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作品数:1,081 被引量:3,377H指数:22
相关作者:刘移民刘薇薇何健民林秋红张晋蔚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1篇期刊文章
  • 216篇会议论文
  • 5篇标准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3篇医药卫生
  • 40篇理学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哲学宗教
  • 7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2篇职业病
  • 155篇中毒
  • 125篇职业病危害
  • 96篇职业卫生
  • 86篇噪声
  • 86篇健康
  • 73篇听力损失
  • 65篇汽车
  • 65篇细胞
  • 41篇噪声作业
  • 39篇汽车制造
  • 36篇职业病危害因...
  • 36篇基因
  • 35篇噪声性
  • 33篇影响因素
  • 32篇噪声性听力损...
  • 32篇二氯乙烷
  • 31篇健康监护
  • 31篇粉尘
  • 28篇乙烷

机构

  • 1,056篇广州市职业病...
  • 217篇中山大学
  • 88篇广东省职业病...
  • 43篇广州医科大学
  • 38篇中国疾病预防...
  • 29篇广州市第十二...
  • 20篇广州市疾病预...
  • 2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9篇香港大学
  • 15篇北京市疾病预...
  • 14篇山东省职业卫...
  • 13篇浙江省疾病预...
  • 13篇重庆市疾病预...
  • 12篇湖北省疾病预...
  • 12篇江苏省疾病预...
  • 12篇天津市疾病预...
  • 12篇上海市疾病预...
  • 12篇四川省疾病预...
  • 12篇天津市职业病...
  • 1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537篇刘移民
  • 133篇王致
  • 90篇肖吕武
  • 89篇杜伟佳
  • 85篇刘薇薇
  • 67篇周浩
  • 60篇何健民
  • 57篇江朝强
  • 48篇张海
  • 46篇陈育全
  • 45篇张晋蔚
  • 44篇李燕茹
  • 44篇林毓嫱
  • 44篇林秋红
  • 37篇王建宇
  • 37篇李旭东
  • 37篇周海林
  • 35篇段传伟
  • 32篇许启荣
  • 30篇吴诗华

传媒

  • 154篇中华劳动卫生...
  • 13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26篇中国职业医学
  • 90篇中国工业医学...
  • 63篇职业与健康
  • 29篇中国卫生工程...
  • 25篇职业医学
  • 21篇广东省职业健...
  • 20篇广东省职业健...
  • 14篇第十二次全国...
  • 13篇华南预防医学
  • 13篇第十三届全国...
  • 1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环境与职业医...
  • 10篇第十七次全国...
  • 9篇实用预防医学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年份

