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8,900 被引量:37,545H指数:53
相关作者:施明恒仲兆平杨建刚殷勇高袁竹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13篇期刊文章
  • 1,885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4篇标准

领域

  • 2,52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5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23篇电气工程
  • 881篇化学工程
  • 771篇建筑科学
  • 558篇电子电信
  • 55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6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17篇理学
  • 228篇机械工程
  • 101篇经济管理
  • 89篇农业科学
  • 78篇医药卫生
  • 64篇文化科学
  • 57篇石油与天然气...
  • 54篇交通运输工程
  • 54篇核科学技术
  • 3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3篇天文地球
  • 29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30篇流化
  • 527篇流化床
  • 487篇数值模拟
  • 475篇值模拟
  • 469篇锅炉
  • 410篇燃烧
  • 387篇传热
  • 322篇发电
  • 292篇烟气
  • 287篇电厂
  • 281篇脱硫
  • 270篇燃煤
  • 268篇太阳能
  • 259篇热泵
  • 253篇污染
  • 234篇污水
  • 231篇空调
  • 215篇制冷
  • 215篇污泥
  • 211篇催化

机构

  • 8,815篇东南大学
  • 13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0篇南京工程学院
  • 71篇扬州大学
  • 59篇中国科学院
  • 56篇河海大学
  • 55篇南京工业大学
  • 50篇江苏方天电力...
  • 46篇江苏省环境科...
  • 44篇国家电网公司
  • 40篇清华大学
  • 40篇华北电力大学
  • 38篇南京理工大学
  • 29篇南京林业大学
  • 28篇南京大学
  • 27篇安徽工业大学
  • 27篇南京航空航天...
  • 26篇山东大学
  • 25篇江苏科技大学
  • 24篇解放军理工大...

作者

  • 493篇吕锡武
  • 477篇张小松
  • 401篇施明恒
  • 389篇王志功
  • 309篇赵长遂
  • 260篇金保升
  • 250篇仲兆平
  • 239篇徐治皋
  • 213篇陈晓平
  • 211篇陈振乾
  • 180篇王培红
  • 172篇段钰锋
  • 158篇袁竹林
  • 150篇司风琪
  • 136篇章名耀
  • 132篇徐益谦
  • 127篇杜垲
  • 127篇朱光灿
  • 122篇沈来宏
  • 118篇陈亚平

传媒

  • 689篇东南大学学报...
  • 294篇能源研究与利...
  • 285篇工程热物理学...
  • 284篇中国电机工程...
  • 280篇化工学报
  • 222篇热能动力工程
  • 187篇锅炉技术
  • 144篇建筑热能通风...
  • 141篇太阳能学报
  • 125篇工业控制计算...
  • 122篇发电设备
  • 117篇汽轮机技术
  • 110篇动力工程
  • 107篇Journa...
  • 101篇燃烧科学与技...
  • 94篇化工进展
  • 81篇中国给水排水
  • 80篇净水技术
  • 77篇动力工程学报
  • 74篇华东电力

