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品数:787 被引量:3,959H指数:26
相关作者:雷毅雄宾晓农李芳健肖德生王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40篇期刊文章
  • 1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9篇医药卫生
  • 77篇文化科学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哲学宗教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14篇理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政治法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7篇细胞
  • 44篇教学
  • 42篇影响因素
  • 41篇卫生服务
  • 40篇社区卫生
  • 34篇肿瘤
  • 33篇健康
  • 32篇社区卫生服务
  • 31篇上皮
  • 31篇老年
  • 30篇医生
  • 29篇肺癌
  • 27篇支气管
  • 25篇RNA
  • 23篇血压
  • 23篇炎症
  • 23篇基因
  • 22篇课程
  • 21篇环状
  • 19篇蛋白

机构

  • 763篇广州医科大学
  • 55篇广东省职业病...
  • 38篇广州市疾病预...
  • 38篇南方医科大学
  • 32篇中山大学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0篇广州市妇女儿...
  • 20篇广东药科大学
  • 1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3篇广州市第一人...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1篇广东省人民医...
  • 9篇河南大学
  • 9篇广州市第十二...
  • 7篇暨南大学
  • 7篇山西省肿瘤医...
  • 7篇青岛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73篇王家骥
  • 56篇周志衡
  • 17篇陈春林
  • 17篇刘萍
  • 17篇郎景和
  • 16篇王培席
  • 15篇张立威
  • 15篇肖瑶
  • 15篇陈骁熠
  • 15篇雷毅雄
  • 14篇严茂胜
  • 13篇余昌泽
  • 13篇张冬莹
  • 13篇黄翔
  • 12篇王心旺
  • 10篇李瑞姣
  • 10篇赖秀娟
  • 10篇王皓翔
  • 7篇段慧
  • 7篇黄婉霞

传媒

  • 4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7篇中国职业医学
  • 19篇中国学校卫生
  • 15篇广州医药
  • 15篇中国实用妇科...
  • 14篇中华全科医学
  • 12篇中国初级卫生...
  • 12篇广东医学
  • 1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0篇中国工业医学...
  • 10篇中华疾病控制...
  • 9篇中国医学创新
  • 8篇环境与健康杂...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8篇中国卫生统计
  • 8篇现代食品科技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7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32篇2025
  • 73篇2024
  • 78篇2023
  • 53篇2022
  • 60篇2021
  • 55篇2020
  • 80篇2019
  • 43篇2018
  • 72篇2017
  • 53篇2016
  • 65篇2015
  • 76篇2014
  • 23篇2013
7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射线通过线粒体途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放射杀伤肿瘤细胞是癌症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本研究探索?射线除直接攻击DNA和蛋白外,经线粒体途径杀伤肿瘤细胞的新机制。材料与方法 HeLa细胞经8Gy60Co-?射线照射后,JC-1染色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对线粒体膜电...
谢颖刘一可刘晓丹周平坤
关键词:电离辐射线粒体能量代谢
文献传递
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结构维度的探索性与验证性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索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的结构维度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76名社区卫生人员作为调查对象.2014年4-5月,对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预调查采用初始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量表,共发放问卷186份,得到有效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为93.5%;正式调查采用正式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量表,共发放问卷190份,得到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94.2%.对回收的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双录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由专注工作、心理认同、团队意识及奉献精神四个公因子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192%.二阶四维度模型拟合指数调整卡方(x2/df)为1.54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5,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2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43,增量拟合指数(IFI)为0.945.量表总体和各维度的Cmnbach'sα系数为0.776 ~0.906;每个项目与所在维度的相关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系数为0.753~ 0.876.结论 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专注工作、心理认同、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编制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敬业度.
