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品数:767 被引量:5,563H指数:32
相关作者:刘旭东王兆璟樊改霞刘丽平孙爱琴更多>>
相关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5篇文化科学
  • 53篇哲学宗教
  • 34篇经济管理
  • 20篇社会学
  • 11篇政治法律
  • 11篇语言文字
  • 8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18篇教育
  • 145篇教学
  • 129篇教师
  • 84篇课程
  • 56篇数学
  • 39篇文化
  • 33篇知识
  • 32篇民族
  • 31篇幼儿
  • 29篇乡村
  • 27篇学科
  • 26篇心理
  • 26篇高校
  • 23篇社会
  • 23篇课程改革
  • 22篇视域
  • 21篇课堂
  • 19篇逻辑
  • 19篇教学论
  • 17篇主义

机构

  • 749篇西北师范大学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天水师范学院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内江师范学院
  • 7篇广西科技师范...
  • 7篇广东技术师范...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兰州职业技术...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铜仁学院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宁夏师范学院
  • 3篇兰州城市学院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1篇王兆璟
  • 23篇刘旭东
  • 21篇王鉴
  • 15篇王沛
  • 10篇万明钢
  • 10篇李定仁
  • 9篇徐继存
  • 9篇周爱保
  • 9篇蔡宝来
  • 8篇杨玲
  • 8篇孙爱琴
  • 8篇胡德海
  • 7篇王嘉毅
  • 7篇杨中枢
  • 6篇赵昌木
  • 6篇余小芬
  • 5篇郑名
  • 5篇李瑾瑜
  • 5篇金东海
  • 5篇王明娣

传媒

  • 58篇西北师大学报...
  • 36篇西北成人教育...
  • 29篇当代教育与文...
  • 19篇课程.教材....
  • 16篇教育理论与实...
  • 16篇天水师范学院...
  • 15篇内蒙古师范大...
  • 14篇电化教育研究
  • 12篇数学教学研究
  • 10篇教育研究
  • 8篇教育探索
  • 8篇中国电化教育
  • 8篇河西学院学报
  • 7篇民族教育研究
  • 7篇教育发展研究
  • 7篇宁夏大学学报...
  • 7篇中国教育学刊
  • 7篇天津市教科院...
  • 7篇太原师范学院...
  • 7篇当代教师教育

年份

  • 132篇2025
  • 134篇2024
  • 122篇2023
  • 35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18篇2006
  • 26篇2005
  • 82篇2004
  • 88篇2003
  • 47篇2002
  • 30篇2001
  • 10篇2000
  • 1篇1999
7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土文化教育的功能、困境与策略——AGIL模型的视角被引量:6
2024年
乡土文化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来看,乡土文化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在适应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能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需要;在目标达成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发展青少年核心素养、健全乡村学生人格、树立乡村学生终身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整合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需要协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模式维持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建立在辩证统一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AGIL模型视域下乡村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包括乡土文化教育式微,人才培养定位窄化,内部要素未成合力以及乡土文化价值“失语”。因此,乡土文化教育需要以高质量发展适应时代需要,以“精神陶炼”调整目标偏差,以要素整合增强教育合力,以价值重塑维持认同根基。
周晔周晔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AGIL模型
变革时代的集镇与集镇教育被引量:3
2003年
集镇既是联结城乡经济的纽带,又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给农村集镇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对集镇教育如何适应集镇的发展,作者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对策。
焦瑶光
关键词:农村集镇
乡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乡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质量的整体状况以及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其学习质量,以甘肃省L县533名乡村初级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L县乡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是否承担班级职务以及学习成绩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个人因素对学习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强,教师因素次之,学校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弱。根据上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学生自身要掌握学习方法、策略,促进有效学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教师要发展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校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王等等郭婷
关键词:影响因素
基于唯物史观的教学思路建构——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为例
2025年
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对历史价值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整体把握历史发展、全面认识历史概貌、客观评价历史存在。清朝历史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防止学生对清朝历史的学习产生表象偏见或是民族偏见,影响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的整体认识。清史教学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重构、理解与补充,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把握这段历史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
杨涛马维林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教学清朝历史
“后建构”视阈下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案例与实践反思——以“一次函数”章尾课的教学为例
2025年
文章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导下,以“一次函数”章尾课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后建构”视阈下进行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并提出如下观点:“后建构”章尾课的起点是构建与深化知识技能;“后建构”章尾课的要点是运用与提炼数学思想;“后建构”章尾课的重点是发展与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刘汉平王成敏冯源
关键词:一次函数教学策略
数学情感: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及未来走向
2025年
数学情感是数学教育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动态心理反应,是数学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具有同质性与异质性、多变性与稳定性、交互性与内敛性、双重性与复杂性等特质。数学情感对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认知过程的完善、数学审美活动的开展、数学教师素养的建构具有奠基性作用;数学情感对数学教育实践中的教学、学习、评价、反思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未来的数学情感要走向情感与情境双向耦合、情感与认知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动态适配的路径,形成数学信念,践行并发展数学教育信仰。
张定强王语峤
关键词:数学情感
维果茨基与现代心理科学被引量:20
2003年
维果茨基是苏俄心理科学的主要奠基者,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在世界众多的心理学家中,维果茨基的学说独树一帜,他首创高级心理机能历史起源的理论,最早将历史主义原则引入心理学,创造性地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力倡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创立了苏俄心理学史上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为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和学科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光荣
关键词:维果茨基
论英语词义变化方式中词义的联想转移
2004年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渗透到语言之中,文化也通过语言的形式得以体现和传播。语言系统中与文化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最直接联系的是词汇。从对英语词汇的解析中,可以看到词义变化的各种方式。主要有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词义的升格,词义的降格,词义的转移等方式。学习词义的转移不仅有助于提高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本文从联想转移的角度出发,讨论英语词义变化方式中的词义转移。
刘亮
关键词:词汇词义转移
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8
2002年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博约结合 ,精思善疑 ;注重学术交流 ,提倡论辩争鸣 ;德行与学问并重 ,做人与治学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李定仁赵昌木
关键词:书院教学特点研究生教育古代教育教育组织形式
知识生产视角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向被引量:2
2023年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全新命题,被时代赋予丰富的内涵要求。以知识生产视角观之,模式1到模式3,三螺旋到五螺旋,潜隐的知识创新思想、民主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揭示其蕴含的价值向度,启发中国高等教育“行天下之大道”的目光。由此,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树立以世界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构建多元创新生态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推进全球共建共享的高等教育现代治理。
韦怀王兆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知识生产模式
共7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