年份

  • 154篇2025
  • 213篇2024
  • 202篇2023
  • 234篇2022
  • 194篇2021
  • 222篇2020
  • 237篇2019
  • 216篇2018
  • 228篇2017
  • 306篇2016
  • 267篇2015
  • 254篇2014
  • 332篇2013
  • 343篇2012
  • 411篇2011
  • 490篇2010
  • 569篇2009
  • 652篇2008
  • 519篇2007
  • 526篇2006
8,9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PS-X软件模拟的南河初雨调蓄池处理工艺评估与优化
2021年
该文以南京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丁树涵调蓄池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借助GPS-X软件开展南河初雨调蓄池处理工艺评估与优化。晴天和雨天工况调蓄池处理工艺运行情况模拟结果表明,COD主要由MBBR和二沉池单元去除,NH3-N、TSS和TP分别以MBBR、二沉池和二沉池化学除磷为主要单元去除。晴天和雨天两种工况曝气量对出水NH3-N影响模拟结果表明,23040 m3/d曝气量即可满足NH3-N排放要求。晴天和雨天工况转变对调蓄池处理工艺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雨天出水水质有所降低,处理水量增加会导致出水水质恶化,降低雨天工况进水量20%~50%可保证出水NH3-N和TSS满足排放要求。GPS-X软件模拟分析结果可为调蓄池处理工艺改进及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对工艺运行维护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周春峰符锐王伟陈志明姜娥梅吴磊
联合水洗-烘焙预处理对稻壳微波热解产品特性的影响
理技术能提高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品质.本文研究了联合水洗-烘焙预处理技术对稻壳微波热解的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水洗-烘焙预处理技术增加了固体产率,而减少了液体和气体的产率;联合预处理技术提高了稻壳微波热解液体产物和气...
张书平张理董庆熊源泉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稻壳微波热解产品品质
污泥深度脱水药剂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为了研究化学药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方法对污泥进行调质。通过测定污泥滤液和污泥固体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考察化学药剂添加量对EPS中蛋白质、多糖、DNA的影响。结果表明,向污泥中投加聚丙烯酰胺(PAM)...
王静黄瑛
关键词:污泥处理脱水性能化学药剂胞外聚合物
文献传递
风量配比和燃烧气氛对CFB煤燃烧影响的CFD模拟
针对东南大学自建的一台50kW多功能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采用基于颗粒动理学的双流体气固两相流动模型,耦合传热、煤热解、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等子模型,建立了CFB煤燃烧的综合模型,并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周骛赵长遂段伦博陈晓平刘道银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计算流体动力学
文献传递
燃煤烟气中汞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针对目前燃煤锅炉烟气中汞的排放状况,综述了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现有常规污染物控制设备对燃煤烟气中汞的脱除能力;探讨了活性炭、改性活性炭、飞灰、钙基吸附剂及一些新型吸附剂对汞的脱除效果;最后阐述了...
盂素丽段钰锋
关键词: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改性活性炭钙基吸附剂
文献传递
液体性质对气泡雾化液滴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改善气泡喷嘴雾化性能,利用基于液滴统计学的理想雾化理论模型研究了液体性质对气泡雾化液滴不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分析了气泡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动及喷口雾化状况,探究了雾化液滴产生不稳定现象的根本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气泡喷嘴雾化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且雾化下游场中不同粒径的液滴均表现出不稳定性.当喷嘴内部气液两相处于气泡流时,喷口处单个气泡的破裂可导致雾化下游场中液滴不稳定;当气液两相处于过渡流时,单个气泡、液体以及较长气柱交替流经喷口会造成气泡雾化液滴不稳定;当气液两相处于环状流时,液桥现象的存在致使雾化下游场液滴不稳定.增加牛顿流体的黏度或者降低非牛顿流体剪切变稀的强度能够有效降低雾化液滴的不稳定性.
刘猛段钰锋张铁男李华峰
关键词:气泡雾化稳定性非牛顿流体气液两相流
四角切圆炉三维流动模拟中减小伪扩散的新方法被引量:8
2001年
对于四角切圆炉内流场的模拟 ,采用常规的网格系统和差分格式通常会产生较严重的伪扩散 ,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个问题 ,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 ,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为此采用Huh提出的修正施主格式 ,即在实际物理扩散系数中扣除交叉扩散系数的方法来消除伪扩散 ,并以此对某四角切圆煤粉锅炉内的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完全合理的结果。
李彦鹏张强顾璠徐益谦
关键词:伪扩散
离心叶栅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1995年
离心叶栅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蔡体菁,王文琪,郁斌(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南京210018)关键词:离心叶栅,粒子轨迹,龙格-库塔方法。NUMERICALMODELINGFORGAS-SOLIDSFLOWSTHROUGHACENTRIFUGALCASC...
蔡体菁王文琪郁斌
关键词:数值模拟
16GHz CMOS4∶1分频器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TSM C 0.18μm标准CM O S工艺实现了一种4∶1分频器。测试结果表明,电源电压1.8 V,核心功耗18 mW。该分频器最高工作频率达到16 GH z。当单端输入信号为-10 dBm时,具有5.8 GH z的工作范围。该分频器可以应用于超高速光纤通信以及其它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刘丽王志功朱恩熊明珍章丽
关键词:分频器锁存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光纤通讯系统
中储式制粉系统出力在线监测软测量建模被引量:25
2007年
为降低球磨机制粉系统的制粉单耗,对制粉系统出力进行软测量建模研究。在建模过程中,针对软测量辅助变量选择难的问题,将混沌理论与灰熵关联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具有混沌特性的灰系统对象的软测量辅助变量选择方法,即混沌灰熵分析(GECA)法;为解决软测量模型在线校正问题,提出模型在线校正的新算法,以提高软测量模型的测量精度;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混沌灰熵分析支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PCA-ε-SVR)、主成分分析BP网络持向量机(GECA-ε-SVR)的制粉系统出力软测量建模。与主(PCA-BP)软测量模型相比较,GECA-ε-SVR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研究表明,文中所建立的软测量模型具有较高测量精度,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苏志刚王培红于向军吕震中
关键词:中储式制粉系统制粉出力软测量灰熵
共8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