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628 被引量:1,682H指数:40
相关作者:薛桂波孙建华邱正祥王立胡华强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0篇文化科学
  • 301篇经济管理
  • 262篇哲学宗教
  • 251篇政治法律
  • 75篇文学
  • 5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4篇社会学
  • 42篇艺术
  • 35篇语言文字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历史地理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医药卫生
  • 6篇建筑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主题

  • 228篇教育
  • 165篇心理
  • 152篇主义
  • 147篇大学生
  • 138篇文化
  • 132篇政治
  • 123篇思想政治
  • 123篇高校
  • 112篇治教
  • 109篇政治教育
  • 108篇视域
  • 108篇思想政治教育
  • 99篇生态
  • 84篇伦理
  • 84篇马克思主义
  • 81篇老龄化
  • 75篇乡村
  • 68篇农村
  • 61篇生态文明
  • 56篇养老

机构

  • 1,519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7篇南京晓庄学院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南京大学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共南京市委...
  • 2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爱丁堡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王祥
  • 5篇孙迎联
  • 5篇薛桂波
  • 5篇郭辉
  • 4篇刘雯雯
  • 4篇郑光耀
  • 3篇宋香丽
  • 3篇郭兆红
  • 3篇刘晶
  • 3篇赵一秀
  • 2篇曹顺仙
  • 2篇刘中亮
  • 2篇杨修志
  • 2篇申长富
  • 2篇乔永平
  • 2篇王立
  • 2篇窦立春
  • 2篇高健
  • 2篇孙建华
  • 2篇李亮

传媒

  • 331篇汉字文化
  • 179篇心理学进展
  • 152篇老龄化研究
  • 132篇电子商务评论
  • 90篇哲学进展
  • 71篇艺术科技
  • 58篇法学(汉斯)
  • 56篇南京林业大学...
  • 34篇戏剧之家
  • 29篇经济研究导刊
  • 19篇神州
  • 17篇教育进展
  • 15篇美术教育研究
  • 13篇改革与开放
  • 12篇世界文学研究
  • 11篇文教资料
  • 11篇英语广场(学...
  • 10篇运筹与模糊学
  • 5篇中国集体经济
  • 5篇国学(汉斯)

年份

  • 182篇2025
  • 362篇2024
  • 158篇2023
  • 140篇2022
  • 149篇2021
  • 170篇2020
  • 184篇2019
  • 71篇2018
  • 40篇2017
  • 3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1,6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意义]人类社会正过渡到以"心态"为社会关系基础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问题,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形成循环、系统的发展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健康社会心态"这一精神动力。[方法/过程]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发掘社会心态基本特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社会心态塑造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知—情—行相统一。[结果/结论]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资源,具有三大生态特征:伦理生态是心态的精神基础,民生是心态的社会保障,信任是心态的动力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定位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和目标体系。两者分别在积极心理学与生态哲学的理论框架下,做到"能动主体""文化理念""作用机制""培育模式"等方面协同作用。
崔诣晨崔亚娟夏琪王进怡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心态同向性伦理生态
以新质生产力领航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外国生态文学研究与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暨南京林业大学第九届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高层论坛综述
2025年
为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思想,全面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助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联袂《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于2024年11月29—30日隆重举办了“‘外国生态文学研究与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中亮,《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主编、南京大学教授杨金才相继致辞,指出生态文学研究有助于塑造和培育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绿色发展理念,而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要素必然会赋能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南京林业大学主动对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不但为美丽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南林智慧与南林方案,也为全国生态文学研究、乃至中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搭建了交流平台。
黄靖金威
关键词:生态文学研究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浅析大学生“自我物化”心理及其策略
2024年
卢卡奇基于20世纪中期的社会背景首次提出物化理论,他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自身、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物化成客观的无生命的东西,人成为可以被物衡量的对象,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形成物化意识,丧失主体性、创造性和阶级意识。而在当今中国,物化必然已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对于思想意识仍较为薄弱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物化对其心理的影响仍然存在,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物化心理,本文将基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探讨大学生自我物化心理的表现、原因以及提出几点策略,旨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冯甘霖
关键词:卢卡奇大学生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2024年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蕴含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个性自由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离不开积极的心理品质培育。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积极心理学融合,可以提升个人心理韧性、高校育人效果,构建和谐社会。通过个体、高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The theory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in China’s education cause, which encompass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individua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enrichment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can enhanc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three levels of individual, university and socie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realiz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季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论恩格斯科学无神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2
2017年
恩格斯科学无神论是19世纪上半叶产生的科学形态的宗教观,其生成和确立过程交织着恩格斯对以往宗教信仰和各种宗教理论的检视性反思。恩格斯科学无神论阐明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的派生本质即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确立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关系,在科学和无神论的一致性上对宗教神秘主义和"唯灵论"进行批判;厘清共产主义与宗教原则区别,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无神论的论证。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完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进行科学化的表述;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宗教的演化规律,首次对宗教发展进行细致划分,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研究引向深入;在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恩格斯科学无神论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王祥
关键词:恩格斯科学无神论宗教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视域下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以《吐槽大会》为例
2021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脱口秀节目受到了追捧,在网络视频节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类节目因语言诙谐、互动性强、主持人个性鲜明等特点备受当代青年群体的关注。《吐槽大会》是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收视率较高,但同时也存在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商业化明显等问题。文章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视角切入,分析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毛云秋陈逊
关键词:网络脱口秀节目文化工业
数字生态文明视域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25年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当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电子商务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物对于激活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与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于数字生态文明视域下探究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困境与出路,对于协调数字技术、经济效益与绿色效应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但当今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发展也面临着技术与生态两大方面的困境;可对照困境,从深化数字技术赋能电商绿色发展和强化电子商务绿色化的标准建设、政策支持与执行效能两大方面分析电子商务发展之出路。Building a green and intelligent digit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commerce, as a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real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tivating the digital economy, building a digital China and a beautiful China. However,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igit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lso faces two major challenges: tech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Based on the difficulties, the way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can b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deepening the empower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for green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 construction, policy support, and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of e-commerce greening.
刘冉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字技术
《米德尔马契》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为例
2022年
《米德尔马契》中的两位主人公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笔下富有理想的人物,他们在米德尔马契这个地方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失败的婚姻、社会俗见等现实因素使他们的理想最终破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存在于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的身上,同样也存在于庞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之中,而在这两重矛盾的背后也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杨筱筱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婚姻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4年
我国英语教学形成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并且注重考试的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经常忽视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现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发者和引导者,不论是与学生进行对话还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反馈都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如何使形成性评价有效促进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如何使形成性评价推动初中学生口语能力的进步。本文以形成性评价为教学模式,在金安路中学开展实验教学。笔者将初二(二)班4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态度等。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课堂活动评价等方式,进行课堂口语练习,同伴、老师进行评价。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看出,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可提高初中学生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试验结束后可以看出,学生们对英语口语的兴趣有明显提高。In our country, English teaching focuses on the delivery of English language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nvolved in exams, but often ignor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ken English ability cultivation. As the developer and gui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oral ability, whether it is to talk with students or to evaluate students’ answer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make formative assessmen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how to make formative assessment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
崔文欣
关键词:英语口语初中英语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略论被引量:15
2018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最新要求,是加强青年工作组织领导与思想建设的理论指引,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对实现广大青年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健郑光耀徐伟悦
共1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