张立威黄婉霞王家骥
关键词:敬业度社区卫生人员结构方程模型
广州市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认知与接种意愿调查被引量:61
2021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居民对新冠疫苗的认知、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新冠疫苗在居民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居民进行电话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居民新冠疫苗知晓率为83.60%(836/1000),79.16%(547/691)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年龄≥40岁(OR=0.524,95%CI:0.291~0.943,P=0.031)、未曾自费接种(OR=1.456,95%CI:1.030~2.059,P=0.033)是影响居民疫苗知晓率的因素;女性(OR=0.657,95%CI:0.422~0.978,P=0.038)、未曾自费接种(OR=1.850,95%CI:1.249~2.740,P=0.002)是影响居民接种意愿的因素,疫苗无副作用(OR=0.504,95%CI:0.298~0.853,P=0.011)和不清楚疫苗有效期(OR=10.074,95%CI:4.105~24.724,P=0.031)是居民不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居民对新冠疫苗知晓度高、接种意愿强,但疫苗上市后立即接种的积极性低、认知尚匮乏,建议加强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王志伟李智黄惠民杨智聪吕嘉春
关键词:影响因素
大亚湾核电基地周边居民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4年
核电站采用核燃料发电,具有技术新、安全、环保、高效等特点,有调查发现,居住在核电站周边的居民对核电站安全性的评价并不高,对他们来讲,核电站是可能的心理应激源,但有关核电站周边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国内鲜有文献报道.
王超何坚荣李莉周志衡王家骥胡勤芳
关键词:抑郁症状心理健康状况核电站心理应激源安全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预防医学本科实习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价广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改革模式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修订实习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始,广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深度沉浸式毕业实习新方案,并通过对2019届毕业生(旧方案)和2020届毕业生(新方案)线上满意度调查和访谈,对比两届学生的实习认知、实习管理情况、以及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届毕业生的实习期望、实习态度以及对总体实习效果的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与2019届毕业生相比,2020届毕业生在实习中有更多机会进行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20.5%vs 41.7%,P<0.05),专题实习时长更为充足(44.9%vs 74.5%, P<0.05)。关于总体实习评价,与2019届相比,2020届认为实践操作机会较多(39.7%vs 62.7%,P<0.05)。两届毕业生的实习期望、实习态度、以及对总体实习效果的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专题访谈中,2020届12位受访毕业生全都支持实施实习新模式。结论新冠疫情期间在线实习影响了总体实习效果。但是以学生为中心、深度沉浸式毕业实习模式,有助于深入学习和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赵晶练玉银杨巧媛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337名青春期学生体格发育及膳食营养现况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青春期男女学生体格发育及膳食营养现况。方法对337人(平均年龄13.6岁)开展现况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通过膳食问卷调查膳食热量及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男生的身高显著高于女生(P<0.05),男、女生体重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BMI标准判定,营养状况正常的学生比例为59.0%,男生营养状况正常的学生达到57.8%,女生为59.9%。男、女生营养状况是消瘦的分别为24.3%和26.3%;男、女生分别有17.9%和13.8%属于超重和肥胖。男生的总能量摄入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女生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没有人达到RNI/AI值(推荐摄入量),男生蛋白质和总能量摄入量分别只有4.2%和1.8%的人达到RNI值。走读生的体重显著高于寄宿生(P<0.05);走读生营养状况正常比例为63.1%,而寄宿生仅为53.9%;走读生的总能量摄入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寄宿生(P<0.05)。结论北京市青春期学生体格发育和营养素摄入情况不理想,体重不足、肥胖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王晓燕刘爱玲张倩潘慧胡小琪马冠生
关键词:青春期体格发育膳食营养
建筑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是建筑工人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其患病率较高,累及建筑工人数量庞大,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导致缺勤和沉重的疾病负担。建筑工人罹患WMSDs的主要部位有下背/腰部、颈部、肩部、膝部、肘部和手/腕部等,且大多数患者为多部位并发WMSDs;各部位WMSDs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以下背/腰部最常见。建筑工人罹患WMSDs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年龄、工龄、性别、吸烟情况、睡眠习惯、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等)、职业因素(工作负荷、工种、工作姿势、工作组织与管理、工作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3大类。WMSDs患病情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WMSDs的预防控制,三级预防是关键,尤其应以病因预防为主。我国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建筑工人的需求量大;亟待开展针对建筑工人的WMSDs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研究,指导制定相关WMSDs防治控制的指南和相关措施。
