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作品数:718 被引量:967H指数:11
- 相关作者:吴涛张杏玲刘艳王庆奖万桂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的汉译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发展,群众、社会和国家对科学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加大。科技翻译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桥梁角色,将源自不同语言的科技信息进行相互转换,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然而,科技翻译因其特有的文本特征而存在诸多翻译难点,本文旨在用目的论对科技翻译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和处理,深入学习和理解目的论对科技翻译的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希望能给科技翻译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
- 杜艳霞车永平
-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 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的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对高水平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很大。本文对《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进行了简要评析,指出重视科技英语翻译教材的建设,重视翻译教学,将有利于解决高校科技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的现实矛盾。
- 任朝迎邱文颖
-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翻译人才培养
- 富豪治下之艺术
- 2022年
- 诸位可以认为,在下此来非为批评某流派艺术、艺术家,亦非为某派艺术风格辩护,抑或泛泛而谈实践艺术,以指导诸位。相反,本人想与诸位交流的是,让艺术回归艺术,有助慰藉各位日常生活,以及在此道路上有何障碍。在座有人可能认为,此障碍不存在,或数量极少,且易于清除。诸位可能以为,艺术家在许多方面均有着丰富艺术史知识,品味极高,至少在有教养阶层尤其如此。许多有才能的人,少数极具天赋的人,投身艺术却毫无结果;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出现了一种新的、几乎类似于艺术复兴的东西,即使是在最不可能发生这种变化的方向上也是如此。
- 王庆奖严嘉于文杰(校)
- 关键词:艺术史品味富豪
- 背景音乐对中--英文阅读理解的影响效应被引量:9
- 2015年
- 分别探讨了不同速度(慢速、快速)和不同音色(人声、钢琴)的音乐对英文阅读(实验1)和中文阅读(实验2)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无论在英文阅读和中文阅读条件下,都表现出有背景音乐下的阅读效率低于无背景音乐下的阅读效率;(2)在英文阅读条件下,快速音乐下的阅读效率低于慢速音乐下的阅读效率,在中文阅读条件下,结果正好相反;(3)在英文阅读和中文阅读条件下,都表现出人声音乐下的阅读效率高于钢琴音乐下的阅读效率。
- 马谐刘佳刘艳陶云张秋月陈睿
- 关键词:背景音乐中文阅读英文阅读音速音色
- 读者接受视域下傣族叙事诗《召树屯》英译与传播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是云南少数民族典籍的优秀代表,承载了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精神。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典籍在对外传播中边缘化的现状,提出从读者接受视角出发,重视翻译和作品接受之间的互动关系,肯定读者在译作接受过程中的主动地位,跨越文化距离,讲好民族故事,探寻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策略与对外传播的有效范式。
- 郝会肖任佳佳
- 交际翻译视角下新闻标题的英译——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的标题为例
- 2022年
- 新闻是传播信息和宣传交际的有效途径,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凝练,能够决定新闻的关注度,因此做好新闻标题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的标题为语料库,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角度探究了新闻标题的英译方法。结果表明在新闻标题的英译中,译者应灵活应用意译、省译和重构等翻译方法与技巧,以实现新闻标题吸引目标读者和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 徐敏杨玉
- 关键词:交际翻译英译方法
- 疫情期间的云端教学初探——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 2020年
-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各级各类学校无法正常开学,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互联网+的云端教学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初步讨论了昆明理工大学的线上教学模式及调研结果,以期帮助进一步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
- 姜婷仪
- 关键词:疫情
- 国内少数民族文学英译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 2025年
- 少数民族文学英译作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外宣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CK-NI收录的650篇少数民族文学英译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绘制,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脉络,研究发现:2007年后该领域研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主题聚焦于“民族典籍”“翻译策略”“传播”三大核心;演进过程可划分为初步探索(2006—2010)、稳步发展(2011—2015)、快速发展(2016—2020)与理论深化(2021—2025)四个阶段;研究主力为民族类高校及边疆地区机构,但存在跨学科融合不足、合作网络松散、比较研究匮乏、研究对象单一等局限。未来需加强跨学科融合、推动机构与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发展比较研究、拓展研究对象,以优化少数民族文学英译研究范式,进一步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时代价值与文化传播效能,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 杨燕赵其梅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英译可视化分析文化传播CITESPACE
- 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2019年
- 本文以奈达归纳的翻译中涉及到的五种文化因素为理论框架,考察了五种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在翻译实践中,必须充分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恰如其分地做好翻译,跨文化交际才能实现。
- 朱丽云徐静娴
- 关键词:文化语言翻译
- 汉英语言中的隐喻与认知
- 2019年
- 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这就隐含了出发点和目的地,是隐喻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二者相辅相成。隐喻的魅力不仅仅是在语言方面,更体现为一种认知现象。汉英语言中的隐喻从逻辑和哲学角度、语言学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研究,而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是心理语言学。本文将从语义学、心理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结构、本质、意义和运用。
- 张振宇杨慧(指导)
- 关键词:隐喻语义学心理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