
  • 1篇夏正楷
  • 1篇张复明
  • 1篇葛晓音
  • 1篇何努
  • 1篇张俊娜
  • 1篇宝文博
  • 1篇王晓琨
  • 1篇李敏
  • 1篇陈同滨
  • 1篇张学智
  • 1篇陈晓露
  • 1篇周力平
  • 1篇孙危
  • 1篇张家富

传媒

  • 7篇文物
  • 6篇考古
  • 6篇南方文物
  • 5篇西域研究
  • 4篇考古与文物
  • 3篇新华文摘
  • 3篇人类学学报
  • 3篇故宫博物院院...
  • 3篇社会科学文摘
  • 3篇边疆考古研究
  • 3篇大众考古
  • 2篇北方文物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江汉考古
  • 2篇文物春秋
  • 2篇中原文化研究
  • 2篇海岱考古(辑...
  • 1篇人民论坛

年份

  • 4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15篇2021
  • 11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19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武安固镇战国墓地M4、M54发掘简报
2024年
2011年3月至12月,为配合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武安市固镇村铁路西侧东南至西北一线台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其中两座墓葬保存较好,编号M4、M54,两墓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向不同,葬具为一棺一椁,单人葬。随葬品以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为主。M4出土包括鼎、盖豆、壶、盘、匜等的陶礼器组合;M54出土鼎、蒜头壶、带钩、印章等铜器及银器、玉器等文物,多件陶器上发现“邯亭”戳印。这两座墓葬的发掘,补充了武安盆地战国至秦时期相关考古材料的不足,为冀南赵文化及赵国晚期至秦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申慧玲李鹏为王晓琨任晨琪(文/摄影/绘图/拓片)佘俊英何抚顺乔登云(领队)尹建兵(领队)孙静怡(摄影)
关键词:战国墓葬秦文化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第28、31窟壁画观察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以特色鲜明的回鹘蒙古文榜题及藏传佛教壁画闻名,是研究草原文明、蒙古族历史、藏传佛教的重要遗存。近二、三十年来,经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艺术学及佛教研究的深入,阿尔寨石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第...
李雨濛
文献传递
山东高青县陈庄遗址性质探析被引量:4
2018年
陈庄遗址前段遗迹主要有贵族墓葬、车马坑和祭坛,出土遗物以周文化因素为主,是防守森严的城址,应为齐公册封庶子镇守的齐国北界边防军事重地。该遗址后段多见一般性居址,仅在孝、夷之时突然出现两座甲字形大墓,这种突变可能与周懿王烹齐哀侯立胡公,胡公为躲避哀侯旧臣临时徙都薄姑有关。
曹斌
胶东铜器与西周纪莱被引量:2
2021年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即在胶东半岛的龙口鲁家沟出土有西周铜器,由于文献早有龙口归城为周代莱国都城说,近代以前学者多据文献支持此说。随着胶东半岛东西两侧铜器的不断发现,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别的铭文铜器的出土,学界对于胶东西周封国的认识出现分歧.
曹斌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庙子沟遗址被引量:1
2020年
过去的人们在遗址上不只是生活、抛弃物品、建筑房舍,他们还与周边的景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景观考古学就要研究遗址周围的情况。若只把遗址看作地图上有限的圆点,信息量有限,而结合景观考古学来思考则要有意义得多。考古学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理解景观:第一,景观是一系列经济资源,或是遗址资源域/利用区域分析;第二,景观是社会的反映,这与复杂社会及国家的形成理论相关联;第三,景观是文化意义系统的表达,“景观”有两重含义,它不只是土地,还包括人们怎么看或精神上如何构建它。
王红博(文/图)陈胜前(文/图)
关键词:遗址
早期中国社会权力演化的独特道路被引量:9
2022年
基于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物性的变化,中国文明的演化可以划分为玉石、青铜、铁器三个阶段。玉石时代大体对应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礼器的大量使用,意味着政治权力崛起,孕育出国家组织雏形。青铜时代大体对应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的大量使用,意味着军事权力崛起,更加广泛的区域性王权国家出现。铁器时代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的产生和推广,象征着经济权力成为国家社会的主导性力量。秦汉以后,意识形态权力稳定成型,最终形成四权合一的社会权力形态。
陈胜前
关键词:文明起源社会形态物性社会权力
如何衡量中国考古学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展
2025年
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学术评估普遍存在,衡量标准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考古学领域,如何衡量考古学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尽管这是一个关系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但是学界罕有相关的讨论。当我们表述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的时候,其中的标准是暗含的,很少有研究揭示与反思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标准。这里将从回顾考古学不同分支领域、发展阶段与学术体系的标准出发,建立衡量当代考古学发展的标准,然后对照当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以及代表中国考古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期推动未来的研究。
陈胜前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考古学研究学术体系当代学术学术评估中华文明探源
河北平山中七汲战国墓地M11、M37发掘简报
2020年
中七汲墓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乡中七汲村与中山王■墓之间西高东低的岗坡地带,东距中山国灵寿城遗址约1.6公里(图一)。1998年5~6月,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平山县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所的配合下,对中七汲墓地铁路沿线进行了发掘,共发掘战国时期中、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65座。这些墓葬分布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由东北向西南依次编为Ⅰ~Ⅳ区,其中Ⅰ区4座、Ⅱ区18座、Ⅲ区31座、Ⅳ区12座。现将此次发掘的M11、M37简报如下。
王晓琨刘连强张文治(摄影/绘图)邱国斌(绘图)
关键词:战国时期古城遗址铁路沿线
2016重庆万州瓦子坝、金竹大嘴墓群发掘简报
瓦子坝墓地瓦子坝墓地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新乡镇万顺村3社长江南岸一处缓坡地带,位于新乡镇以西400米,向西北与武陵镇隔江相望,相距约2.7千米。中心坐标为108°16′E,30°49′N,海拔164米。2016年8月至9月,...
郭东珺陈昊雯严秀娟乔汉英杨好乔峡李增辉
文献传递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秦代城址及相关问题
战国晚期,在掀起统一高潮前夕,秦国占据了今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后相继得赵国所设九原、云中、雁门、代等郡县,秦国的北方疆域扩展到了黄河北岸、阴山南麓一带,占领了今天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在内的广大地区。此后,以内...
王晓琨
关键词:SITETYPOLOGY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