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东大学教育学院

作品数:64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济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文化科学
  • 19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教育
  • 9篇教师
  • 8篇高校
  • 7篇教学
  • 6篇中介
  • 6篇少年
  • 6篇青少年
  • 5篇中介作用
  • 4篇地方高校
  • 4篇心理
  • 4篇社会
  • 3篇道德
  • 3篇德性
  • 3篇德性教化
  • 3篇视域
  • 3篇苏格拉底
  • 3篇中小学教师
  • 3篇自尊
  • 3篇小学教师
  • 3篇逻辑

机构

  • 63篇鲁东大学
  • 3篇山东工商学院
  • 3篇中央司法警官...
  • 1篇保定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作者

  • 3篇闫志明
  • 3篇史景轩
  • 1篇张济洲
  • 1篇张济洲
  • 1篇李梅
  • 1篇黄书光
  • 1篇张宝安
  • 1篇赵庆
  • 1篇张香兰
  • 1篇臧睦君
  • 1篇孙增涛
  • 1篇吴学仕
  • 1篇贾永堂
  • 1篇兰继军
  • 1篇王彩霞
  • 1篇张天舒

传媒

  • 7篇鲁东大学学报...
  • 4篇心理技术与应...
  • 3篇中国教育科学...
  • 2篇中国特殊教育
  • 2篇中国成人教育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数字教育
  • 2篇教学与管理
  • 1篇安全
  • 1篇江苏高教
  • 1篇职教论坛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心理科学
  • 1篇桂林师范高等...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年份

  • 35篇2025
  • 20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对口支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关键维度与实践路径
2025年
“高校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性体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对口支援”具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东西部高校多方位嵌入合作模式的作用。“高校对口支援”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四个关键维度赋能:坚持党的领导,建立以民族团结为中间目标的支援政策新框架;落实立德树人,打造“四观念+四自信+四认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特色优势,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嵌入支援工作;鼓励多方协作,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姜洋段炼炼
关键词:高校对口支援民族团结
班级欺凌规范与追随欺凌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和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班级欺凌规范问卷、同辈压力量表、道德推脱量表、欺凌追随者量表对21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个体感知到的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道德推脱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后两半段路径。具体而言,道德推脱水平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将班级欺凌规范内化为同辈压力,且更倾向于将同辈压力付诸追随欺凌行动。结论: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对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对该过程产生调节作用。
王跃鹏孟维杰杨岭
关键词:道德推脱
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2024年
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2014—2022年山东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性总体向好,但三类学科专业与三次产业的耦合协调性亟需提升;三大经济圈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性总体偏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以来,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未能及时优化调整;政府支持计划的实施为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注入了动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需强化政策和资金供给,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传导式改革,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应用型高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
赵凤娟吴迪王雨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产业结构
清洁启动与道德事件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
2024年
考察清洁启动、道德事件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情绪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混合实验设计发现,清洁启动与道德事件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纯净道德事件类型下直接清洁启动会导致更严格的道德判断;实验2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发现,在厌恶情绪和愤怒情绪下,清洁启动会导致更宽松的道德判断;在愉悦情绪下,清洁启动会导致更严格的道德判断。
陈弘婧王跃鹏孟维杰
关键词:道德判断情绪
中国农村家庭如何追求高等教育?--评《鱼跃农门: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与社会支持》
2025年
现代社会,农民子女跨越农门实现向上流动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接受高等教育。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当前研究多聚焦于其高等教育的获得结果,对其需求关注较少。研究者指出,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制约结果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需求的规模、样态与结构等在无形之中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阶段,应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教育的需求。谭敏所著的《鱼跃农门: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与社会支持》是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著作,旨在破解教育需求与获得间的瓶颈,主要有以下特色。
杨倩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民子女发展新阶段
教育强国视域下“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与行动进路被引量:2
2025年
“互联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大国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广泛覆盖,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城乡学生获得同等优质的教学等。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城乡教育均等化又面临着提升乡村学校育人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缩小先赋因素导致的城乡学生发展差距以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以及进一步促进乡村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以实现适合每个人的教育等一系列新任务。为此,应在认识层面实现以“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即将目标从侧重“有教无类”转向追求“因材施教”,将原则从“同等对待”转向“积极差异”,将路径从“供给导向”的教育资源共享转向“需求导向”的学习服务供给。具体而言,需要逐步将“互联网+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建设学校个别化学习空间,开发城乡融合的自适应学习平台,适性配置乡村数字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化导学能力,以此为城乡教育均等化打开更大空间,更好助力教育强国目标的达成。
闫志明郭佳陈羽
关键词:教育强国教育公平
家庭同胞关系类型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2025年
在一系列生育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进入同胞关系。作为个体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情感关系,同胞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同胞关系问卷(SRQ)》、《青少年自评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6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青少年的同胞关系类型及其与内化问题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群体中存在四种同胞关系类型:和谐型(高亲密、低冲突)、敌对型(低亲密、高冲突)、情感紧张型(高亲密、高冲突)和疏离型(低亲密、低冲突)。同胞之间的年龄差距对同胞关系类型具有重要影响,敌对型和情感紧张型同胞之间的年龄差距显著小于和谐型和疏离型同胞之间的年龄差。拥有和谐型同胞关系的青少年表现出较少的内化问题,而有敌对型同胞关系的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最多,而且自尊在同胞关系类型对内化问题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这表明同胞冲突且缺乏亲密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功能具有更为重要的负面影响。
董颖红周亚婷
关键词:内化问题自尊青少年
压力知觉与初中生攻击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4年
为探讨压力知觉对初中生攻击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压力知觉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自尊量表和攻击问卷对350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压力知觉与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攻击呈显著正相关;(2)压力知觉分别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攻击产生影响。基于一般攻击模型,本研究揭示了压力知觉与初中生攻击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为降低初中生攻击提供了相应的干预建议。
高君杰周姿言殷晓雅耿晓雨彭海云辛素飞
关键词:基本心理需要自尊初中生
累积家庭风险对中职生希望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5年
本研究探究累积家庭风险对中职生希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累积家庭风险问卷、希望问卷、抗逆力问卷、学校联结问卷对南京某所职业学校中职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1705份问卷。结果显示:(1)累积家庭风险对中职生希望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抗逆力在累积家庭风险和中职生希望之间起中介作用;(3)学校联结在中介路径的前半段(累积家庭风险→抗逆力)和中介路径的后半段(抗逆力→希望)起调节作用。本研究表明,改善家庭环境、提高抗逆力和增强学校联结水平是提高中职生希望的重要途径。
张胜男张琳然李梅
关键词:抗逆力
安全氛围对地铁调度员安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为探究安全氛围与地铁调度员的安全行为、心理资本、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人本安全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压力—情绪理论,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市地铁全部调度员施测安全氛围量表、安全行为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和工作压力量表,有效问卷265份,回收率有效为98.15%。对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安全氛围对调度员安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工作压力显著调节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前半段和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直接作用。因此企业要塑造和培养本质安全型员工,实现人本安全目标,从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入手,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以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新模式,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郭喜莲王燕李柯兰继军闫志明
关键词:安全氛围心理资本工作压力安全文化本质安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