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 作品数:1,976 被引量:3,186 H指数:18 相关作者: 吴开晋 钱曾怡 张世磊 王云芳 叶杨曦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更多>>
莫言小说的幻觉叙事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会议厅门外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及颁奖词。1诺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为“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2(将幻觉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之后中国的许多报道和评论却多把hallucinatory realism(幻觉现实主义)误译为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 巩晓悦关键词:莫言小说 叙事研究 幻觉 魔幻现实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MAGIC 生态智慧C及其新关键词“共生” 被引量:2 2018年 要将“基于生态智慧的城乡生态实践”这个课题不断推向深入,前提是不断加深对于“生态智慧”的理解和理论提炼.每个独立思考的学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生态智慧学说.我自2013年以来倡导的“生态智慧C”(Ecosophy C)主要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它最初包括8个以C开头的英语关键词,用汉语来表达就是中国文化、儒学、存有的连续性、生生、程颢、通物、共同体和文弊,其思路与理论内涵是:以生态学关键词共同体(Community)为科学基础,从中国传统“天地人三才”学说中提炼出“人生天地间”这一哲学存在论命题,认为“天地”(自然)是孕育人及其文化创造的母体,人的使命应该是“辅天地之自然而不敢为”“赞天地之化育”,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伦理准则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与万物之间可以发生“感而遂通”的关系,这就是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审美”的本源,也就是“适当的自然审美”的基础. 程相占关键词:生态智慧 关键词 自然审美 中国文化 文化创造 伦理准则 中国政治题材电视剧的美学新探索——《县委大院》现实主义创作面面观 2023年 电视剧《县委大院》以散点透视的叙事手法、突出时代性和人民性的主题意旨、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集中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县域治理所取得的进步,塑造了一群坚守基层岗位、坚持执政为民治理理念的基层干部形象,广泛展现了我国广大乡镇与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相关社会议题的艺术思考。《县委大院》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为政治题材剧如何表现中国基层治理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刘世浩关键词:县域治理 三重主题及其完成:关于库切之《耻》 被引量:22 2006年 小说《耻》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代表作。对于这部作品的主题,诸多中国论者认识不一,各持一说。论文对已有的“八说”一一作出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耻》具现代含义的“三重主题”的观点———人与历史之关系、人之孤独与困境、生命的体认与哀痛———并予以具体证明。论文同时对《耻》之主题得以完成的艺术原因及其启示作了具体的讨论与归结,认为:《耻》是传统小说形式与现代性主题精妙结合的成功范例。 仵从巨 范蕊关键词:《耻》 主题 聊斋·悼红·小说·政治 2007年 “红楼聊斋一脉承”(之一) 2006年初秋。著名红学家蔡义江教授到济南参加“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研讨会”时,与笔者闲话:“你发现没有,蒲松龄比曹雪芹有学问?”我回答:“是的,但曹雪芹比蒲松龄有读者。”这是为什么?我想,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曹雪芹站在蒲松龄肩上。我甚至按神鬼狐妖思路想像“中国小说之魂”的游弋:它先附在蒲松龄身上.经历了贫寒人生。回到人生轮回处,感悟人生犹未足,想尝试钟呜鼎食的活法,于是。飘荡到江宁织造府,落草为曹雪芹。写小说之好,再世不变,但要换种写法.像晨钟暮鼓一样为更多的人所知的写法,不再写文言短篇小说,而写白话长篇小说。于是,百年之中,中国两部最杰出的小说相继问世。 马瑞芳关键词:中国小说 聊斋 政治 文言短篇小说 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笺释衍说 2022年 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小说文本。《赤鸠》篇简文中,“孰洀吾羹”的“洀”字,当根据战国文字的相关研究成果释读为“偷”;“汤乃”后之字当释读为“祟”,作祟之义;所谓“心疾”的合文,当根据甲骨文例释读为“疾心”的合文。《赤鸠》篇提供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小说经典文本实例,是一篇脱胎于神话与古史传说的小说;文本记载可以反映出当时民众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篇章内容所体现的道德教化意义,似乎已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侯乃峰关键词:清华简 古代小说 《红楼梦》叙事空白谫论 2022年 《红楼梦》之所以能在中国小说史上永居巅峰,历久不衰,其原因之一便是它所具有的丰富意蕴与充满言外之意的表现技巧,而叙事空白是实现这一特点的重要途径。空白是为了呈现文本中不好表现、不该表现的信息,或在有限的文本中呈现更多的信息,让叙事取得更好的效果。《红楼梦》的叙事空白主要表现在结构、时序、视角、语式等方面,其成因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叙述形式的缺失或作者基于叙事策略的考虑,由此也使得叙事空白在《红楼梦》中呈现出文本意义的增值、强大的修辞功能、丰富的美学蕴涵、激发阅读的兴趣等不同层面的多重价值。 樊庆彦 杨娅关键词:红楼梦 审美价值 聚焦民族历史图景,寻觅人性秘境之光——2021年山东长篇小说创作观察 2022年 2021年度山东长篇小说以积极的发展态势稳步前进,在工业题材、重大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青春成长题材、历史神话题材等诸多领域遍地开花,作品聚焦民族历史发展图景,书写奋斗的人民史诗,探寻人性多重困境,揭露暗潮涌动的灵魂隐秘。作品在现实书写、先锋试验、讲述故事、“两创”实践等维度彰显了不俗的功力,深入挖掘时代巨变中的中国故事,寻觅个体沉浮中的歌与光,建构具有现实精神、人性关怀与审美观照的山东文学的新格局、新气象。 史建国 钱瑶瑶关键词:长篇小说 现实题材 音变的方向与速率——山东桓台方言声调变异的个案研究 2025年 声调变异是社会语音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山东桓台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沧惠片章桓小片,传统方言调查认为桓台方言的阳平上是一个高平调,调值记为/55/。董文琪和刘文(2021)研究表明阳平上并非一个典型的高平调,其调型在老派和新派中存在变异。文章通过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考察桓台方言阳平上的变异情况。声学分析显示阳平上的音高曲线存在下降趋势,且老派降幅大于新派。此外,在音高分布上,阳平上与去声、入声存在部分重叠。感知方面,辨认实验和区分实验显示阳平上与去声之间为范畴感知模式,阳平上与入声之间为准范畴感知模式。据平调的感知判定方案,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去声,阳平上在调型上更接近入声。结合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结果,在演变速率上,新派快于老派,女性快于男性;在演变方向上,阳平上的调型总体从降变为平,新派发音尤其是新派女性发音的阳平上已更接近平调。最后,结合分散理论,文章认为母语者为了实现正处于变异之中的阳平上与系统中其他声调的区分,在不同声调对立中采取了不同的区分策略。 刘文 董文琪关键词:音变 声学分析 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启示 2006年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的家世渊源、复杂的爱情经历、与新文学的关系以及张爱玲的作品来反观张爱玲的艺术及人生,从而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启示即对人类的宽广深厚的悲悯与关怀。 张毅关键词:艺术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