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
作品数:
17
被引量:1
H指数:1
相关作者:
杜凤海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艺术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机构
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发表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所获资助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艺术
2篇
文化科学
1篇
社会学
主题
2篇
山水
2篇
山水画
1篇
代文
1篇
营养
1篇
营养成分
1篇
展子虔
1篇
散文
1篇
山水画家
1篇
山水画作
1篇
山水画作品
1篇
赏析
1篇
视觉
1篇
视觉体验
1篇
品赏
1篇
作品赏析
1篇
文学
1篇
文学作品
1篇
衔接
1篇
衔接作用
1篇
现代文
机构
6篇
中央美术学院
2篇
北京大学
2篇
桂林旅游学院
1篇
甘肃省政协
1篇
中国美术家协...
1篇
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
2篇
许华新
1篇
马刚
传媒
1篇
东方艺术
1篇
美术观察
1篇
中国书画
1篇
陇东学院学报
1篇
记者观察(中...
1篇
收藏与投资
年份
1篇
2021
1篇
2020
1篇
2019
1篇
2017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从顾恺之《洛神赋》到荆浩《匡庐图》看山水画的发展与辨伪
被引量:1
2020年
四五世纪时,山水画开始独立存在,艺术家开始把对人的兴趣转移到自然上;这种转移在11世纪以动人心魄的上水巨制宣告成功完成。观看存世最早的山水片段——东晋顾恺之《洛神赋》中的“自然”场景,和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的局部与全貌。从后代人的眼光来品评那个阶段的技术,确实只能用拙朴来形容。从隋展子虔《游春图》到唐·李思训的绢本《江帆楼阁图》,再到思训子李昭道的纸本《明皇幸蜀图》(有学者推测这些存世作品都有可能是十一世纪摹本,但我觉这已足以说明问题),可以看到绘画能力和技巧的明显进步。
范琛
关键词:
展子虔
《洛神赋》
李昭道
《游春图》
山水画
创作感言
2017年
就创作观念而言.我不赞成将视野阈于画种之中来探讨发展的可能性。在视觉极大丰富的今天.一切营养成分我都想贪婪咀嚼.视而不见,那是鸵鸟的心态。但也还是因为当今被极大丰富了的视觉体验,
范琛
关键词:
感言
视觉体验
营养成分
江山如玉
2012年
不知何时,我的心与玉结上了缘。深深喜欢它的天然、纯净、晶莹剔透,特别是它水汪汪的硬度和铿锵作响的柔润。
许华新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论写生在山水画临摹与创作中的衔接作用
2013年
回顾中国山水画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山水画家尽管有着高超的传统笔墨功夫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但由于忽视写生,而创作不出生动、感人的山水画作品来。清代以“四王”为代表的摹古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摹古派画家力求做到笔笔有来历,但由于他们完全沉浸于古人的思想、
许华新
关键词:
山水画家
写生
衔接
临摹
山水画作品
传统笔墨
马刚作品
2021年
马刚
杜凤海作品赏析
2019年
杜凤海
关键词:
作品赏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