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作品数:9,345 被引量:34,362H指数:44
- 相关作者:黎乐群苏丹柯李力黎丹戎梁嵘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应用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结合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癌预后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94例[其中30例接受全程同步放化疗(CCRT)]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的SCC-Ag水平。结果①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鳞癌阳性率最高(71.4%),腺癌亦有表达(20.0%),总灵敏度为67.0%(63/94);②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肿瘤的直径大小呈正相关性(P<0.05);③血清SCC-Ag≥4.00ng/mL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④在接受CCRT后,86.7%(26/30)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⑤在25例完全缓解的宫颈癌患者中,有96%(24/25)治疗后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清SCC-Ag的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黄玲莎李美琴黄文成
- 关键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
- EGCG对体外诱导小鼠Th17细胞的产生及促炎因子调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诱导小鼠Th17细胞的产生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肿瘤抑制因子(TNF)-α的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加入刺激体系诱导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活化分化成Th17细胞。设立对照组和不同剂量EGCG组(100、200、400 ng/mL),分别培养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IL-17、TNF-α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结果 EGCG能够抑制体外诱导的Th17细胞的产生,IL-17和TNF-α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均受到显著抑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EGCG可抑制体外诱导的小鼠Th17细胞产生,抑制IL-17和TNF-α的表达和分泌。
- 利基林沈筱芸易海梁新强容敏华唐艳萍罗小玲
- 关键词:TH1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健脾消积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0例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健脾消积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晚期胃癌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采用 MF或 FAM方案化疗 , ~ 期采用 FAM方案 , 期采用 MF方案。治疗组 (30例 )加用健脾消积汤治疗 ,疗程 2 8天。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为 2 6 .7% (95 %的可信区间为 10 .9%~ 4 2 .5 % ) ,较对照组 16 .7% (95 %的可信区间为 3.4 %~30 .0 % )为高 ;综合疗效未达到显著差异 (u=1.2 893,P=0 .1973) ;治疗组发生恶化的危险性较对照组为低 (OR=0 .4 9,95 %CI=0 .17~ 1.4 1) ;治疗组每治疗 6人 ,可较对照组减少 1例恶化患者 (NNT=6 ,95 % CI=2 .4~ 12 .6 )。两组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有明显差异 (u=2 .6 833,P=0 .0 0 86 ) ;治疗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脱发毒性反应 (χ2 =5 .4 5 4 5 ,P=0 .0 2 10 )
- 黄智芬黎汉忠张作军谭志强陆永奎陈闯施智严
- 关键词:晚期胃癌健脾消积汤化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 肿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138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肿瘤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见于肺癌、鼻咽癌、食管癌、卵巢癌、肝癌等患者;呼吸道、尿道、留置插管及皮肤等为多发部位;该菌对多黏菌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17%、11.6%、17.4%、23.2%、34.1%;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87.7%、81.9%、79.0%、73.9%、73.2%、72.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耐药现象严重,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
- 李晖陆一平梁艺华舒宏江宗蔚陈艳华李佩章
- 关键词:肿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 地塞米松联合热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热敷预防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2013年同期放化疗行PICC置管的鼻咽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泡导管后行PICC置管,置管后不给予热敷处理;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浸泡导管后行PICC置管,并常规进行热敷。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4%,对照组发生率为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热敷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好,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
- 韩忠秀唐忠敏
- 关键词:地塞米松热敷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
- 心率减速力检测在预测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在预测表阿霉素对恶性肿瘤患者心脏毒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用含表阿霉素方案化疗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化疗前后CK-MB、cTn I、动态心电图资料,根据计算出的DC值分为DC>4.5 ms组和DC≤4.5 ms组,对比两组含表阿霉素方案患者化疗前、化疗2、4个周期后CK-MB、cTn I水平及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计数。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DC≤4.5 ms组的血清CK-MB和cTnⅠ浓度与化疗前差值的均数高于DC>4.5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4个周期后DC≤4.5 ms组的平均心率、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计数与化疗前差值的均数高于DC>4.5 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DC≤4.5 ms组中23例患者c TnⅠ异常升高,且cTnⅠ升高患者与c TnⅠ正常患者在化疗前CK-MB和c TnⅠ浓度、平均心率、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 TnⅠ升高患者的DC值明显低于cTnⅠ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导致心脏毒性发生的风险随患者DC值下降而增加,化疗前检测DC值能较好地预测患者发生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风险。
- 俸艳英阳志军彭旭蒙一嫚凌虹
- 关键词:表阿霉素心脏毒性
- 雌激素受体α磷酸化位点突变体T224A和S559A的构建及其转录激活活性检测
- 2015年
- 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α(ERα)T224A和S559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及突变体生物活性的改变。方法:以pc DNA3-Flag-ERα为模板,通过重组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突变碱基,插入pc DNA3-Flag载体;将构建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ERα突变体的活性改变。结果:T224A和S559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在HEK293T细胞中得到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66×103。在无雌激素(E2)时,野生型ERα及T224A和S559A突变体的转录活性分别为空载体的1.94、1.49和1.84倍;在雌激素存在时,野生型ERα活性增强了1.57倍,T224A和S559A突变体活性分别增强了0.54和0.61倍。结论:224位Thr磷酸化修饰对ERα的活性起重要作用,且2个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受雌激素调控减弱。
- 陈伟周鹏宇朱永杰马胜利曹叶张萍萍何湘魏从文钟辉吴飞翔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磷酸化突变体雌激素转录激活活性
-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2020年
-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01月-2020年01月到本院乳腺外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共100人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对常规组学生运用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观察组学生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开展教学活动,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史书写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病史书写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下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习效果,该项教学模式可以推广运用。
- 谭虹虹李亭秀
-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PBL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
- 河豚毒素的毒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 2023年
-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之一,对人类的毒性比氰化物高约1200倍。作为一种典型的钠通道阻断剂,TTX对电压门控钠通道具有高度选择性,能特异性地与肌肉和神经细胞膜表面的钠通道受体结合,阻断钠离子在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中的流动,从而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递,抑制神经肌肉兴奋的传导,主要造成肌肉和神经瘫痪等生理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对不同钠离子通道的阻断可带来相应的治疗效果,在镇痛、麻醉、抗心律失常等方面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本文就TTX的毒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刘小玲莫颖禧
- 关键词:河豚毒素电压门控钠通道疼痛药物成瘾
-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
- 2005年
- 陈龙
- 关键词:乳腺癌适应证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