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作品数:1,274 被引量:3,366H指数:23
相关作者:夏永久赵茸李改维许杰青胡春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4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2篇建筑科学
  • 151篇经济管理
  • 107篇文化科学
  • 9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3篇历史地理
  • 33篇艺术
  • 21篇农业科学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社会学
  • 17篇天文地球
  • 9篇政治法律
  • 8篇电子电信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矿业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26篇建筑
  • 209篇城市
  • 128篇村落
  • 113篇乡村
  • 104篇传统村落
  • 69篇景观
  • 69篇教学
  • 60篇生态
  • 48篇民居
  • 43篇影响因素
  • 43篇文化
  • 41篇课程
  • 40篇街区
  • 37篇照明
  • 34篇园林
  • 34篇旅游
  • 31篇聚落
  • 30篇建筑设计
  • 28篇公共空间
  • 23篇住宅

机构

  • 1,237篇安徽建筑大学
  • 6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6篇南京大学
  • 25篇阜阳师范大学
  • 1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0篇安徽省城乡规...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池州学院
  • 7篇黄山学院
  • 7篇北京建筑大学
  • 7篇澳门城市大学
  • 6篇合肥市规划设...
  • 5篇阜阳师范学院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合肥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安徽省建筑科...

作者

  • 69篇王薇
  • 28篇储金龙
  • 23篇陈晓华
  • 15篇汪勇政
  • 14篇顾康康
  • 10篇姚晓洁
  • 9篇牛婷婷
  • 9篇杨洋
  • 9篇胡春
  • 8篇夏永久
  • 8篇季文媚
  • 8篇吴运法
  • 7篇刘仁义
  • 7篇李久林
  • 6篇贾尚宏
  • 6篇金乃玲
  • 6篇尹海伟
  • 6篇钟杰
  • 5篇左光之
  • 5篇冀凤全

