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770 被引量:2,103H指数:14
相关作者:黄广君范伊红孙炎增黄涛石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7篇电子电信
  • 78篇文化科学
  • 52篇机械工程
  • 45篇电气工程
  • 4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3篇理学
  • 12篇医药卫生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建筑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9篇网络
  • 59篇教学
  • 42篇汽车
  • 37篇课程
  • 36篇图像
  • 32篇混合动力
  • 31篇动力汽车
  • 31篇混合动力汽车
  • 28篇神经网
  • 28篇神经网络
  • 26篇电机
  • 26篇教学改革
  • 22篇STM32
  • 21篇通信
  • 21篇计算机
  • 20篇导弹
  • 20篇滑模
  • 17篇无线
  • 16篇电池
  • 16篇控制器

机构

  • 747篇河南科技大学
  • 23篇东南大学
  • 2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8篇电子科技大学
  • 14篇洛阳师范学院
  • 9篇河南科技大学...
  • 7篇洛阳理工学院
  • 7篇郑州大学
  • 7篇洛阳卡瑞起重...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西安电子科技...
  • 6篇郑州航空工业...
  • 5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清华大学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烟草总公...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33篇付主木
  • 22篇宋书中
  • 21篇张志勇
  • 20篇冀保峰
  • 17篇范波
  • 15篇马建伟
  • 11篇郑瑞娟
  • 10篇宋晓娜
  • 10篇刘刚
  • 9篇高社干
  • 9篇张明川
  • 9篇郑林涛
  • 9篇杨绿溪
  • 9篇刘珊中
  • 9篇普杰信
  • 8篇吴庆涛
  • 8篇李春国
  • 8篇徐兴元
  • 7篇宋康
  • 7篇杨春蕾

