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89 被引量:313H指数:9
- 相关作者:沈谨陈尚林陈晓军郭莹陈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指标和方法综述被引量:16
- 2023年
- 预防接种服务是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推动中国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但仍面临着公众日益增长的预防接种服务需求与现有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本文综述了预防接种服务能力的概念、评估意义、指标和方法,为提升中国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 刘丽珺漆琪曹雷马千里张习习许长沙曹玲生叶家楷宋祎凡李力张肇南余文周
-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探讨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倾向的现况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宿迁市宿豫区和沐阳县各6所学校的2 373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15...
- 沈冲杨婷赵启慧陆慧沈谨施晓明倪川陈宏马涛刘巧
- 文献传递
- 宿迁市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试验结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宿迁市95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试验结果。方法同时使用免疫层析法(胶体硒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HIV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法)进行确证。结果初筛阳性标本953份经复检,817份呈阳性,复检阳性率为85.73%;确证阳性694份,确证阳性率为84.94%;不确定75份,占9.18%;阴性48份,占5.88%;确证阳性率最高的是疾控机构,为96.63%,采供血机构最低,仅50.70%,不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0.01)。不确定样品WB条带有9种,以gp160、p24及gp160+p24三种带型为主要(共占80.00%),gp160+p24和gp160+p24+p17两种带型阳转率较高,分别为60.00%和40.00%。结论HIV抗体初筛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对不确定标本,应加强随访,并引入核酸检测作为确证试验。
- 陈尚林王加龙葛莉
- 关键词: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确证试验核酸检测
- 2008-2014宿迁市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宿迁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变化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宿迁市2008-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宿迁市2008-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6149例,年均发病率118.46/10万;其中重症477例,死亡6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高峰为4-6月;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宿豫区、宿城区和泗洪县发病率较高,且重症率较高;男女性别比为1.76∶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96.77%,散居儿童占91.02%;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以散居儿童中3岁及以下儿童高发。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39.98%)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31.12%)共同主导流行,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比例(78.64%)明显高于普通病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2,P=0.00)。结论宿迁市手足口病在全市广泛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和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当前应着重加强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和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的监测力度,同时提高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诊断及救治能力。
- 许长沙朱伟光郑卫民郭莹王锦娟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 宿迁市1997年~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赵启慧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流行病学
- 2007~2011年宿迁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麻疹流行特征,为落实麻疹消除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7~2011年宿迁市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宿迁市5年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县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期为每年2~5月份,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3.28%。[结论]宿迁市麻疹控制工作距消除麻疹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应加大新生儿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应急免疫和强化免疫,提倡育龄期妇女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 窦彦蓉赵启慧陆敬忠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 宿迁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目前宿迁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和差距,提出优化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宿迁市疾控系统共有在编人员554人,整体队伍偏年轻化,年龄在36岁以下的占51.26%,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多为初级或无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84.84%,人才流失率为8.25%,全市疾控系统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人员占比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85.69,P值均<0.05)。结论宿迁市疾控系统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利用空编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缩小地区间差距。
- 于蕾袁亮仲生政杨冰沫陈晓军
- 关键词:疾控系统
- 一起HIV职业暴露的调查处理被引量:2
- 2007年
- 朱伟光
- 关键词:HIV艾滋病
- 2013~2015年宿迁市区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宿迁市市区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促进饮水质量的改善。方法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宿迁市区城市饮用水水质进行采样检测,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 2013~2015年共监测水样276份,合格率为71.38%。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94.44%、75.28%(P>0.05),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为57.50%,市区市政供水、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枯、丰水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游离余氯、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7.90%、89.86%。结论宿迁市市区城市饮用水水质状况一般,存在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
- 周海泓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 宿迁市2013-2015年成蚊密度监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掌握宿迁市蚊虫密度、种群以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宿迁市成蚊密度,并对2013-2015年宿迁市成蚊密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宿迁市共捕获成蚊42 178只,平均成蚊密度为3.66只/h,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占52.63%。密度高峰通常在6-7月份。不同生境蚊种构成不同,牲口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其他各种生境均以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结论宿迁市蚊虫具有种群多样性,成蚊密度较省内其他城市略高,应加大消杀力度,结合种群特点和季节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治。
- 崔明花何仁伟王贺姚成宜
- 关键词:蚊虫密度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