传媒

  • 137篇安徽建筑大学...
  • 91篇城市建筑
  • 44篇住宅科技
  • 38篇建筑与文化
  • 38篇池州学院学报
  • 37篇光源与照明
  • 36篇安徽建筑
  • 33篇沈阳建筑大学...
  • 29篇城市建筑空间
  • 28篇华中建筑
  • 23篇城市住宅
  • 2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8篇小城镇建设
  • 18篇黄山学院学报
  • 16篇皖西学院学报
  • 16篇淮阴工学院学...
  • 14篇工业建筑
  • 14篇安徽农业大学...
  • 14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28篇2025
  • 177篇2024
  • 154篇2023
  • 132篇2022
  • 148篇2021
  • 116篇2020
  • 84篇2019
  • 96篇2018
  • 46篇2017
  • 54篇2016
  • 44篇2015
  • 39篇2014
  • 19篇2013
1,2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数字化技术背景下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被引量:2
2021年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且师生互动较少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设计评价趋向单一性评价。这给建筑设计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阻碍,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也不断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批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数字化技术与建筑设计教学在近些年也有很大的融合,给建筑设计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该文就数字化技术背景下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刘存钢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模式
安徽寿县清真寺无像宝殿建筑形制研究
2025年
寿县清真寺始建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安徽省内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之一。基于调研与测绘,从营造尺度、平面布局、剖面设计及屋面曲线4个方面,对寺内核心建筑——无像宝殿的建筑形制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多维度剖析。研究发现:无像宝殿前后殿营造尺度不同,后殿受江西建筑文化间接影响而符合“赣大尺”标准;平面布局未遵循明清官式做法;剖面设计按照“规矩方圆”原则,达成了比例间的和谐;屋面曲线变化规律独特,与4种主流设计手法均不吻合,通过进一步分析屋顶坡度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了屋顶曲线的独特风貌。
季文媚姚昌灿
关键词:建筑形制
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演进与空间演化——以南京市为例
本文从历时态脉络结合南京的实践过程,对1980年以来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南京政策实践历程进行了梳理,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保障性住房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功能。同时利用南京市1994年以来建设的86个保障性社区进...
汪毅何淼王莉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文献传递
合肥市老城旧住区“微更新”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总结合肥市老城区的老旧小区在建筑性能、公共配套、道路系统、公共空间、安全管理、社区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微更新"的方式改善住区环境,明确阐述老旧小区"微更新"的内涵与目标,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机制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微更新"的主要策略,并从提高住区空间环境质量、修复空间结构及功能、优化景观节点、城市人口融合、保护城市文脉的角度提出更新策略,提出"微更新"模式的平台搭建、反馈机制、细化法规,实现老城旧住区活力提升、持续更新的目标。
彭润华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科技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以蚌埠微电子科技园为例
2023年
早期科技产业园区将产业聚集作为主要功能,存在着封闭孤立、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等政策的大背景下,传统科技产业园开始转型,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该文通过梳理产业园发展历程、解析优秀案例,构建出在园区规划、建筑空间、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策略,用以指导蚌埠微电子科技园的规划设计,致力于构建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的科技产业园区,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产业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为推动新时代产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方必根叶明
关键词:科技产业园产城融合规划布局建筑空间
论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的居民参与被引量:3
2014年
徽州传统古村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逐步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古村落的原居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古村落中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缺乏对居民的"人本关怀"。通过梳理居民参与保护与利用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在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居民生活环境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通过居民的全过程参与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古村落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的美好愿景。
李祥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闲置小学活化利用实践——以五庙乡红光村花洲小学为例
2025年
乡村小学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乡村人口减少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乡村学校“空巢”现象愈发严重,出现了大量废弃、闲置的校舍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地盘活乡村闲置学校存量资源是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安徽省潜山市五庙乡红光村花洲小学活化利用为例,通过村民访谈、场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梳理花洲小学的现状及其活化利用的可行性,基于五庙乡特色村镇“山居戏乡·妙不可言”的总体定位,依据红光村资源特色和红色文化禀赋,建立红色文化研学教育基地“恰同学少年”主题民宿,通过功能置换、空间拓展、新旧融合等策略活化利用花洲小学闲置校舍资源,探索乡村闲置小学的活化利用路径,为同类乡村闲置小学的再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钟杰钟杰吴昊杨杰
“功能复合下”徽州传统村落水街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祁门县历溪村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加速期,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城乡文化交融活跃、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许多传统村落出现功能空间失衡、生态空间破碎等问题[1]。水街空间作为传统村落中具有公共性、开放性、混合性的特殊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其功能也发生了改变。该文重点选取徽州传统村落中6个各具特点的水街空间,运用SD法定量分析使用者对环境的认知及水街空间活力的强相关因子,并具体以历溪村为例,分析其水街空间现状及功能转化,结合水街空间存在问题及相关因子分析提出“规划先导、界面协调、改建并举”的策略,以激发历溪水街空间活力。
贾尚宏周琪钟杰
城市中心区老旧住宅改造设计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中心区老旧住宅区的改造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阐述当前城市规划改造工作中城市中心区老旧住宅改造的必要性,从改造设计要点以及改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出发,提出城市中心区老旧住宅区外部改造和内部设计的具体方案,旨在通过老旧住宅的改造设计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吴彭君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
安徽省农业经济韧性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9
2022年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组成部分,日趋复杂的外部风险和农业固有的脆弱性特征,阻碍其现代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建构“压力-状态-响应”的PSR模型,测度安徽省农业经济韧性水平,分析其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经济韧性水平虽显著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为:近五年皖北地区农业经济韧性水平提升较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成为其水平提升的主导因子;皖中地区表现为合肥市的单核发展特征,主要源于农业科技进步和机械化耕作水平的提升;皖南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高,农业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偏低,农业经济规模是影响该地区韧性差异的核心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水平,针对异质性特征,需要对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内生发展动力,拓宽农业产业投资渠道,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继而推进安徽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久林李久林马昊楠汪勇政
关键词:农业经济空间分异协调发展
共1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