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
- 作品数:43 被引量:569H指数:10
- 相关作者:林毅林毅尹洪波杜垚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理学更多>>
- 翻译文本评价的新模式
- 2021年
- 针对翻译文本的字数、词频、笔画数等方面,探求翻译文本评价结果和文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字数、词频及笔画数均对评价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并可用回归方程准确表示出分数和变量(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为翻译评价提供更加可信的预测模型,为外语测评手段和翻译人才选拔提供依据。
- 刘振标范琳李亮张庆云
- 关键词:翻译文本影响因素
- 从《汉语语法论》两个版本看高名凯汉语语法理论的变化
- 2011年
- 《汉语语法论》是高名凯先生几部重要著作中的头一部,集中体现了他的汉语语法理论。该书成书于1945年,1948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了初版,1957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修订版。初版和修订版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修订版在四个大方面对初版内容进行增、删、改、换。从这样的内容取舍和扩充来看,高名凯先生汉语语法理论从《汉语语法论》初版到修订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变得更加体系化了,主要体现在对汉语构词法和词类划分的详细讨论和对汉语句法更加详细的阐述上。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高名凯先生也摈弃了一些错误或过时的内容,如"名词句"和"动词句"的划分。
- 段满福赵劲鹰
- 关键词:高名凯范畴论
- 语言学理论与汉外词典编纂被引量:2
- 2010年
- 语言学理论对汉外词典编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成语法的词库理论告诉我们词性标注的重要,配价理论为我们给词典配置用法模式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二语学习理论启示我们为词典配置负面语据的必要,语块理论使我们重新思考词目收录问题。辞书学界的专家学者,尤其是汉外词典编纂者应该与时俱进,研究相关语言学理论,及时利用汉语本体研究、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积极吸取国外二语学习词典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编写出更高水平的汉外词典,为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尹洪波
- 关键词:生成语法词性标注配价语法二语习得
- “不经常”和“经常不”的多维考察
- 2011年
- '不经常'和'经常不'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异同:在层次构造上,后接VP后,前者的结构为[[不[经常]]VP],后者的结构为[经常[不[VP]]]。在句法功能上,二者都能在VP前作状语,但前者自足性较强,并且具有谓词性,能作谓语、补语;后者由于没有自足性,则不可以。在对VP的选择限制(selectional restriction)上,二者一般都不能修饰表示属性、关系(一般都是非自主性的)、心理活动的动词、动词重叠形式和动量结构。不同的是:在非现实性的假设句中,前者可修饰动词重叠形式,后者不能;后者所修饰的VP,通常是那些按照常规应该经常发生或出现的事件或状态,前者无此限制。
- 尹洪波
- 关键词:句法功能
- 语气及相关概念被引量:5
- 2011年
- 在西方语言学界,语气(mood)是指动词为区别说话人对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事件或状态所持的不同态度而发生的形态变化,属语法范畴。情态(modality)是一个语义范畴,指说话者对某一命题、事件或状态等的信念或态度。语气是表达情态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非唯一手段。学界对二者及其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在语气名目下所研究的许多东西基本上都属于情态。汉语"语气词"所表达的不是"语气",而是"情态"。也许把汉语的句类看作是言语行为(speech acts)类比看作语气类更合适。从类型学的角度看,以言语行为类型为标准区分句类,比以语气区分句类更具普适性。至于口气,本文认为是超音段(super-segmental)性质的语音特征,如说话的高或低,轻或重,缓或急,严厉或温和等。
- 尹洪波
- 关键词:语气情态句类言语行为口气
- 探寻关系小句的共性:双中心语结构理论——《关系小句的句法——统一的分析方案》评介
- 2022年
- 1.引言从不同的角度,关系小句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次类。从句法角度可分为:中心语外置名词后关系小句、中心语外置名词前关系小句、中心语内置关系小句、双中心语关系小句、无中心语/自由关系小句、照应(correlative)关系小句、附接(adjoined)关系小句;从语义角度可分为:限定性关系小句、非限定性关系小句、量/最大化(amount/maximization)关系小句、类别指定(kind-defining)关系小句;从谓语是否为定式动词的角度可分为:定式关系小句、非定式关系小句,后者又包括不定式关系小句和分词关系小句;从关系小句与包含中心语的主句间整合程度的角度可分为:整合关系小句、非整合关系小句。202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Guglielmo Cinque的新著《关系小句的句法———统一的分析方案》(The Syntax of Relative Clauses:A Unified Analysis),对上述各类关系小句作出了统一的分析:它们都派生自一个共同结构———双中心语结构(double-headed structure)。
- 李所成尹洪波
- 关键词:关系小句非限定性中心语次类语义角度
- “并不”中“并”的功能被引量:14
- 2011年
- "并不"中的"并"最初表示协同,后来发展为表示总括,"否定"与"转折"语义上的逻辑关联,致使和"不"捆绑在一起的"并"语义上受"转折"的感染,"总括"义逐渐淡化,转折义不断强化,从而获得了表示转折的语法功能,最终"并不"词化为一个反预期标记。
- 尹洪波
- 关键词:总括反预期
- “物体—性状”认知框架及相关语法现象被引量:2
- 2011年
- "物体—性状"框架是人类认知框架中最为基本的一个。"很N"合格的必要条件是:第一,N必须具有可被激活的非单一的性状特征;第二,在已有的认知概念系统中,还未形成能够涵盖N的全部性状特征的概念。名词和形容词互转的语义基础是"物体—性状"之间相互关联。人类遵循"物体→性状"的认知顺序,该认知顺序投射到人类语言中,即为"名词——形容词"的发生顺序。
- 尹洪波
- 关键词:性状名词形容词
- 乔治莱考夫《小蓝皮书》评介
- 2014年
- 政治和语言密不可分。《小蓝皮书》是认知语言学奠基人乔治莱考夫将认知语义学理论用于政治话语解读的又一力作。全书共四章。本文逐章对内容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对全书进行了评价。
- 杜垚
-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政治话语
- 论布鲁纳语言哲学观及教育意义
- 2017年
- 布鲁纳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他所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发现学习、认知结构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但对他的语言哲学观却鲜有探析。研究发现,布鲁纳的语言哲学观是在西方哲学经历"语言转向"和西方心理学经历"认知转向"的大背景下形成的。该语言哲学观以语言发展的社会交互主义理论为基础,具有三个典型特征:第一,以意义生成为核心;第二,强调语言的立场标记;第三,强调语言与认知发展的互动关系。布鲁纳语言哲学观为当前教育发展提供两点重要启示:第一,教育的语言是文化创造的语言;第二,教育的语言应具有立场。
- 郑红莲
- 关键词:社会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