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81 被引量:3,068H指数:26
相关作者:董晓波魏瑞江石立新李云川杨文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4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81篇天文地球
  • 109篇农业科学
  • 8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水利工程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气象
  • 55篇降水
  • 53篇气候
  • 33篇暴雨
  • 30篇温室
  • 30篇小麦
  • 29篇灾害
  • 28篇日光温室
  • 28篇光温
  • 26篇冬小麦
  • 23篇气溶胶
  • 23篇气象条件
  • 22篇污染
  • 20篇雷达
  • 20篇干旱
  • 18篇气候变化
  • 16篇气温
  • 16篇夏季
  • 14篇水汽
  • 10篇谱分布

机构

  • 479篇河北省气象与...
  • 108篇河北省气象科...
  • 94篇中国气象局
  • 53篇河北省人工影...
  • 51篇河北省气候中...
  • 50篇南京信息工程...
  • 36篇石家庄市气象...
  • 24篇中国气象科学...
  • 22篇唐山市气象局
  • 1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0篇保定市气象局
  • 10篇邢台市气象局
  • 10篇河北省气象灾...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 8篇邯郸市气象局
  • 8篇天津市气象台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省气象科...

作者

  • 45篇魏瑞江
  • 26篇王鑫
  • 26篇李春强
  • 25篇董晓波
  • 20篇孙玉稳
  • 20篇付桂琴
  • 20篇康西言
  • 19篇杨文霞
  • 18篇曲晓黎
  • 15篇赵春雷
  • 12篇张婧
  • 11篇胡向峰
  • 11篇张文宗
  • 11篇顾光芹
  • 10篇姚树然
  • 9篇李二杰
  • 9篇张迎新
  • 9篇袁淑杰
  • 8篇吕峰
  • 8篇车少静

