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3 被引量:2,145H指数:28
- 相关作者:陆海龙宁俊顾俊杰周超李文霞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隧道砂岩破裂过程的电位信号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了砂岩破裂过程的电位信号规律及其破坏的电位前兆特征,结果表明,砂岩在破裂过程中有电位信号产生,电位信号与试样的变形破裂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电位信号对加载初期的变形破坏及裂纹的生成比较敏感,声发射在初期比较平淡,在加载后期电位幅值略有降低,而声发射信号大量增加;在试样的加速变形过程中在应变峰值的70%-97%范围内有强脉冲电位信号出现,电位信号的峰前突增可以作为砂岩破坏的前兆特征。通过研究煤岩体破裂过程的电位信号变化规律,可以加深对岩石破裂微观过程的认识,为将来利用电位技术监测隧道岩体稳定性及隧道施工安全提供了基础性研究结果。
- 李忠辉王思元宋晓艳
- 关键词:砂岩前兆特征声发射
- 马依西保护层开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煤矿瓦斯事故一直是煤矿事故中死亡人数最多、性质最恶劣的事故。保护层开采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区域性防治瓦斯突出灾害事故的最有效措施。本文在突出煤层群开采过程中采取保护层开采区域性防突技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各煤层的瓦斯赋存特点和煤系地层岩性特征分析,确定保护层;并结合马依西一井保护层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实际情况,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出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上下煤岩体的变形规律。以上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选择5-2煤层作为保护层进行开采,可有效消除上下被保护层的突出危险性,达到区域防突有效治理瓦斯的目的。
- 张枚润杨胜强程健维蒲荣飞王大强王凤双
- 关键词:突出煤层群
- 岩巷综掘工作面泡沫除尘技术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在截割头割岩产尘机理和泡沫除尘机理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开发了发泡剂和泡沫除尘设备,经过现场实验验证,泡沫开启前后回风中全尘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42.79 mg/m3和112.29 mg/m3,泡沫平均除尘效率为74.64%;泡沫开启前后回风中呼吸性粉尘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1.29 mg/m3和23.87 mg/m3,泡沫平均除尘效率为84.22%。
- 刘杰杨胜强张仁贵
- 关键词:泡沫除尘粉尘浓度除尘效率
- 冲击倾向煤破坏断口微观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运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冲击倾向煤破坏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了煤体受载破坏断面的裂纹、孔隙等缺陷特征及裂纹扩展特征,探讨了煤样破坏裂纹扩展途径及其微观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冲击倾向煤内部含有大量的孔隙裂隙,在其受载破坏过程中,这些孔隙裂隙均充当了Griffith缺陷,促使大量新裂纹生成和煤样发生破坏.煤样中大量的尖锐孔隙及张性裂隙的微观断面特征表现出冲击倾向煤的脆性特征.由于煤的非均质性及煤样内部应力分布的非均衡性,其裂纹扩展也是不均匀、间歇式的,且裂纹的扩展路线也是曲折的,扩展过程中往往产生分岔、拐折等现象.孔隙、裂纹在应力作用下分岔、扩展、汇合贯通是导致煤体宏观断裂的直接原因.
- 宋晓艳王恩元刘贞堂李忠辉贾慧霖
- 关键词:扫描电镜
- 深部煤层卸压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6
- 2011年
- 卸压爆破技术可降低煤岩体中应力集中程度,有效避免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以跃进煤矿23 130工作面卸压爆破工程为例,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卸压爆破前后围岩应力分布和转移规律,并结合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对采掘现场卸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装药量越大,应力峰值降低和转移越明显;煤层厚度越大,应力峰值降低越明显,但推移距离基本不变;采深越大,应力峰值降低越大,但峰值区推移距离减小;爆破区域的电磁辐射检测值降低明显,表明卸压爆破效果理想。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可为采掘区域合理确定爆破参数和有效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提供依据。
- 魏明尧王恩元刘晓斐王超
- 关键词:卸压爆破数值模拟电磁辐射煤层厚度
- 基于氧气体积分数的高瓦斯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被引量:49
- 2012年
- 用氧气体积分数法划分低瓦斯采空区自燃"三带"是目前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没有考虑采空区的瓦斯体积分数的影响,在高瓦斯采空区的应用就受到了局限。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基于氧气体积分数的高瓦斯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标准,并利用该标准对现场的高瓦斯采空区进行了划分。通过对采空区内遗煤温度的观测分析,验证了该划分标准的准确性,为高瓦斯矿井采空区早期自然发火预测及火区治理提供了依据。
- 宋万新杨胜强徐全
- 关键词:物理吸附耗氧速度
- 仿制构造煤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理论分析及采用一定破碎程度的非构造煤来仿制构造煤试验,研究仿制构造煤在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方面的特征,并探讨其用于鉴定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瓦斯解吸的初始阶段,构造煤与仿制构造煤的瓦斯压力、瓦斯放散量、膨胀能均以负指数规律衰减,且在1000 ms之后就基本维持恒定值,并且膨胀能在超临界压力下的衰减速度小于亚临界状态下的衰减速度,衰减曲线在临界压力处产生拐点。相同破碎程度的仿制构造煤与构造煤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表现基本一致,这对解决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鉴定过程中,由于无法采集或不易采集到那些导致突出的构造煤煤样而采用非构造煤样做出判断失实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浩蒋承林杨飞龙
- 关键词: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 初始应力对缝槽卸压效果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通过分析钻孔周围应力集中产生的"瓶颈效应",指出高压射流水力割缝技术是煤层卸压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重点研究垂直于缝槽平面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与缝槽夹角对卸压的影响.研究得出,垂直于缝槽平面的应力越大,卸压率也越大,反之越小.最大主应力和缝槽夹角对卸压效果也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卸压等值线的最小压力梯度主要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当夹角为60°时卸压效果最差,夹角为0°时卸压效果最好.进一步研究0°夹角的卸压情况,得出卸压率越大则卸压区域越小,应力集中区域相对更小,相对卸压区域可以忽略.
- 吴海进林柏泉杨威姚倩翟成
- 关键词:水力割缝卸压应力集中
- 大型冲击地压演化分析与思考
- 王恩元
- 尾巷对采空区煤自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为了研究尾巷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尾巷的三维采空区的几何模型,利用UDF编写采空区碎胀系数和孔隙率的分布函数,从尾巷的联络巷间距和回风巷与尾巷之间的压差两个方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尾巷的联络巷间距对采空区自燃有重要的影响,间距增大,采空区自燃带的宽度也增大,越靠近回风侧,宽度增加越快;回风巷与尾巷之间的压差对采空区自燃带的宽度影响不大,但对尾巷回风量有重要影响,压差越大,尾巷回风量也越大.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应用尾巷时,只有使尾巷的联络巷间距小于无尾巷时的采空区散热带的宽度,并在停产期间立即封闭尾巷,才不会增加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险性.
- 邵昊蒋曙光王兰云吴征艳王凯
- 关键词:尾巷采空区煤自燃数值模拟