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209 被引量:546H指数:10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8篇生物学
  • 49篇文化科学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农业科学
  • 21篇医药卫生
  • 13篇社会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篇教学
  • 15篇生物学
  • 13篇教育
  • 13篇红曲
  • 12篇红曲菌
  • 11篇色素
  • 10篇师范
  • 9篇食品
  • 8篇蛋白
  • 8篇师范生
  • 8篇胁迫
  • 8篇基因
  • 7篇高中生
  • 7篇发酵
  • 6篇荧光
  • 6篇中学生
  • 6篇课堂
  • 6篇活性
  • 6篇高中生物
  • 6篇高校

机构

  • 197篇湖北师范大学
  • 18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湖北工业大学
  • 4篇浙江恒通生物...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2篇中国食品发酵...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黄石市蔬菜科...
  • 2篇四川省泸县第...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胡远亮
  • 8篇梁运祥
  • 4篇赵述淼
  • 4篇毕永红
  • 3篇龚永生
  • 3篇宋高飞
  • 2篇陈福生
  • 2篇孙慧
  • 2篇胡咏梅
  • 2篇江伟
  • 2篇韩兴林
  • 2篇米武娟
  • 1篇宾石玉
  • 1篇隋晓云
  • 1篇黄求应
  • 1篇林刚
  • 1篇王丽华
  • 1篇袁继红
  • 1篇雷朝亮
  • 1篇邵彦春

传媒

  • 66篇湖北师范大学...
  • 6篇中学生物教学
  • 5篇中国酿造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化学与生物工...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湖北师范大学...
  • 4篇学生·家长·...
  • 3篇山东化工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食品工业
  • 3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食用菌

