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作品数:479 被引量:1,361H指数:14
相关作者:章靖平葛伟阳冯富霞梁祥君关亚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3篇文化科学
  • 37篇电子电信
  • 11篇机械工程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理学
  • 7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0篇教学
  • 61篇网络
  • 39篇课程
  • 29篇计算机
  • 29篇传感
  • 26篇教学改革
  • 25篇感器
  • 25篇传感器
  • 24篇无线传感
  • 21篇数据流
  • 21篇无线传感器
  • 21篇高校
  • 20篇图像
  • 20篇教育
  • 19篇目标检测
  • 17篇无线传感器网
  • 16篇工科
  • 13篇实践教学
  • 12篇神经网
  • 12篇神经网络

机构

  • 47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8篇东南大学
  • 14篇奇瑞汽车股份...
  • 1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3篇同济大学
  • 9篇南京邮电大学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南京大学
  • 6篇安徽商贸职业...
  • 6篇三联学院
  • 6篇天津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芜湖职业技术...
  • 5篇皖南医学院
  • 5篇芜湖哈特机器...
  • 5篇中航华东光电...
  • 4篇芜湖莫森泰克...

作者

  • 41篇周鸣争
  • 40篇刘涛
  • 24篇卢桂馥
  • 23篇王忠群
  • 22篇刘三民
  • 19篇汪军
  • 18篇陈乃金
  • 17篇王勇
  • 17篇强俊
  • 14篇陶皖
  • 14篇王陆林
  • 11篇修宇
  • 10篇刘贵如
  • 10篇孙知信
  • 10篇江建慧
  • 9篇皇苏斌
  • 8篇熊焰
  • 7篇严楠
  • 7篇赵森严
  • 6篇韦良芬

