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

作品数:119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何茂林杨舒林晓波林晓波严肃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艺术
  • 21篇文学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戏剧
  • 22篇戏曲
  • 22篇川剧
  • 15篇艺术
  • 14篇话剧
  • 9篇文化
  • 8篇音乐
  • 6篇演员
  • 6篇中国戏曲
  • 6篇舞台
  • 6篇表演
  • 6篇川剧艺术
  • 5篇中国戏剧
  • 5篇文学
  • 5篇文艺
  • 5篇剧本
  • 4篇文联
  • 3篇艺术形式
  • 3篇语言
  • 3篇越界

机构

  • 115篇四川省戏剧家...
  • 6篇四川人民艺术...
  • 6篇四川省川剧院
  • 5篇中国戏曲学院
  • 5篇四川艺术职业...
  • 5篇四川省音乐家...
  • 4篇四川省作家协...
  • 4篇成都艺术剧院
  • 3篇四川音乐学院
  • 3篇中国音乐家协...
  • 2篇中国作家协会
  • 2篇四川省文化厅
  • 2篇四川省艺术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中国电视艺术...
  • 1篇文化部

作者

  • 3篇杨舒
  • 3篇陈智林
  • 3篇陈智林
  • 2篇邓添天
  • 2篇何茂林
  • 1篇傅谨
  • 1篇李伟民
  • 1篇任红军
  • 1篇刘宁
  • 1篇严肃
  • 1篇林晓波
  • 1篇李亭

传媒

  • 44篇现代艺术
  • 32篇四川戏剧
  • 7篇中国戏剧
  • 2篇戏剧之家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电影文学
  • 2篇戏剧艺术
  • 2篇音乐世界
  • 2篇中文论坛
  • 1篇天津音乐学院...
  • 1篇艺术科技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戏曲艺术
  • 1篇当代文坛
  • 1篇中国京剧
  • 1篇长江文艺评论
  • 1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少年时代(中...
  • 1篇艺术教育
  • 1篇戏曲研究

年份

  • 10篇2025
  • 16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戏剧评论《踏破草鞋见妙处一一从新旧两版<草鞋县令>品磨戏之道》
2023年
获奖/呈现情况1.2022年9月,该作品发表于《现代艺术》2022年第9期;2.2022年9月一12月,该作品相继被《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等收录或转载。
邓添天
关键词:《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戏剧评论
试析晋剧《庄周试妻》的三性三美
2025年
20世纪80年代,剧作家徐棻、胡成德根据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短篇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川剧老本叫《南华堂》)新编而来的经典川剧《田姐与庄周》,荣获“两年一度的全国优秀剧本奖”,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刘芸因饰演田姐一角而首次摘梅。封箱30多年后,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以此移植为晋剧《庄周试妻》,剧作家徐棻在剧中以庄周为叙事重心、突出庄周视角,后经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曹其敬导演(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徐孟珂任执行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新时代晋剧艺术领军人物、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领衔主演,先后在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徐棻先生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庆祝活动中陆续演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邓添天
关键词:中国戏剧节终身成就奖《警世通言》中国文联
新时期文化生态与戏剧整合趋势被引量:2
2019年
新时期文化生态与中国戏剧人内心深处的话剧与戏曲趋于整合的愿景具有内在联系。在中西交流、互补、融通的文化路径指引下中国话剧界与戏曲界出现了打通之举;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强大的内驱力推动下,中西戏剧文化的对话与中国戏剧整合趋势的形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打通与对话引发中国戏剧在思维框架和审美观念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形成新时期中国戏剧整合趋势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廖全京
《天衣无缝》:川剧与川剧人彼此滋养的一次尝试
2019年
多年来,广泛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川剧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然而当我们回顾川剧发展历程,会发现川剧并不是一成不变在固化传承,而是伴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发展,随时发生着种种或大或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声腔的融合,有时是程式的创造,有时是脸谱的改革,有时是题材的开拓。或者说川剧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社会大环境在悄然改变之时,川剧也随之自觉或不自觉进行了调整与适应。
潘乃奇
关键词:舞台呈现
独特的四川戏剧艺术奇葩——《四川灯戏集》前言
2006年
严福昌
关键词:戏剧艺术竹枝词嘉庆年间闹花灯
戏剧专著《矛盾与制衡——戏剧表演的一种论述》
2019年
推荐理由RECOMMENDATION REASON2018年1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矛盾的角度对戏剧表演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论述。作者认真研究了人的生存发展规律和戏剧表演的艺术创造规律,用戏剧表演材料也就是人的矛盾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从多个视角一分为二地去归纳和整理"前人"在表演探索上的所有矛盾,以期演员或者表演爱好者突破单一表演创作思维,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表演创作理念。
邓添天
关键词:戏剧表演客观实在性创作思维一分为二
魏明伦的“小”文章--《魏明伦楹联》序
2022年
对联者,俗称对子,雅谓楹联。南朝以降,承上古悬桃符于门楣之习俗,至明清以写对联迎新春为时尚,平民贵胄、乡镇市井,影响所及,蔚然成风。也许正因为它相当普及,几近全民皆知,反而被人们尤其是一部分文化人视为社交俗礼,寻常琐事,写对联被看作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殊不知,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人的超凡智慧,乃至中国人的心灵历史,正存乎其中。
廖全京
关键词:楹联雕虫小技桃符市井琐事
纯粹与理想
2025年
我不会给自己预设结果和目的,我会一直埋头做事,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我认为搞艺术的人就应该是纯粹的,灵魂是干净的。我不是系统学编剧,而是演员出身。我年轻的时候演话剧,很小就进了院团,背着行李下乡去演出,经常一天演八场,根本不用卸妆。
李亭
关键词:演员话剧演出艺术纯粹
由苏母谈女性角色塑造
2025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被后人铭记。他们不仅因为自身的成就和作品而闪光,更因现代人对他们故事的再现而焕发新生。戏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叙事形式,使历史人物得以在舞台上重生。对于话剧《苏母》而言,将苏母这一角色首次作为主角搬上舞台无疑是一次创新尝试。
陈丽丽
关键词:女性角色历史人物戏剧
现实主义的“确定性”
2025年
现实主义画派、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戏剧等,这种以精准再现人类所存在的真实生活为最高主张的文艺创作,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证明着其持之以恒的生命力。这也是文艺创作者自身的生命力。“迷茫”的反义词是“具体”,“虚空”的反义词是“真实”。
朱天天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艺创作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