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
- 作品数:224 被引量:1,594H指数:18
- 相关作者:李双龙李双龙徐源周静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人工智能对人口活动及人口学发展的影响探析
- 2025年
- 人工智能对人口活动的影响以及对人口科学发展的冲击是巨大的。人工智能将使人口数据的获取更加容易,对人口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都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新的方法工具使人口转变论等经典人口理论固有的时代局限性得以彰显,同时也为弥补其局限性创造了时代条件。
- 杨紫帆杨成钢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口学研究范式
-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方法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5年的数据,采用面板分层线性模型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KHB法检验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结果青少年每天的体育锻炼投入时间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效应,每天体育锻炼时间45.6 min对学生文化课平均成绩的提升作用最大;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负面情绪、增强同学间的互动、促进同学的积极行为、增强自信心等4种渠道提升青少年学业表现。结论结果支持了前人提出的“积极效应说”,并非体育锻炼时间最多或极力压缩体育锻炼时间对学业表现收益最大,每天坚持合适剂量运动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促进效应最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子、同学积极行为、同学关系、对自己未来的信心是体育锻炼影响学业表现的重要中介机制,青少年BMI、每天睡眠时间等生理健康的中介机制效应未得到统计验证。
- 张云亮柳建坤何晓斌
-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锻炼学业表现中介效应教育
- “传统礼俗与中国式现代化”笔谈被引量:2
- 2023年
- 2023年4月22日,“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在贵阳举行。大会特邀山东师范大学丁鼎教授、井冈山大学邓声国教授、厦门大学冯兵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潘斌教授出席,围绕“中国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论辩。为展示本次论辩的成果,推动中国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会后我们邀请邓声国、冯兵、潘斌三位礼学专家围绕论辩主题撰写了三篇论文。三篇论文虽然有“礼乐文明”“礼文化”“礼俗”的称谓之异以及考察范围的宏观与微观之别,但均围绕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这些讨论无疑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组笔谈以孔学堂学术论辩会为基础,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思考,故与原辩论主题有所不同,即由“中国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变为“传统礼俗与中国式现代化”。
- 冯兵江鎏渤潘斌邹艳梅邓声国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礼乐文明
- 体育锻炼、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被引量:32
- 2021年
- 体育锻炼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投资行为。本文考察了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进行机制分析。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数据的分析发现:(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2)亲子关系是体育锻炼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机制;(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阶层差异性,具体表现为高阶层青少年可以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收益。本研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强调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家长应对青少年的学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进行科学分配,并且加强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中的参与程度。
- 柳建坤何晓斌张云亮
-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亲子关系
- 学术与经世——顾炎武的礼俗观及其与清代学术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顾炎武将圣人之道归纳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并终生践行之,其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顾氏强调士人要有廉耻,是基于他对自己所处时代士风沉沦的反拨。顾氏认为讲人伦、美风俗是善政的前提,而善政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在《日知录》中,他花了不少篇幅对历代礼俗加以考察,其中对魏晋、北宋以及明代的礼俗有较多的辨析和批判。顾氏强调礼俗的重要性,是基于他对明代以来学风的认知,他希望将缥缈不实的学问拉回人间,以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的礼俗研究来改变虚浮的学风。
- 潘斌
- 关键词:礼俗礼学
- 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就业、收入和消费等3个维度构建生活质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征用土地对失地农民从事非农就业的激励效应较小,但随着征地补偿金额的增加,土地征用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大;土地征用显著提升失地农民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从收入结构来看,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提升作用强于对非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土地征用也可以显著提升失地家庭的整体消费水平;从消费结构来看,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民家庭生存性消费的提升作用强于对发展性消费的影响。据此,建议相关部门优化征地补偿的政策设计,加强针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再就业,为失地农民增加物质福利提供制度保障。
- 柳建坤张云亮
- 关键词:生活质量失地农民土地征用就业
-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9年
-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作为衡量组织财务运行的重要指标,受到组织内外部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学者们对非营利组织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组织理事会特征、组织创新创业、组织关系能力、组织治理管理和组织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研究较为零散,内容不够系统完整。未来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将趋于系统化与实用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组织财务内外部监管工作。
- 李霞谢晓霞
-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非营利组织治理
- 基于虚拟实验班的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
- 2021年
- 本文首先简述国内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分析国内不同高校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基本方式;然后结合财经类高校学科布局相对集中、学科特色鲜明的特点,提出基于财经类高校专业优势,通过系统整合资源,科学选拔优秀的学生,打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虚拟实验班,以促进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最后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虚拟实验班为例,论述本硕衔接、海内外协同,开展三阶段、三导师、三语言建设的培养体系和实验班取得的初步成果,从而进一步探索具有财经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 张家瑞闫文静叶作亮罗洁
-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实验班
- 文艺人口学论纲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和人口思想的认识,文艺学与人口学可交叉整合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艺术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人口、创作人口、读者人口与作品数量和质量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将"人口"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结合,建构以"文艺人口研究"为中心、四要素双向同构的新图式,展开文艺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等相互关系的"环境研究",着力创作、接受、传播、人口迁移等"主体研究",强化作品思想内涵与人口审美素质、人口综合质量之间的"质量研究"。以文艺人口学视野观察特定时期作者地域分布、空间变化,分析创作资源多寡与"审美贫富差异"问题,以期通过调整文化政策,优化国家文化艺术版图。
- 肖雅心李明泉
- 关键词:人口质量
- 牧区社会生态系统演变中草原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研究
- 2025年
- 草原系统在生态、经济和政治方面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中国草原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草原的共同挑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本土化的草原管理实践。但目前学术界对草原管理制度国际经验的文献梳理较为零散。该文以产权制度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选择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肯尼亚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制度实践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多个国际案例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BNRM)制度。新兴CBNRM案例逐渐融合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朝着多层次、多网络的管理方式以及基于习俗和市场的“混合治理”模式的方向发展。
- 谭静贡布泽仁泽郎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