传媒

  • 34篇电脑知识与技...
  • 32篇安徽工程大学...
  • 2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4篇计算机工程
  • 13篇黄山学院学报
  • 11篇计算机应用
  • 1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0篇计算机工程与...
  • 10篇计算机科学
  • 9篇牡丹江教育学...
  • 8篇井冈山大学学...
  • 7篇天津理工大学...
  • 7篇重庆邮电大学...
  • 6篇佳木斯大学学...
  • 6篇小型微型计算...
  • 6篇光电工程
  • 6篇长春大学学报
  • 6篇兰州文理学院...
  • 5篇绵阳师范学院...
  • 5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20篇2025
  • 29篇2024
  • 25篇2023
  • 22篇2022
  • 29篇2021
  • 32篇2020
  • 31篇2019
  • 36篇2018
  • 49篇2017
  • 31篇2016
  • 38篇2015
  • 28篇2014
  • 39篇2013
  • 33篇2012
  • 20篇2011
  • 9篇2010
4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SN中一种负载均衡的动态非均匀分簇方案被引量:2
2016年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资源受限的传感器节点构成,节点能耗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对网络进行分簇可以有效地控制节点整体能耗。针对网络实际运行时节点状态和事件位置动态变化等特点,提出了一种负载均衡的动态非均匀分簇方案。方案主体思路是:首先网络利用O-LEACH算法自组织地进行非均匀分簇,接着动态地从簇头中选举出一定数量的决策节点用于网络的数据汇聚,并根据事件发生位置和节点状态变换而动态更改决策节点角色。仿真结果表明,与CAPNet方案相比,该方案均衡了网络能耗,提高了传输效率,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刘涛关亚文王骏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负载均衡
基于核化图嵌入的最佳鉴别分析与人脸识别被引量:27
2011年
将压缩映射和同构映射引入核化图嵌入框架(kernel extension of graph embedding,简称KGE),从理论上证明了KGE框架内的各种核算法其实质是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LGE(linear extension of graph embedding,简称LGE)框架内的线性降维算法,并且基于所给出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零空间和非零空间鉴别信息的组合方法.任何一种可以用核化图嵌入框架描述的核算法,都可以有相应的组合方法.在ORL,Yale,FERET和PIE人脸数据库上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卢桂馥林忠金忠
关键词:核主成分分析特征抽取人脸识别
一种环形Buffer自适应NoC路由器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在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系统中,对路由器缓存进行有效的设计及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多方面的性能.设计了一种环形缓冲结构的自适应路由器,该路由器中所有通道的缓冲资源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繁忙的输入通道能够共享其他通道的空闲缓冲资源.2D Mesh网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环形缓冲结构的路由器与传统路由器相比,能量消耗得到了降低,缓冲使用缩小了5倍.此外,大量的仿真研究表明,该路由器结构提高了网络性能,减少了平均信息延时.
韦良芬张佑生王勇
关键词:片上网络路由器自适应缓存结构
汽车集成式真空助力主动制动系统和控制算法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当前真空助力主动制动系统助力保持时间短、位置控制精度低和控制算法实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系统及其控制算法。在真空腔、工作腔和大气之间增加带自锁功能的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主动助力控制,同时实现电磁阀掉电状态下的助力保持。通过增加的机械结构实现模式自动切换,保证人工制动的有效性。结合基于传感器距离反馈的安全距离和预制动控制算法,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系统及其控制算法成功应用于某电动智能车自主跟车系统中。经过测试,在城市工况下,自主跟车时最小安全距离控制在1.00~2.00m范围。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车辆主动制动行车和驻车制动需求,能保证制动的安全性,同时提高行车安全性,实现任意长时间保压,响应快;控制算法保证了制动平顺性,同时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道路行车效率。
王陆林刘贵如
关键词:汽车工程主动制动电子驻车制动
二级倒立摆DE优化控制
2021年
在模糊控制过程中,在给定规则情况下,隶属度函数设置将直接决定模糊控制器性能.然而随着需要调整的参数维数增大,传统优化算法很难找到全局最优.为此,基于良好全局搜索性能和收敛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DE优化方法的模糊控制器.并根据二级倒立摆特性,设置相应的目标函数进行参数优化.与之前相比,基于DE优化方法的模糊控制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控制性能.
鲍广喜
关键词:模糊控制参数优化倒立摆隶属度函数
用于二维RCA跨层数据传输的旁节点无冗余添加算法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二维可重构单元阵列(RCA)硬件任务的跨层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序遍历回溯旁节点添加算法。该算法针对跨层输入树、跨层输出树2种类型的数据流图,保持了原有运算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了旁节点的无冗余添加。给出了动态可重构系统划分映射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和流水化模型,给出了添加旁节点映射的临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相同的系统结构和划分映射算法,在满足临界条件的情况下,与不加旁节点映射算法相比,加旁节点映射在划分模块数,非原始输入输出次数、配置时间、总执行周期、功耗等方面均获得了较好的改进;与已有的先进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平均执行总周期降低了23.3%(RCA5×5)和30.5%(RCA8×8),平均消耗功耗降低了15.7%(RCA5×5)和18.6%(RCA8×8),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陈乃金冯志勇江建慧
关键词:数据流图
基于Hough森林的多特征快速行人检测
2016年
为了快速检测行人,根据人体头顶特性快速找出头顶候选点,依此为基点利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目标轮廓,将其作为待测区域;然后利用改进的颜色自相似特征、结合区域边缘直方图和一致模式LBP26,1特征,在Hough森林分类器上进行分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检测正确率及速率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对于复杂动态场景、遮挡现象以及目标自身形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在多种行人数据集中测试取得良好的效果。
谷灵康周鸣争
关键词:行人检测局部二值模式
融合学习者遗忘行为的多特征深度知识追踪
2025年
作为智慧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知识追踪旨在对学习者的行为序列进行建模,预测学习者下一时刻正确作答的概率,这是构建自适应教育系统的核心和关键。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单一交互特征的利用,却往往忽略了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异质特征,这些特征潜在地影响了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变化。此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知识点的遗忘,这种遗忘行为会导致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产生较大偏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现有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性能,提出了一个融合学习者遗忘行为的多特征深度知识追踪(MuDKT)模型。该模型挖掘了学习者的多种异质特征,融合学习者的遗忘行为,模拟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并预测下一时刻正确作答的概率。MuDKT模型主要分为3步:首先,针对学习者作答次数等异质特征,使用one-hot编码对学习者与习题交互过程进行表示,实现学习者交互嵌入;其次,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中隐层向量模拟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知识状态的变化,实时更新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同时,引入带有衰减函数的注意力机制,模拟学习者与习题交互中的遗忘行为;最后,通过sigmoid激活函数将隐层向量传递到全连接层,预测学习者下一时刻正确作答的概率。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uDKT模型性能相较.于对比方法均有提升,为后续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等任务提供参考。
孔超高祥云孙先兰陈家会张丽平
关键词:智慧教育
一种基于可变Snake模型的肝脏超声病灶图像分割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Snake模型(活动轮廓模型)大量应用于各种医学图像的分割,用于对超声图像病灶的分割和识别,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和决策的效率。针对NBGVF模型对弱边界处理效果差,分割运算量大,对初始轮廓不能自适应生成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函数和颜色特征的初始轮廓提取方法,结合病灶区域颜色空间特征和医生先验信息,利用能量函数构建可变的Snake初始轮廓完成逼近,对图像中病灶位置进行有效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提高了病灶分割和临床决策效率。
黄伟卢桂馥
关键词:SNAKE模型超声图像
微博情感分析综述被引量:2
2017年
大数据时代下,微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吸引了众多的网民参与其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本文将微博情感分析任务分为3步:微博语料的获取与预处理、情感特征的标注与选择、主观文本的情感分类。在主观文本分类中,将情感分类分为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最后对当前中文微博的情感分析现状做了总结,并阐述了当前微博情感分类还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张强陶皖王海燕
关键词:情感分析情感词典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