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局
- 作品数:174 被引量:234H指数:7
- 相关作者:徐丽娇王志春张少文程玉琴徐玉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赤峰地区夏季旱涝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
- 程玉琴张少文徐玉强李毅陆海云
-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为气候变暖给人类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趋重。赤峰地区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夏季旱、涝灾害频发,尤其旱灾是造成本地粮食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关键词:夏季旱涝
- 大豆丰产优质气象评价指标
-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丰产优质气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和气象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市大豆丰产优质气象评价服务。
- 王彦平辛孝飞王志春吕淼林聪敖孟奇高健杨柳田野王雅莹
- 6—8月旱涝转折的中期预报方法
- 1992年
- 徐玉强陆海云
- 关键词:旱涝灾害大气环流降雨过程
- 东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 2019年
-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NCEP分辨率1°×1°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8月15-17日东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水范围广、强度大,高空槽及东北冷涡是本次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西南低空急流不断从渤海向东北地区输送水汽并在该地辐合,为本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散度的高低空配置表明,东北地区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的高值区和较大的梯度表明,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利于对流性降雨的出现。本次暴雨的高低空和地面系统配合、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良好,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和发展。
- 洪潇宇
- 关键词:暴雨水汽条件
- 赤峰市近年低温冷害的年际变化及特征分析
- 2025年
-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的低温冷害判定方法,计算了赤峰市14个国家基准站1961—2021年间的低温冷害灾的发生频次。通过分析发现,赤峰市中部及北部更易发生低温冷害,并且重度灾多于轻度灾;21世纪以来,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减小,强度也明显减弱,以轻度灾为主。
- 苑俐
- 关键词:低温冷害农业气象
- 微型无人驾驶飞机火情监测系统及其初步试验被引量:38
- 2008年
- 将微型气象无人驾驶飞机与无线数字影像采集、传输设备相结合,构成了一套微型无人机空中火情监测系统,并开发了相应的地面监测软件。经过地面测试和空中飞行试验证实,该系统运行良好,对于地面火点有较好的探测能力。目前试验系统已具备单架次完成半径30km以内,面积80-100km2林区巡护任务的能力,而且这一系统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就系统开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了讨论。
- 马瑞升马舒庆王利平张小平潘毅官福顺
- 关键词:无人驾驶飞机林火监测航空护林
- 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集成与优化被引量:4
- 2023年
- 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对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相关技术,分析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需求,探讨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针对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现存问题,提出了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对策,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
- 马霜霜刘宣毕敬
- 关键词: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 赤峰市气象信息及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平台
- 胡桂杰王志春徐玉强李俊有程玉琴
- 针对气象原始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查询慢、资料不全,专业气象信息产品缺乏等现状,通过研发设计,《赤峰市气象信息及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平台》项目实现了原始气候资料的信息化,建立常用气候资料、情报、预报、灾害等信息数据库,能够进行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象预报数据库
- 防霜烟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霜烟弹,包括导火索、引燃材料、发烟材料和外包装,发烟材料和引燃材料均位于外包装内部,引燃材料设置在发烟材料上方,导火索一端位于外包装外面,另一端经引燃材料伸入发烟材料内部,外包装上设有出烟口,其中发烟材...
- 曹景一
- 文献传递
- 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 2022年
- 天气预报通过前瞻性分析气候,为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高精准度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使用实例数据进行佐证。结果表明,精准的天气预报能够帮助农民及时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策略和防灾减灾行为,大大减少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产量以及增长农业经济收益。然而,即便天气预报日益精确,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发性,因此农业生产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如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天气预报精细度和提前预警能力;提高农民的气候灾害防治意识;政策扶持下发展保险等风险共担机制等。通过利用和改善天气预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 贾有福
-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