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品数:1,129 被引量:2,744H指数:20
相关作者:徐翔海力洪曾美月黎小锋黄美琴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4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7篇文化科学
  • 294篇艺术
  • 85篇经济管理
  • 46篇建筑科学
  • 4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社会学
  • 26篇文学
  • 25篇政治法律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医药卫生
  • 11篇历史地理
  • 9篇哲学宗教
  • 7篇语言文字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7篇媒体
  • 91篇电影
  • 88篇文化
  • 82篇媒介
  • 56篇新闻
  • 55篇新媒体
  • 55篇艺术
  • 55篇城市
  • 49篇社会
  • 46篇社交
  • 45篇网络
  • 42篇叙事
  • 40篇纪录片
  • 39篇广告
  • 33篇电视
  • 31篇教育
  • 30篇动画
  • 30篇教学
  • 25篇视频
  • 23篇影像

机构

  • 1,021篇同济大学
  • 26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辽宁大学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美术学院
  • 4篇东方卫视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3篇宾夕法尼亚州...
  • 3篇亳州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8篇徐翔
  • 25篇王冬冬
  • 19篇杨晓林
  • 12篇黎小锋
  • 9篇张玉
  • 9篇李麟学
  • 8篇伍江
  • 8篇柳珊
  • 7篇卞清
  • 6篇单琳琳
  • 6篇黄美琴
  • 6篇韩亚辉
  • 6篇张亚婷
  • 6篇陈立生
  • 5篇徐翔
  • 5篇梅明丽
  • 4篇李英春
  • 4篇谢耘耕
  • 4篇鞠薇
  • 4篇覃文忠

传媒

  • 36篇媒介批评
  • 35篇青年记者
  • 31篇新闻世界
  • 24篇科技传播
  • 21篇艺术与设计(...
  • 21篇视听
  • 21篇新媒体研究
  • 18篇东南传播
  • 17篇今传媒
  • 16篇同济大学学报...
  • 13篇当代电影
  • 13篇新闻大学
  • 12篇电影艺术
  • 12篇住宅科技
  • 12篇现代传播(中...
  • 1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0篇国际新闻界
  • 10篇新闻记者
  • 10篇艺术广角

年份

  • 48篇2025
  • 99篇2024
  • 95篇2023
  • 79篇2022
  • 98篇2021
  • 78篇2020
  • 63篇2019
  • 51篇2018
  • 45篇2017
  • 51篇2016
  • 50篇2015
  • 52篇2014
  • 44篇2013
  • 28篇2012
  • 21篇2011
  • 20篇2010
  • 28篇2009
  • 22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1,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业期刊介入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的作用路径与模式——新媒体时代学术纸媒发展的经验与思考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以建筑专业期刊这一典型学术纸质媒体的技术逻辑特性为切入点,从专业场域搭建、核心区域强化、话语特征构建、媒体人群体培育、批评模式塑造等方面,深度探究了专业期刊介入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的作用路径与模式,阐释专业期刊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参照,激发新媒体语境下专业期刊自身的困惑及对专业场域崭新作用等诸多思考。
支文军李凌燕
关键词:纸质媒体中国当代建筑建筑批评场域
论广告与时尚的融合
2005年
比较国内广告与国外广告的差距,为什么国外的广告比较容易让消费者所接受?为什么他们的画面就那么得细腻?国外的广告公司在做广告前,会进行详尽的调查,包括消费者调查和广告主的调查,在弄清楚消费双方的想法后,开始进行自己的广告制作。其次,国外的广告发展已经经历了100多年,其丰富的经验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无法可比的。
黄美琴
关键词:消费者调查潜在消费者下午茶
城市的毁灭与'似人的非人'--当代英国科幻电影中的'恐慌叙事'、他者的形象建构及其现实根源
从当代英国科幻电影中的“恐慌叙事”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对战争和恐怖主义袭击的担忧,以及英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孤立感和对英美同盟关系的反思。“恐慌叙事”中常见的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受到致命威胁而陷入恐慌中的场景,往往源自对战争和恐怖主...
鞠薇
关键词:科幻电影他者形象
《建党伟业》的受众市场解读
2011年
单从数字上看,《建党伟业》的受众群体无疑是庞大的。它不仅在广州创下了中国电影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而且日后要达到制片方8亿票房的预期估计也不是难事。这些将来都是可以写入电影史的。
柳珊
关键词:受众市场建党受众群体制片方电影史票房
优势富集效应——一种新的发展观被引量:16
2004年
本文发现并试图阐述一种全新的发展现象 :某一系统之成型和发展往往受制于优势富集效应 ,初始的随机变量可能会演化出登峰造极的后果 ,优势的积累将导致指数放大 ,并产生历史封闭现象。因此 ,进化和发展的有效策略就是争取在第一时间“突显”。在当今快速规模经济的时代 ,“先者生存”将成为企业、地区、国家发展的重要法则。
王健
叙事学视域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农民形象建构分析——以《山海情》为例
2025年
当今各类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呈现脸谱化、喜剧化、单薄化的趋势,启迪意义和思想价值逐渐消失。《山海情》作为一部典型的乡村题材电视剧,讲述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干部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该剧凭借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和技巧,塑造了真实丰满的农民群像,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叙事学视域下,该剧从叙事主题、叙事情节、视听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塑造了真实立体的农民形象。《山海情》让观众深刻理解传统乡土文化在时代裂变中的阵痛,并突破观念障碍与农民群体产生情感认同,有助于中国的乡村治理与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张玉丛怡
关键词:叙事学乡村题材农民形象
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分析——以校史剧创作为例
2018年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本课题试图从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入手,聚焦上海两所高校校史剧创作的实践,研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层面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王晓虹张艳丽魏亮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
国有企业“走出去”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2015年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到国计民生之本,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占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壮大自身及传播企业形象,是每一个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施宏
关键词:中国建材
微电影的特征、分类及传播被引量:18
2015年
微电影的特征可被概括为"少妙短巧",即内容较少、含义微妙、形式短小、构成精巧。中国当下媒体和社会认可度比较高的微电影有六种常见类型:广告微电影、宣教微电影、艺术微电影、恶搞微电影、科普微电影、校园微电影。微电影的传播是"病毒式的",可以用"无微不至"来概括,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碎片性与海量传播;二是传播的瞬时性与快速高效;三是互动性与选择性。
杨晓林
沉浸式与非沉浸式媒介的注意力恢复作用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在球幕与银幕中模拟自然环境,比较两者的注意力恢复作用。探讨沉浸式媒介中虚拟自然环境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3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施加压力进行引诱,进行注意力能力指标测量以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反应测试。实验组观看球幕自然影片,对照组观看银幕自然影片,两组观看影片后再次采集注意力数据。结果两组在观看自然影像后,注意力皆得到恢复,球幕组的注意力恢复效果更显著。结论较传统使用非沉浸式媒介模拟自然环境而言,利用沉浸式媒介能获得更显著的注意力恢复效果。在沉浸式媒介中,虚拟自然环境的应用实践值得深入研究。
李靖怡柳喆俊董华
共10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