传媒

  • 72篇山西电子技术
  • 41篇河南科技大学...
  • 30篇计算机仿真
  • 27篇火力与指挥控...
  • 23篇计算机测量与...
  • 19篇计算机工程与...
  • 19篇科技风
  • 13篇计算机应用与...
  • 1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0篇信号处理
  • 10篇科学技术与工...
  • 10篇控制工程
  • 9篇电光与控制
  • 8篇通信学报
  • 8篇控制理论与应...
  • 8篇福建电脑
  • 8篇中国科教创新...
  • 7篇电视技术
  • 7篇计算机时代
  • 7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55篇2025
  • 59篇2024
  • 68篇2023
  • 54篇2022
  • 39篇2021
  • 49篇2020
  • 43篇2019
  • 46篇2018
  • 61篇2017
  • 52篇2016
  • 64篇2015
  • 47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17篇2008
  • 16篇2007
  • 11篇2006
7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有输入时滞的分数阶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带有输入时滞的分数阶线性时滞系统,考虑输出反馈控制问题。首先,设计分数阶状态预估器,将分数阶时滞系统转换为新的分数阶无时滞系统;然后,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最后,基于Reciprocal Projection引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以及相应的输出反馈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该输出反馈控制器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给出数值算例以说明文中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宋晓娜宋帅李东山
关键词:分数阶系统输入时滞输出反馈控制线性矩阵不等式
基于滑动权值经验模式分解的医学图像增强研究
2014年
医学影像设备由于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所成图像对比度较低。运用小波、超小波增强算法,由于基函数需预先设定,无法自适应分析局部特性,导致增强后图像引入较大的噪声,图像细节出现畸变。二维经验模式分解(BEMD)可以数据自驱动分析局部数据;但由于插值算法或极值的影响,分解分量存在斑块或斑点的缺陷,影响后续处理。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运用随局部数据自适应调整的滑动权值函数的滑动权值经验模式分解(SWEMD),解决了BEMD的缺陷。将SWEMD引入医学图像增强,并结合提出的非线性增强规则,能够更好地增强原始图像,增强图像的细节清晰无变形,对比度适中。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增强效果优于目前的图像增强算法。
梁灵飞章冲
关键词:经验模式分解图像增强
ISG-FHEV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有效提高ISG重度混合动力汽车(fu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ssisted by an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ISG-FHEV)发动机和电机驱动系统效率以及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设计了一种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equivalent consumption minimization strategy,ECMS);在分析ISG-FHEV功率分流模式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发动机和电机驱动系统效率,构建出包含发动机和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分配、ISG电机和主电机间的功率分配两个控制变量的整车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引入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pontryagin’s minimum principle,PMP)并加入电池SOC偏差控制确定等效因子;最后,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相比,发动机效率提高9%,ISG电机和主电机总效率提高11.4%,百公里耗油量降低9.98%。
周祥宋璐付主木宋书中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逻辑动态管理策略
2021年
本文针对一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推论的需求功率预测方法,进而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的逻辑动态管理策略。建立动态预测控制模型以优化系统的燃油消耗。基于ADVISOR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并充分利用电池的能量以更好的控制SOC的变化。
范艺凡杨惺幸董守鸿潘天泽
关键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型预测控制控制策略
智慧协同网络服务内容在传输路径上的缓存分配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智慧协同网络提出一种服务内容在传输路径上的缓存分配策略。该策略根据服务内容的流行度部署其在传输路径上的缓存位置,以求充分、高效地发挥网络缓存作用,进而提升网络的总体性能。所提分配策略分别在5层树型拓扑和由279个节点组成的真实网络拓扑中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策略在所测的性能参数中表现出色,就平均服务获取距离而言,较命名数据网络(NDN,named data nerworking)所使用的LCE(leave copy everywhere)策略,其性能提高20%以上。
冯博昊周华春张宏科张明川
分数阶统一混沌系统的非脆弱模糊控制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分数阶统一混沌系统,研究了非脆弱模糊控制。首先,基于T-S模糊建模理论,将分数阶统一混沌系统进行T-S模型重构;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分数阶统一混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给出以设定衰减率全局渐近稳定的稳定性分析条件;最后,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了能够镇定闭环系统的分数阶非脆弱模糊控制器。给出的3个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宋帅宋晓娜李东山
关键词:T-S模糊系统非脆弱控制模糊控制
小区间干扰利用的协作网络高效传输算法
2018年
针对多小区系统上下行业务流同时发送的场景,提出了利用相邻小区间干扰的窃听信号来提升多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了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低功耗要求,建立了多小区网络上下行业务流速率约束下,多天线中继总功率最小化的最优预编码设计数学模型,通过对该非凸问题的分析和推导,将其等价转化为二次型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QCQP,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利用半定松弛方法进行求解。仿真和分析表明,所提最优预编码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性能增益。
冀保峰邢冰冰李玉琦李春国李春国杨绿溪
关键词:最小均方误差
求解非光滑全局优化问题的单参数填充函数算法
2022年
提出了1个求解非光滑全局优化问题的填充函数方法。算法中构造的填充函数只包含1个参数,且此参数在迭代步骤中易调整。分析了该填充函数的一些理论性质,并提出了填充函数算法。数值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王伟祥孙广磊
关键词:全局极小点非线性方程组
基于Nesterov动量加速的ADMM译码算法
2025年
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因具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译码条件约束的几何结构,同时利用了消息传递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新型优化译码算法。通过在LP译码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引入惩罚项,基于ADMM的变量节点惩罚译码有效地减轻了非积分解,从而提高了误帧率(Frame Error Rate,FER)性能。尽管ADMM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其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对初始条件和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仍然限制了其在高维、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的进一步应用。特别是在LDPC线性规划译码过程中,ADMM的交替更新机制容易导致优化路径振荡,且在处理非精确约束时表现不佳。针对ADMM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将Nesterov动量加速方法与ADMM相结合,以解决ADMM对LDPC译码器错误修正能力和收敛效率的影响。算法通过动量项减少迭代次数将一个Nesterov加速格式从无约束复合优化问题推广到ADMM惩罚函数模型,利用ADMM算法将原问题的约束条件有效转化为目标函数的一部分,从而构造出无约束优化子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Nesterov加速技术对梯度下降迭代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仿真实验使用了三种不同码率的5G LDPC短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ADMM惩罚译码算法,所提出的基于动量加速的ADMM译码算法不仅有大约0.2 dB的信噪比增益,而且平均迭代次数也降低了20%左右,加快了收敛速度。
张冀陈安民冀保峰
关键词:梯度下降
基于节点亲密度和影响力的社交网络舆论形成模型被引量:9
2017年
针对舆论传播过程中个体交互的广泛性和个体社会影响力的差异性,在Hegselmann-Krause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交网络舆论形成模型。新模型通过引入个体间亲密度、人际相似性和交互强度等概念,对个体交互集合进行了扩展,并对影响力权重进行了合理量化,进而构建更切合实际的观点交互规则。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分析了模型主要参数在舆论演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信任阈值下,群体观点均能收敛到一致,形成舆论共识;且信任阈值越大,收敛时间越短;当信任阈值为0.2时,收敛时间仅为10。同时,扩大交互集合、提高人际相似性的作用强度会促进舆论共识的形成。此外,当无标度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平均度较高时,群体观点更容易产生趋同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舆论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对社会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具有指导作用。
张亚楠孙士保张京山尹立航闫晓龙
关键词:社交网络舆论形成亲密度
共7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