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492 被引量:369H指数:7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1篇语言文字
  • 93篇文化科学
  • 73篇文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9篇英语
  • 71篇教学
  • 51篇翻译
  • 40篇大学英语
  • 30篇英译
  • 23篇英语教学
  • 22篇文化
  • 21篇课堂
  • 20篇语言
  • 18篇文学
  • 17篇高校
  • 15篇课程
  • 15篇教师
  • 13篇小说
  • 12篇大学英语教学
  • 12篇叙事
  • 11篇隐喻
  • 10篇多模态
  • 10篇语法
  • 10篇商务

机构

  • 367篇安庆师范大学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北京语言大学
  • 3篇合肥师范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庆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蚌埠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池州学院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滑铁卢大学

作者

  • 2篇邓小华
  • 1篇陈卓
  • 1篇邓志勇
  • 1篇李彦
  • 1篇李明
  • 1篇钱秀娟
  • 1篇陈俊
  • 1篇朱健平
  • 1篇张德让
  • 1篇袁筱一
  • 1篇施春宏
  • 1篇王文斌
  • 1篇江慧
  • 1篇耿强
  • 1篇王似保
  • 1篇益西邓珠

传媒

  • 15篇科技视界
  • 11篇安庆师范大学...
  • 11篇教育科学文献
  • 10篇池州学院学报
  • 9篇明日风尚
  • 7篇皖西学院学报
  • 7篇信阳农林学院...
  • 7篇赤峰学院学报...
  • 6篇安庆师范学院...
  • 6篇海外英语
  • 6篇滁州学院学报
  • 6篇绥化学院学报
  • 6篇宿州学院学报
  • 6篇英语广场(学...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知识经济
  • 5篇北方工业大学...
  • 5篇淮海工学院学...
  • 5篇新东方英语(...
  • 5篇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 26篇2025
  • 20篇2024
  • 18篇2023
  • 24篇2022
  • 23篇2021
  • 24篇2020
  • 42篇2019
  • 55篇2018
  • 90篇2017
  • 44篇2016
  • 1篇2015
4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邓嗣禹《颜氏家训》英译的社会翻译学视域论析
2025年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翻译《颜氏家训》是对外讲好中国家庭家风家教故事的重要途径。以邓嗣禹对该作品的英译活动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翻译学视域出发,分析了影响译者生产与译本接受的社会语境。译者身处汉学场域,其翻译选材响应了彼时美国汉学界对儒家思想的关切,厚重翻译倾向折射出译者的外在研究理路。在自身学术惯习的作用下,译者添加大量脚注实现了对原作的深度阐释。译者所受教育及其与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互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和社会资本,保证了译本的顺利翻译与出版。
钱灵杰
关键词:场域惯习资本
批判与超越:丁尼生诗歌中的伦理观被引量:1
2017年
维多利亚时期的主流伦理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人性和自由的压抑、对名利的追求、对上帝的怀疑等。丁尼生对诗人所应承载的道德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从个人的意志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的层面对当时的自由观、生态观、爱情观和宗教观等方面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新的构想,倡导超越世俗的精神自由、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自然伦理、平等互信的爱情关系、以及超越教义的宗教信仰等伦理思想,从而有利于缓解维多利亚时期思想混乱和道德危机。
王礼健郝涂根
关键词:丁尼生伦理上帝
论《简.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2017年
本文通过分析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前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简?爱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以及成年后的爱情观和逐爱历程中的人生选择,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和她们渴望获得个性解放、独立人格以及和男性平等的社会、家庭地位的心声。
姚默
关键词:女性意识男权社会反抗精神
巴黎第三大学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解析
2017年
法国作为比较文学的发源地,法国大学对比较文学专业的创立与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其课程设置比其他专业更为复杂。如何利用科系间互补的优势,做好课程设置,巴黎第三大学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对我国比较文学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舒青
关键词: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课程
多模态交际会话中的手触模态
2019年
概要:人们的交际中需要用到多种模态,话语模态是一种主要的交际模态。伴随话语模态还有一些其他的模态,如图像、网页、动作等,其中肢体动作因其即时性和简易性,所以更为常见。手触作为一种肢体动作,常协同话语模态引导交际。有时辅助话语模态,有时为主导模态,完成交际。
操凤玲
关键词:话语
中国诗歌与海外双语小说创作——对话加拿大华裔双语作家李彦被引量:2
2021年
加拿大双语作家Yan Li(李彦)近年来新著接连面世,影响颇大。安庆师范大学余小梅副教授围绕李彦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小说中的诗歌引录使用以及小说映现出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影响,包括目前海外华裔英语小说创作的困境和出路等主题展开对话,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以李彦为代表的部分华裔作家的创作与中国古典文学"诗骚传统"的关联及其中西文化融合式创作的积极意义。
余小梅李彦
关键词:华裔作家中西文化融合中国古典文学英语小说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大学英语分层分流教学式研究
2019年
引言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明确要求.因此,变革以陈旧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模式和单一教学方法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拥有的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采用大学英语分层分流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解决因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无法有效教学的难题.
吴祚安朱忠焰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
难觅心中的家园
2018年
哈金在《自由生活》中描写了武男一家在美国努力拼搏,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自由生活的故事。然而,作为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武男,在中西夹缝中寻觅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真正意义的家园时都面临着艰难的处境。
江松强
关键词:家园
反抗绝对理性的“绝对意愿”:阿努依版《安提戈涅》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2021年
当代法国剧作家让·阿努依盛名享誉国内外。2010年以来,法国掀起"重读经典——对阿努依戏剧作品及其戏剧艺术进行现代阐释"的风潮。其代表剧作《安提戈涅》改编自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同名作品。阿努依虽保留原著情节走向,但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在多层次发生改变。与索氏原作彰显的"超越性"悲剧性不同,阿氏《安提戈涅》从戏剧形式到内容方面试图表达一种"绝对意愿",从现代意义上实现对原作的超越。参照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关于自由选择的理论,"绝对意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动"与"选择"的自由意识,与作品时代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本质为面对现代社会问题的非理性态度,是对主流话语群体和绝对理性的反抗,在当下仍具有深刻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潘淋青袁筱一
关键词:《安提戈涅》悲剧性
鄂中江汉平原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2025年
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祖辈称谓、父辈称谓、平辈称谓和晚辈称谓对西南官话鄂中江汉平原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系统描写,归纳其语言特征,总结各方言点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西南官话鄂中江汉平原方言亲属称谓内部差异较大,如:祖辈称谓以“爹”“爷”“公”“婆”“家”“妑”为核心,“爹”的重叠在江汉平原可指祖父和外祖父,也可指祖母和外祖母,属于男称女用;“太太”可指男性祖辈也可指女性祖辈。父辈称谓中,“爸”“爷”“妈”是最常用的单字音表达方式;“爷”的重叠仅见于洪湖、仙桃及周边,指姑姑,亦是典型的男称女用现象。
雍莹莹张少云
关键词:西南官话江汉平原亲属称谓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