年份

  • 10篇2025
  • 17篇2024
  • 20篇2023
  • 20篇2022
  • 40篇2021
  • 23篇2020
  • 17篇2019
  • 18篇2018
  • 22篇2017
  • 10篇2016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老而充满魅力的红曲菌被引量:9
2023年
红曲菌(Monascus spp.)又称红曲霉,是我国传统特色的药食同源发酵微生物.红曲菌可产生天然食品着色剂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降血脂成分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以及丰富的淀粉酶和酯化酶等酶系,红曲菌的发酵产品红曲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应用历史.但是某些红曲菌株也可产生真菌毒素桔霉素(citrinin,CIT),污染红曲产品,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人员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经解决了红曲产品中CIT污染的问题,关于MPs、MK和CIT等红曲菌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研究还发现,红曲菌具有独特的繁殖调控机制以及对光照和磁场(光磁)的感应机理.本文系统梳理了近30年来所取得的关于红曲菌独特繁殖调控与光磁感应机理,以及MPs、MK和CIT等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红曲菌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阐述了红曲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李牧李利冯艳丽陈万平何毅刘姣雷鸣刘庆培邵彦春陈福生
关键词:红曲菌食品发酵次级代谢产物繁殖
粗甘油及分析纯甘油用于红曲菌产莫纳可林K及色素的对比被引量:8
2017年
红曲菌(Monascus spp.)是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药食两用微生物资源。它的主要代谢产物包括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及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等。前期研究表明,甘油可促进红曲菌产MK和MPs。以高产MK和MPs但不产桔霉素的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MS-1为实验菌株,对比分析不同来源粗甘油和分析纯甘油对红曲菌生长及产MK和MP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分析纯甘油可促进红曲菌产MK及MPs。当分析纯甘油添加量分别达到6%和3%时,MK和MPs的产量可达到最高,且MK和MPs的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57倍和1.53倍。当添加6%的纯度为90%的脂肪醇粗甘油时,MK及MPs的产量可达到最高(p<0.05),且其同系物的种类均多于对照及添加分析纯甘油的样品。在液态发酵中,添加40 g/L的不同来源粗甘油及分析纯甘油后,均可显著降低发酵液的p H并显著提高生物量(p<0.05)。当添加90%生物柴油粗甘油和90%脂肪醇粗甘油时,MK及MPs的产量均显著增加且达到最高(p<0.05),分别是对照的11.57倍和11.08倍。MK及MPs的同系物种类相比对照均有所增加。
赵薇周雨辛卢绍闯胡琳慧冯艳丽
关键词:粗甘油红曲色素
紫苏种子中α-亚麻酸积累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克隆
2025年
为深入研究α-亚麻酸积累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以高α-亚麻酸含量紫苏品种43号为研究对象,选取油脂合成相关的6个关键酶基因,以茎为对照,利用qRT-PCR技术筛选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显著增高的关键基因。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紫苏中进行克隆。研究结果明确了候选基因PfFAD 3和PfFAD7基因是参与紫苏种子中α-亚麻酸积累的关键基因,并解析了PfFAD3和PfFAD7氨基酸及蛋白结构及与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耿鑫鑫周讯杨凤琳王力军王颖郭平安陈亮
关键词:紫苏Α-亚麻酸候选基因荧光定量PCR
教育实习对实习生教学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基于H师范大学的研究
2024年
教育实习是实习生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实习生教育实习过程中教学认知及实践能力动态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此背景下,收集了H师范大学实习生教育实习期间的教案和授课视频并进行评分。研究表明,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学认知能力的教学过程维度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维度多次获得显著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师素质维度并未获得显著提升。整体而言,实习生的教学认知及实践能力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整体得到显著提升,且各能力维度间普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各维度提升不均衡。总体而言,H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是成功的,有效提升了实习生的教学认知及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为H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开展提出建议。
李刚华周家昌尹玉婷王明
关键词:教育实习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黄石市大冶湖以北地区的红火蚁巢群分布研究
2025年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出现红火蚁入侵,危害地蚁群及居民安全。对其巢群分布研究有助于对红火蚁入侵危害等级和分布范围,并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测量巢穴尺寸,采集样品并运用空间分析估计巢群分布。结果表明该地区出现红火蚁四级入侵,活动巢穴密度每100 m^(2)1.14个,蚁丘表面基部面积和221.03 m^(2).大冶湖兴隆咀堤和奥体大道绿化带存在连续分布的红火蚁巢穴,并存在向两端延长和北部扩散的风险。
张良胡旖煊吴文锋张龄张乐源张冯严李刚华
关键词:红火蚁生物入侵
镉胁迫对番茄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5年
镉是对农作物及果蔬的产量和品质具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之一。为探究镉胁迫对番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黄贵妃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其在50μmol·L^(-1)的镉胁迫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表型、株高、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经镉处理后,番茄根和地上部的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受到极显著抑制;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升高,而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SlPBGD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SlSGR2、SlChlase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植物螯合肽合成酶相关基因SlPCS1和ABC转运蛋白相关基因SlABCC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这表明镉胁迫会破坏黄贵妃樱桃番茄中的叶绿素,以及导致番茄幼苗发生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对植株造成伤害,影响其生长发育;此外,番茄可以通过提高SlSGR2、SlPCS1和SlABCC3的表达水平,以及提高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来抵御镉胁迫带来的损伤。
付珊李影刘霏田松洲刘甜甜孙雨欣卢春艳郭平安陈亮
关键词:镉胁迫番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
多年生黑麦草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鉴定
2025年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常用手段之一。构建高温处理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能为后续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究多年生黑麦草耐高温功能基因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撑。以高温处理不同时段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为材料,分别提取总RNA后进行等量混合,使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合成cDNA,再通过胞内同源重组在酵母菌株Y187中构建了高温处理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所构文库转化效率为1.15×10^(5) CFU/μg,文库滴度为1.43×10^(7) CFU/mL,重组率为100%,说明本文库质量合格,可以用于后续酵母文库筛选。
刘致浩胡超黎韩薇郭雅董烨平
关键词:多年生黑麦草酵母双杂交技术CDNA文库高温
H_2O_2对惠氏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以惠氏微囊藻为实验材料,研究H_2O_2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藻细胞密度与645nm波长处吸光值成正比关系,回归方程为y=441.13x-0.52,R2=0.99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H_2O_2浓度上升,惠氏微囊藻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增后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H_2O_2对惠氏微囊藻72h半效致死浓度为1.11×10-2mmol/L.
邱昌恩王卫东
关键词:H2O2EC50生理特性
黄石市区园林白蚁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2015~2016年对湖北师范大学校园、白马山公园、柯尔山公园、团城山公园、青龙山及大屋湾附近的园林白蚁种类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黄石市区园林树木的白蚁共有2科4属5种。在明确危害种类和危害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黄石市园林白蚁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刚华冯旗叶果鲁冲董昌金
食品化学实验“分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
2025年
从传统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工程教育认证和金课建设的要求2个方面,分析了湖北师范大学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湖北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为重点,构建了“分层+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学科竞赛成绩、科研训练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总结了新型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倪明张润锋李京京刘焕李煜林
关键词: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个性化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