王泽欣张丹英何智鹏张文乐何雄大
关键词:建筑工人患病率影响因素
社区多重慢病与健康管理被引量:5
2015年
环境、人口、及经济转型带来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头号健康威胁。多重病的患病率近年来稳步上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医疗服务因素及生活方式相关。多重慢病患者有更大的卫生保健需求。国际经验已经表明了初级卫生保健的巨大作用。加强初级保健下的社区健康管理可以带来更适宜、更有成效及更低成本的护理。面对来自于慢性疾病及多重病的新兴公共卫生问题,更需要加强多学科医疗保健服务模式下的社区健康管理。
王皓翔王家骥黄仰山黄至生Sian M GRIFFITHSStewart W MERCER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
慢性病对中国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影响被引量:36
2018年
目的了解慢性病对中国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影响,为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基线调查及2013年全国追踪调查中5 296名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情况相关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影响。结果 5 296名中国中老年人中,未患有慢性病者1 280例(24.17%),患1种慢性病者1 584例(29.91%),患2种慢性病者1 222例(23.07%),患≥3种慢性病者1 210例(22.85%)。随访时有1 172例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自理转变为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发病率为22.13%;其中,轻、中、重度功能受限分别为921、192、59例,分别占新发受限中老年人的78.58%、16.38%、5.04%;未患慢性病、患1种慢性病、患2种慢性病和患≥3种慢性病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发病率分别为15.86%、21.53%、23.98%和29.34%,随着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增多,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1.949,P <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经济状况等混杂因素后,与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相关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脑卒中、肾脏疾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和关节炎/风湿病(均P <0.05);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经济状况及其他慢性病患病等混杂因素后,与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相关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肾脏疾病和关节炎/风湿病(均P <0.05)。结论慢性病的数量和种类均与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相关,重点加强高血压、肾脏疾病和关节炎/风湿病等特定慢性病的管理,将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发生风险。
戴玲燕马金香陶涛
关键词:慢性病影响因素中老年人
基于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我国成人尿石症影响因素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尿石症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随机抽7个省/直辖市,14个区/县的11个社区和19个自然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泌尿系超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等。结果有效问卷9 310例中,尿石症患者1 447例,患病率为15. 5%(1 447/9 310);在14个地区之间的患病率有差异(χ~2=711. 523,P <0. 001),最低为山西农村(0. 76%),最高为广东农村(35. 99%)。零模型结果显示各地区尿石症患病有统计学聚集性(t=2. 48,P=0. 027),且组内相关系数ICC=48. 74%。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男性(OR=1. 235,95%CI:1. 082~1. 411,P=0. 005)、年龄增长(OR=1. 101,95%CI:1. 047~1. 158,P=0. 001)、糖尿病史(OR=1. 411,95%CI:1. 192~1. 670,P=0. 001)、结石家族史(OR=1. 867,95%CI:1. 500~2. 323,P <0. 001)、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OR=1. 150,95%CI:1. 050~1. 260,P=0. 006)、饮咖啡(OR=1. 352,95%CI:1. 065~1. 716,P=0. 017)、饮碳酸饮料(OR=1. 547,95%CI:1. 203~1. 990,P=0. 002)等为尿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食醋酸(OR=0. 567,95%CI:0. 498~0. 645,P <0. 001)和适量食用豆类(OR=0. 726,95%CI:0. 628~0. 839,P <0. 001)等为尿石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尿石症患病具有地方聚集性,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影响尿石症的形成。
李宇斯曾国华麦赞林吴文起陶涛郭卓源李舒新马金香
关键词:尿石症影响因素
共7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