传媒

  • 28篇干旱气象
  • 25篇气象与环境学...
  • 24篇气象
  • 19篇高原气象
  • 19篇气象科技
  • 15篇中国农业气象
  • 1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0篇气象学报
  • 10篇暴雨灾害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8篇应用气象学报
  • 8篇沙漠与绿洲气...
  • 8篇农业灾害研究
  • 7篇大气科学
  • 7篇热带气象学报
  • 7篇气象与环境科...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7篇2025
  • 49篇2024
  • 38篇2023
  • 40篇2022
  • 30篇2021
  • 28篇2020
  • 31篇2019
  • 15篇2018
  • 9篇2017
  • 13篇2016
  • 15篇2015
  • 22篇2014
  • 13篇2013
  • 21篇2012
  • 28篇2011
  • 36篇2010
  • 35篇2009
  • 9篇2008
4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2008年河北省雷电灾害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47
2010年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掌握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对做好雷电防御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根据2003-2008年河北省雷电灾害的统计结果,揭示了河北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原因,为全省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吴孟恒田艳婷崔海华史锋旗
关键词:雷电灾害统计分析
石家庄市周边秸杆焚烧导致云凝结核变化的特征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DMTCCN仪定点观测的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粒子浓度资料,对2007年6月11—13日石家庄市出现的一次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均十分差的灾害性极端天气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事件与周边地区焚烧秸杆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对流层中、高层维持的下沉气流,迫使烟雾聚集在近地面层而使得CCN粒子数相对增加;垂直湍流交换微弱抑制了近地面层烟雾的垂直扩散,从而加剧低能见度的恶化,并导致霾天气形成;逆温层的厚度和地面静风、风速偏小同样使形成的烟雾在特殊地形作用下聚集。
张晶郑有飞李云川侯瑞钦刘宏举董晓波
关键词:空气质量
干旱灾害对河北省苹果种植的风险评估
2025年
科学评估苹果关键生育期的干旱灾害风险,对降低苹果因旱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河北省气象资料、苹果种植资料、高程、河流密度和植被覆盖度等多源数据,通过分析干旱灾害发生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暴露性,系统评估了河北省苹果关键生育期的干旱灾害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苹果在萌芽—幼果期干旱发生概率最高,普遍超过60%,且以重旱和特旱为主。致灾因子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萌芽—幼果期>着色—成熟期>果实膨大期,其中西北部在各生育期均为危险性高值区。孕灾环境敏感性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承灾体暴露性在东部和南部局地相对较高。萌芽—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大于0.800的区域分别占比20.8%、8.7%和8.5%,且西北部在各生育期均为风险指数的高值区。苹果全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的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4.2%、27.2%、58.6%,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趋势。因此,需重点关注河北省西北部高风险区的干旱灾害防御工作,为苹果产业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聂振岭吴国明董航宇
关键词:苹果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生育期
京津冀近年干旱成因的水汽场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分析了中低层大气空中水汽场的逐月变化、时空分布及输送特征以及对京津冀地区近年干旱的影响,对开展该地区气候预测和安排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杨文霞李宏宇李宗涛房彬
关键词:干旱水汽场
基于深度学习的京津冀地区短时降水预报订正
2025年
基于2022-2024年汛期综合分析与短时临近预报系统(Integrated Nowcasting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ystem,INCA)降水预报以及京津冀降水观测数据,采用U-Net深度学习模型,结合TS评分和均方误差的加权函数作为损失函数,对3~12 h短时降水预报进行订正,开展包含降水季节特征、日变化特征、区域特征以及影响短时强降水的热力条件、动力条件在内的多种因子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多种因子影响的深度学习模型比单一因子深度学习模型对原始预报改进更明显,可提高所有量级降水的TS评分;3~12 h预报中,各量级降水的TS评分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0.07、0.06、0.06、0.03;预报技巧改进明显的空间范围随降水强度(R)增大而减小,对于R≥0.1 mm·h^(-1)和R≥5 mm·h^(-1)量级降水,京津冀大部分地区TS评分得到提升,对于R≥10 mm·h^(-1)和R≥20 mm·h^(-1)量级降水,京津冀东部地区TS评分得到提升.
王玉虹孔德璇朱寿鹏张南张南张珊徐焕
关键词:损失函数
气候适宜度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32
2019年
简要概述了国外在气候适宜度方面的研究现状,回顾了我国在气候适宜度方面的研究历程,将气候适宜度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研究的起步阶段、初步发展应用阶段及应用研究升温阶段。从气候适宜度模型的改进、气候适宜度应用的延伸及气候适宜度模型的发展3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在气候适宜度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角度及气候适宜度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立足作物生长模型的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立足特色农业的气候适宜度研究、立足气候变化的气候适宜度研究、立足不同理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和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研究等方面将是未来气候适宜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魏瑞江王鑫
关键词:气候适宜度作物
基于Hadoop的河北行业气象服务大数据云平台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全社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气象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数据平台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传统气象数据的存储和运算方式,难以同时高效支撑多个行业、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数据生产和传输要求。因此该方案基于Hadoop技术建设河北省行业气象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快速接收原始气象数据、通过插值等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时空降尺度、通过行业专项预报指标和模型快速计算相关气象服务产品,最终生成支撑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多领域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河北省构建气象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提升气象信息产业化发展以及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中杰李飞曲晓黎周朔
关键词:HADOOP大数据气象服务
唐山港海雾的环境要素特征和环流背景分析
2023年
利用唐山港2015—2019年海雾观测数据,综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2.5°×2.5°等压面资料和0.25°×0.25°的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分析了唐山港海雾的时间变化和海雾期间地面气象要素的特征,同时对海雾日数异常的年份和月份的环流形势、水汽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海雾集中出现在7月和10月—次年1月,且主要发生在凌晨—上午;风速在3级以内的偏南风和偏东风最有利于海雾的发生;当相对湿度超过90%时,唐山港的水平能见度很可能低于500 m;海雾发生期间水温大多低于20℃,水气温差超过5℃的情况约占一半;海雾发生在大气环流比较平直、近地层气压梯度小、风速整体偏弱的偏南风环境中,期间存在一个或多个逆温层,低空暖平流和弱垂直环流为大气增湿和逆温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唐山港海雾的年际变化与副热带高压有关,强度大、西脊点西伸且脊线位置偏北的副热带高压更有利于热带洋面暖湿气流的向北输送,平流水汽遇到冷的下垫面易形成海雾,在这样的环流背景下唐山港海雾日数会偏多,反之则偏少。
龙强王洪峰王洪峰刘跃周义人张洁新刘爽
关键词:能见度环流水汽
农作物气象条件定量评价技术导则
基于空间GIS的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电子沙盘系统设计与开发被引量:1
2018年
为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管理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设计开发了人工影响天气电子沙盘系统。系统基于国内自主研发的空间GIS平台EV-Globe,集成天津市高分遥感地理信息数据、人影信息数据以及气象监测数据,实现天津人影作业全域精细化三维地理场景的漫游展示,飞机、燃烧炉、火箭及高炮等人影作业工具的仿真模拟、展示与管理,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降雨量等气象信息空间可视化分析展示,实时或历史人影飞机作业状态管理查询以及作业过程空间可视化监控等功能,同时系统可实现基本空间GIS测量功能。系统的建设为天津人影业务完全三维空间GIS可视化和安全作业提供了保障。
孟辉孟辉宋薇靳瑞军
关键词:电子沙盘人工影响天气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