  • 11篇2025
  • 22篇2024
  • 20篇2023
  • 29篇2022
  • 37篇2021
  • 33篇2020
  • 36篇2019
  • 71篇2018
  • 42篇2017
  • 46篇2016
  • 84篇2015
  • 90篇2014
  • 36篇2013
  • 54篇2012
  • 71篇2011
  • 26篇2010
  • 45篇2009
  • 33篇2008
  • 49篇2007
  • 28篇2006
1,0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病防治规划及指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对职业病防治规划及指标体系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吸收ILO/WHO等国际组织的法治理念及技术管理措施,循证分析相关资料设计指标体系。结果提出在初保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建设人人享有职业卫生服务的社会监管制度和公共职业卫生体系,再用10年时间完善并使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与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总体目标;设计以镇街一级为实施平台、以国际通行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内容的指标体系。结论提出的规划和指标体系应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何健民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指标体系
急性甲醇中毒致双眼失明1例被引量:8
2020年
2016年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了1例某布料复合厂从事复合工作的急性甲醇中毒工人,最终双眼视力完全丧失,后果严重。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6日在某布料复合厂从事复合(开机、调料、布料安排等)工作,工作中接触聚氨脂树脂(PU胶)、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75D加桥剂等化学品。
陈育全林毓嫱蒋文中杨志前杨志前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院聚氨脂碳酸二甲酯双眼视力
突发急性职业中毒风险排查方法初步研究与实践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6年12月31日前在广州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工业企业。排查范围为上述工业企业中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危险化学物质生产、加工及使用的生产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
刘移民何健民李勇勤曾文峰李建林翟然陈英姿
关键词:急性职业中毒化学物质临界量隐患排查
文献传递
甲苯二异氰酸酯致职业性哮喘随访1例报道被引量:2
2001年
庄碧嘉
关键词:甲苯二异氰酸酯职业性哮喘
广州“毒胶水中毒”事件的回顾与经验
本文结合广州“毒胶水中毒”事件,对职业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毒胶水中毒”现场调查,提出从医院诊疗、相关部门、信息通报与新闻媒体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并对中毒患者职业病诊断情况进行了阐述。
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疾病化学物质
文献传递
某铅、锌冶炼厂周围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1996年
某铅、锌冶炼厂周围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黄卓英,葛旭海,肖全华,汤震东韶关某治炼厂是一间冶炼铅、锌为主的大型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铅、汞、镉、砷及锌等金属烟尘污染周围环境,有可能致周围人群慢性中毒,正值该厂投产13年后即将扩建第二铅、锌生产系统之...
黄卓英葛旭海肖全华汤震东
关键词:慢性中毒周围环境冶炼厂烟尘污染
关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册制作的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已实施2年,工作中不断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关于统一制定《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册》的问题颇为突出,本文就如何制定《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册》问题进行探...
江朝强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学术交流会职业卫生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文献传递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C47T变异对耳蜗毛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及其C47T变异在耳蜗毛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Alam型(突变克隆)和Val^16型(野生克隆)SOD2转染HEI-OC1细胞,同时设立未转染和空质粒转染对照。噻唑兰(M1_r)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胞内SOD2活力。100i,zm01]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对其染毒12h后,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酯(DCFH.DA)法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AnnexinV/PI双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和坏死率或晚期凋亡率。结果SOD2表达质粒和空质粒转染不影响HEI—OC1细胞的增殖;Ala^16SOD2和Val^16SOD2转染组SOD2活力分别是转染对照组的3.51和3.7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不同基因型间SOD2活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D〉0.05)。染毒后,DCFH—DA方法显示,未转染和空质粒对照组绝大部分细胞均发出++级明亮荧光,Alam型和Val^16型SOD2转染组中均只有约50%细胞发出±-+级别的模糊荧光。HEI-OCl细胞早期凋亡率和坏死率或晚期凋亡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其在SOD22种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D23.71倍以下高水平的表达可以降低氧化应激耳蜗毛细胞胞内ROS水平,而SOD2C47T变异则对之无影响。SOD2为NIHL易感基因,rs4880多态性位点则与NIHL遗传易感性无直接功能性的相关。
顾春晖刘移民郭晓李旭东王致陈利梅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单核苷酸毛细胞
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N-乙酰-S-(2-氨基甲酰乙基)-半胱氨酸
目的 建立尿样中N-乙酰-S-(2-氨基甲酰乙基)-半胱氨酸的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尿样中N-乙酰-S-(2-氨基甲酰乙基)-半胱氨酸经酸水解成S-2-羧乙基半胱氨酸,经碱中和后,在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
吴诗华丘静静郭冠浩吴邦华刘移民
关键词:丙烯酰胺邻苯二甲醛高效液相色谱法
肩部WMSDs发生率与个体及工作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
2025年
目的调查我国职业人群肩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率,并探索其与个人和工作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方法于2024年4月,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国22个省份、29个重点行业的73497份《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收集不同地区重点职业人群的一般资料、WMSDs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等信息。综合运用χ^(2)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重点职业人群肩部疲劳及疼痛与个体因素、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的关系,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女性、缺乏体育锻炼者、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和工作时颈部大幅前倾者均与较高的肩部疲劳、疼痛发生率有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工作类型、工作姿势与工作组织呈强相关(r=0.58、0.55);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与肩部疲劳分别呈强相关(r=0.65)和中等相关(r=0.21);肩部疲劳与肩部疼痛呈中等相关(r=0.40)。个体因素、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肩部疲劳均可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07、-0.09、0.17、0.40),工作类型和工作姿势还可通过肩部疲劳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08、0.03),而工作组织仅通过肩部疲劳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26)。结论肩部疼痛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肩部疲劳,其次是工作姿势、个体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与肩部WMSDs之间复杂相关关系,改善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可能是控制肩部疲劳对肩部疼痛影响的有效方法。
周爽王忠旭凌瑞杰徐擎张华东刘移民李刚尹艳邵华李珏张恒东邱兵王大宇曾强叶研肖斌邹华陈建超黎东霞刘永泉刘吉祥蒋恩霏漆骏梅良英赵显锋杨咪咪贾宁
关键词:肩痛肌肉骨骼系统结构方程模型
共1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